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药调剂监管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和相关差错的效果分析

2019-01-07朱习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处方

朱习萍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响水 224600)

中药调剂指的主要是中药房依据中医处方要求,将中药饮片配置为患者所需药剂,包括审方、调配、核对、包装及分发等步骤[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对医疗服务意识水平不断增强,因而对于医院服务质量要求逐渐提高,若出现用药错误,将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本研究为明确中药调剂监管应用于中药房对于不良事件、相关差错减少的效果,我院针对性选取96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行中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门诊先后分成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20,年龄26~58岁,平均(41.35±5.12)岁;体质量45~79 kg,平均(61.37±5.11)kg。研究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27~59岁,平均(41.46±5.23)岁;体质量46~80 kg,平均(61.41±5.28)kg。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医师开具处方后,中药房审方后进行方药配置,核查、包装后发放给患者。研究组予以中药调剂监管,具体为:①于中药房调剂室成立调剂质量监控小组,由副院长、临床医师、中药师及部分护理人员组成,建立健全中药房调剂相关规章制度,对处方进行定期审核监督,及时反映错误、具不良反映处方,并予以适当处罚;②落实处方审查制度,中药处方开具医师需字迹清晰,完整表达药物名称、用量用法、脚注等,针对特殊病情需特殊用药者,应详细注明且签字;③加强处方开具医师和中药房调剂师之间的交流,若存在处方医师用药量不合理时,应及时同其沟通,经确认无误后行药物调配;④遵循药物称重规范,不得应用估量法,避免药物用量误差较大,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⑤加强对饮片质量监管,中药房医师需对饮片进行相应管理,注意保存环境,及时处理变质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⑥由院内资质较高及经验较丰富中药师进行药物复核,包括药物剂量、脚注、配伍禁忌等是否标明,经确认无误之后贴上应用方法,同患者确认后发放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对比两组监管质量,采取院内自制问卷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饮片质量及处方错误等方面进行评估,每项0~100分,得分愈高则监管质量愈高;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服务态度、责任心、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与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均以SPSS20.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以(±s)表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 检验;用(±s)表计数,组间率(%)用χ2检验;P<0.05表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监管质量:研究组监管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监管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监管质量比较(±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 例数 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 处方错误 饮片质量对照组 46 61.32±5.11 61.54±5.32 61.41±5.18 61.78±5.26研究组 50 85.65±5.33a85.19±5.14a85.22±5.09a85.33±5.12a

2.2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中,服务态度(92.34±3.16)分、责任心(93.08±3.17)分、健康教育(92.51±2.98)分;均较对照组(70.38±3.45)分、(70.54±3.29)分、(70.41±3.43)分高(P<0.05)。

3 讨 论

中药房为医院面对患者重要窗口之一,其服务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形象与声誉,且中药调剂师配置药剂质量优劣将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医院需加强对中药房调剂的监管力度,从而促进中药房调剂质量提升,进而保障医疗效果,防止用药差错,避免药害出现[2]。有研究[3]指出,中药调剂管理可促进中药房不良事件减少,从而有助于患者满意度增加。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85.65±5.33)分、配伍禁忌(85.19±5.14)分等监管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中,服务态度(92.34±3.16)分、责任心(93.08±3.17)分、健康教育(92.51±2.98)分,均高于对照组;此次研究结果与李海涛等人[4]相似,表明中药调剂监管有助于监管质量提高,且可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中药调剂涉及众多环节,其为系统性工程,其质量高低与医院发展、患者生命健康及调剂师工作前景等均具直接影响。目前,中药房调剂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为部分药物别名过多或名称相似,且于药理、性质等方面存相同点,从而造成调剂错误。其次,部分中药处方开具医师于书写过程字迹潦草,造成调剂师辨认困难,从而引起调剂差错。此外,部分调剂师因工作繁忙,在进行药物称重时采取估量法,造成剂量误差增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为此,医院需加强对中药房中药调剂监管的力度,进而提高中药房药物调剂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中药调剂监管措施中,首先成立质量监控小组,小组成员定期对处方进行查对,及时反映不良处方,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完善惩处制度,可改善处方医师、调剂师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和相关差错的出现[6]。此外,要求处方医师和调剂师加强沟通交流、处方医师规范书写处方、调剂师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等措施,有助于中药房调剂质量的提升,患者满意度亦随之增高。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对中药房不良事件作详尽分析,需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中药房的中药调剂监管力度,中药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中药房调剂处方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要不要服从调剂?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养老金中央调剂运行机制及最优调剂比例测算
——基于二次调剂算法
人间处方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处方
执业药师在医院中药房管理中的探讨
提高研究生调剂工作效率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