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1-07肖红霞滕旭刘宇李菁雅李欣
肖红霞 滕旭 刘宇 李菁雅 李欣
胃镜检查是现阶段消化道疾病诊断中最常见的诊断方式之一,由于此项检查工作带有一定侵入性,导致部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和呕吐等[1-3]。为此,本文选择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分析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有40例患者。其中,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8例,患者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34.1±5.1)岁,病程在0.5~5.6年,平均病程为(2.4±1.5)年;舒适护理组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3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7例,患者年龄在19~64岁,平均年龄为(34.9±5.4)岁,病程在0.8~5.1年,平均病程为(2.8±1.4)年。
1.2 实验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1.2.1 检查前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并且要确保检查设备的完善程度,具体需要将患者检查环境温度控制在20~24℃,将湿度控制在50%~60%,并且要定期对检查科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以此来预防院内感染现象。此外,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慰和开导,并向患者讲述基本的检查流程,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工作的了解程度。
1.2.2 检查中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相对舒适的体位,引导患者通过腹部进行呼吸,在插入内镜时,要适当的抬高患者的头部,并控制好药物的输入速度,避免过快,同时结合患者的生理反应及时调整药物的输入速度[4-8]。此外,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从麻醉中清醒过程中的躁动现象,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伤害自己。
1.2.3 检查后护理工作 在完成胃镜检查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放置在观察室内,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标,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程度、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等,并让患者保持侧卧体位,避免患者出现误吸和剧烈咳嗽现象。待患者麻醉清醒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在观察室内休息30分钟左右,待未出现不良反应之后才可以离开观察室,并叮嘱患者及家属检查后当天内不能开车和进行高空作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分为恶心、呼吸抑制、反流、呕吐四种类型。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9.0软件,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占比2.5%;出现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占2.5%;出现反流不良反应的例数为0,占比0.0%;出现呕吐不良反应的例数为0,占比0.0%。常规护理组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的例数为3,占比7.5%;出现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占5.0%;出现反流不良反应的例数为1,占比2.5%;出现呕吐不良反应的例数为2,占比5.0%。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20.0%,χ2=4.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表[n(%)]
3 讨论
胃镜检查方式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能够精确的确认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范围、病灶类型等基本信息。胃镜检查方式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之前,可能由于对检查方式了解较少,而出现不良反应,如紧张和焦虑等,进而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检查操作的顺利进行[9-13]。为了解决和避免上述现象,我院决定应用无痛胃镜检查方式,具体是在检查之前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向患者注射部分镇静和麻醉药物,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患者对检查操作的依从性。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本次实验数据证实了,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舒适护理方式,需要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为目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为此,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查前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环境,确保患者能够以相对良好的心态接受检查;进行检查中舒适护理,配合检查医师顺利完成检查工作,并做好对患者的身体指标监控工作;进行检查后舒适护理,为患者检查后的修复提供指导,并合理的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叮嘱患者平时不可劳累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