车床自动送料机构的棒料振动变形分析
2019-01-07崔鑫伟李金良
崔鑫伟,李金良,于 冲
(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0 前言
使用自动送料机可以显著地提高自动化车床的加工效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所输送棒料的形状特点及其受力特点,在主轴高速回转下,棒料容易发生挠曲变形[1-2]。该变形会导致棒料与送料机的内壁发生碰撞,产生振动,损坏送料机的内部结构[3]。另外振动会使棒料加工过程中与刀具产生碰撞,轻则产生振纹,影响加工表面的光洁度、粗糙度,甚至尺寸精度;重则损坏刀具,对主轴产生不利的影响[4-5]。
自动送料机中棒料的振动强弱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因此需对送料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研究。棒料的振动主要在其回转过程中的挠曲变形引起,而影响这种变形的主要原因与车床的主轴转速、棒料的直径、送料器所用液压油的粘度等有关。因此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模拟自动送料机中棒料在不同工况参数下的回转,得到棒料在工作过程中的模态、谐响应特性,并研究不同的主轴转速、液压油牌号以及初始间隙对棒料变形的影响,以期减小棒料的振动变形,从而为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送料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自动送料机的核心部件为棒料导管,结构如图1所示。位于送料导管中的棒料,其一端与推料杆接触,并由液压油通过活塞、推料杆推动,实现自动上料功能;而另一端被车床主轴夹持固定。车床主轴未转动时,棒料静置于送料导管底壁;主轴转动以后,由流体动压效应[6]可知,棒料与导管之间会产生润滑油膜,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并且该润滑油膜有支撑作用,可抑制棒料的振动变形。
图1 棒料导管结构图
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2.1 结构场分析模型建立
简化后的送料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由于该模型为轴对称的形式,因此采用扫描的方法来划分网格,网格的类型为六面体。
图2 简化后的送料系统几何模型
根据送料系统的受力特点,设置边界条件:对位于送料导管内的棒料端面采用圆柱约束;对于棒料被主轴加持的那一部分,主要是限制其沿X、Y、Z三个方向的位移以及绕X、Y方向的旋转,因此可同时施加圆柱约束与Z方向位移约束。求解器参数设置:时间步长为0.05 s,步数为100步,其余参数可保持默认。所研究的自动送料机的送料导管以及棒料的材料均为45钢,设置的材料属性见表1。
表1 材料属性表
2.2 流体场分析模型建立
自动送料机采用HL型液压油,该型号的液压油可选用的牌号为22~100。在送料机运行过程中,液压油在不断循环,存在良好的散热条件,因此仿真分析中可以忽略由于液压油的内摩擦而导致油温升高、粘度下降的问题。另外,送料导管与棒料之间的间隙并不大,所以最终在CFX中采用层流模型,并关闭热能方程。
流体边界条件设置:进口油压的压力大小为0.3 MPa,出口油压的压力大小为0 MPa;将流体与送料导管的接触面以及与棒料的接触面设置为Wall[7]。但在自动送料机工作时,送料导管静止不动,棒料在高速回转,因此可设置与棒料的接触面为流固耦合面,并设置网格的运动方式为ANSYS Mutli-Field,流体场与结构场的载荷传递方式为Total Mesh Displace-ment[8]。其余参数保持默认,并在流体场求解之前将各参数初始化为0。
2.3 耦合设置
棒料在高速回转过程中会发生弯曲变形,并与送料导管内壁发生碰撞,产生振动,损伤自动送料机内部的其他零件。而棒料回转过程中的流体动压效应对这种情况有抑制作用。因此棒料的振动变形程度与流体动压效应的强弱都与棒料的转速、液压油的粘度以及棒料与送料导管的间隙有关。为研究棒料的振动变形问题,需将棒料的瞬态动力学模型与送料系统的流体力学模型耦合在一起[9],送料系统的分析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流程图
使用Geometry模块,将结构场模型与流体场模型同时建立在一个几何文件中。使用Mesh模块对模型依次完成结构场与流体场的网格划分。进入Transient Structure模块,对结构场模型完成瞬态动力学分析所需的边界条件、载荷以及耦合面的设置。进入CFX模块,完成对流体场模型的相应设置。
先进行结构场的瞬态动力学分析,并将当前时间步的计算结果通过耦合面传递至流体场中。该计算结果将作为位移载荷施加在耦合面上,并成为即将要执行的时间步的边界条件。在流体场分析完成后,耦合面上的流体压力将作为压力载荷施加在结构场的分析中。如此循环往复地在两个物理场之间传递计算结果,可完成双向流固耦合分析。
3 模态分析
研究棒料在回转过程中变形问题,要在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之前先完成对棒料系统的模态分析,求得棒料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对应的模态振型,对后续送料系统中棒料的振动变形分析提供一些指导依据[10]。在多自由度线性系统中,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可表示为
(1)
式中,M为系统质量矩阵;K为系统刚度矩阵;X(t)为系统位移方程。
要得到棒料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即求解式(1)的广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而利用Modal模块,可方便地计算出来。模型的前6阶固有频率如图4所示,对比发现第1阶与第2阶之间的固有频率值虽说有上升的趋势,但两者之间变化不大,仅为0.004%。而这种情况在第3阶与第4阶、第5阶与第6阶之间的固有频率值上也一直存在,并且随着阶数m的上升,这种差值也在不断变大。
图4 棒料系统的前6阶固有频率
类似的特点也体现在棒料系统的模态振型中,如图5所示。比较发现由于棒料系统本身的结构以及受力状态均为轴对称的形式,在第1和第2阶、第3和第4阶、第5和第6阶模态振型彼此正交。
图5 棒料系统的前6阶模态振型
4 谐响应分析
车床启动以后,装夹在主轴上的棒料会受到来自车床主轴的激振力的作用。在该力的影响下,棒料会作受迫振动,并对自动送料机,车床主轴系统以及刀具等产生损伤。特别是在棒料发生共振的情况下,这种损伤会变得非常严重。因此在对送料系统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之前需进行谐响应分析[11]。主轴系统对棒料施加的激振力可表示为
F=(F1+iF2)eiωt
(2)
式中,ω为激振力的频率。
由此,本文谐响应分析的动力学基本方程为
-ω2M+iωC+K(X1+iX2)=F1+iF2
(3)
设置主轴系统对棒料施加的激振力为2 300 N,此时棒料系统的幅频响应曲线如图6所示。当频率值为20 Hz附近时,棒料系统的振幅值达到最大,约为18 mm。说明此时系统发生共振,由图4可知,该频率值与第1、2阶的固有频率相近。另外随着频率值的提高,棒料系统的振动幅值在频率值大于37.5 Hz以后出现平缓下降,并在频率值为135 Hz的附近达到稳定。该频率值与第5、6阶的固有频率值相近,此时棒料系统的振动幅值约为1 mm。
图6 幅频响应曲线
5 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5.1 转速对棒料变形的影响
棒料的最大变形由节点的最大位移表示,并以该值的大小来表征棒料的变形程度。设置送料导管的内径D为44mm,液压油的牌号为46,依据所需的切削速度,分析转速对棒料变形的影响,并依次取棒料的直径d为34 mm、36 mm、38 mm、40 mm、42 mm,以作更为充分的对比,如图7 所示。
图7 转速变化对棒料变形的影响
整体而言,棒料节点的最大位移均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当转速n较低,约为80 rad/s时,棒料的最大位移随转速的增加上升较为平缓。说明在这段转速范围内,流体动压润滑膜对棒料变形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特别在转速n小于50 rad/s时,棒料的最大位移几乎不随转速发生变化。而在转速n大于80 rad/s时,不同直径棒料的最大位移均出现了大幅上升,说明此时原来的流体动压润滑膜已无法支撑变形的棒料,油膜受棒料的压迫而变薄。由图7中数据可知,这个阶段的棒料最大位移小于棒料与送料导内壁的间隙,即此时液压油润滑膜依旧存在。另外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直径越小的棒料的最大位移也就越大,而当棒料直径d为40 mm时却出现了反常。特别是在转速n为80 rad/s、100 rad/s、110 rad/s时,其最大位移几乎与直径d为36 mm的棒料一致。分析可知,这可能是由于此时棒料系统发生了共振。
5.2 液压油变化对棒料变形的影响
棒料在送料系统中的变形与流体动压效应的强弱有关,而液压油的粘度又是流体动压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于HL型液压油的五种牌号(依次为22、32、46、68、100)而言,牌号越大,油的粘度也越大。因此取送料导管的内径D为44 mm,车床主轴的转速n为100 rad/s,对直径d为40 mm、34 mm的两种棒料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液压油牌号对棒料变形的影响
随着液压油牌号的增加,即油的粘度增加,两种直径棒料的最大位移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于直径较大的棒料,其最大位移随液压油牌号的变化关系近似线性,而且比较平缓。说明在棒料直径较大时,使用不同牌号的液压油并不会对棒料变形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在棒料直径较小时则不同,在液压油牌号依次为22、32、46的工况下,棒料的最大位移出现了明显下降。这意味着在棒料直径较小时,液压油粘度对棒料变形的影响相当明显。而在液压油牌号分别为68、100时,棒料的最大位移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下降,即棒料变形不再受到液压油粘度变化的影响。
在相同的自动送料机运行条件下,液压油粘度越大,油温上升就越快,这会导致油的粘度下降以及其他不利的影响。因此综合经济因素考虑,使用46号或者68号的液压油均是不错的选择。
5.3 初始间隙对棒料变形的影响
棒料的直径与送料导管内径的差值为初始间隙,该间隙的大小会影响流体动压效应的强弱,进而改变棒料的振动变形程度。仿真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初始间隙的取值为1 mm、2 mm、3 mm、4 mm、5 mm,在送料导管内径D为44 mm的情况下,对应的棒料直径d依次为34 mm、36 mm、38 mm、40、42 mm。
图9 初始间隙对棒料变形的影响
当初始间隙为1 mm,即棒料直径d为42 mm时,在不同的转速下,棒料的最大位移几乎不变。比较最大位移值与初始间隙值,可以发现此时的流体动压润滑膜依旧存在。这说明在间隙较小时,油膜的支撑能力良好,设备运行稳定。而在间隙值大于3 mm之后,棒料的最大位移随间隙值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棒料的转速越高,这种增大的幅度也就越大。这意味着在使用自动送料机输送较细的棒料时,不应将车床的转速设置过高。并且为保证加工质量,在编排加工工艺时,应尽量控制切削速度的大小。
特别的,在初始间隙为2 mm时,除转速n为110 rad/s、120 rad/s之外,其余所有转速下的棒料变形,都在该条件下出现了极大值,这种情况与图7中一致。而在初始间隙为3 mm的情况下,所有转速工况均出现了极小值。
结合图7与图9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在使用牌号为46的HL型液压油时,棒料在不同直径、不同转速下的最大位移正交表如表2所示,利用表2的数据,可在使用自动送料机之前,结合棒料的直径以及主轴转速,初步判断棒料的振动变形情况,在提高了上料速度的同时,保障车床的加工质量。
表2 棒料在不同直径、不同转速下的最大位移
6 结论
对送料机送料系统建立数值模型,研究棒料系统的模态振型,谐响应特性以及车床转速、液压油牌号、初始间隙对棒料变形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
(1)当车床主轴转速较小时,棒料变形程度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在超过一定转速以后,棒料的变形程度会突然增大。
(2)相比于直径较大的棒料,直径较小的棒料其变形程度更易受到液压油粘度的影响,但整体上呈现随液压油粘度增大,变形程度减小的趋势。
(3)当棒料与送料导管的间隙大于3 mm时,棒料变形随间隙的增大逐渐加大;在小于3 mm时,与间隙变化的关系曲线近似抛物线,并在间隙值为2 mm附近出现极大值,3 mm附近出现极小值。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棒料变形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