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在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哮鸣音支气管炎消失

王 权

(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例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此种炎症会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者咳嗽等临床症状,好发于夜间或者凌晨,且多发于肥胖者[1-2]。哮喘性支气管炎具有遗传因素,此类患者发病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哮鸣音与湿啰音,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寻求一种科学、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现阶段,临床主要以平喘、消炎、镇静、解痉和吸氧等为中心,对症治疗此类病患,但无法有效的进行化痰、排痰,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故此次实验将尝试采用氨溴索治疗该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内科进行就诊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收集病例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纳入病例30例。本次研究对象检查结果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男性病例18例,女性病例12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为(51.24±4.2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5.21±1.16)年;观察组:男性病例14例,女性病例16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为(57.61±1.24)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6.25±1.40)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资料可比。所有病患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及喘息症状,同时均已排除严重脏器功能损伤、合并心血管、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且都已签署同意协议书,家属具备知情权。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缺氧程度予以吸氧处理,并根据患者咳嗽、咳痰状况进行止咳、平喘等诊治,同时应用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氨溴索(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04)治疗。缓慢静脉注射15毫克/次,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咳嗽消失时间、肺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喘息消失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其具体判定标准如下[4]: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且肺部功能发生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渐渐出现好转,肺部功能也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改变,肺部功能尚未好转,甚至加重。③密切关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记录并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卡方验证;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两组患者肺部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咳嗽消失时间 肺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 喘息消失时间对照组 5.84±1.26 6.03±1.46 6.74±1.25 5.64±1.03观察组 3.35±0.17 3.92±0.48 4.31±1.13 3.29±0.66 t值 10.73 7.52 7.90 10.5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96.67%,经比较显然观察组更佳,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尚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 论

较多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诱发哮喘性支气管炎[5]。由于不良刺激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容易诱发充血肿胀,气管痉挛收缩,从而使得气道狭窄导致通气不顺畅,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由此引起哮鸣音。曾有研究表明:哮喘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变态反应轻重程度具有差异性,气道黏膜上皮细胞受损情况不同,从而发生不同强度的发作性临床症状[6]。该病极易复发迁延,较多患者在长期发作后病症转变为支气管哮喘,甚至发展成为肺气肿或者肺源性心脏病[7]。因此对此类疾病进行早期介入治疗、长期预防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有利于保护患者肺部功能。

氨溴索作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物,是溴已新的第八个代谢产物,属于多糖纤维类物质,能够加快形成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同时对浆液性与黏液性物质进行调节,导致中性黏多糖分泌增加,降低酸性黏多糖的合成,同时加快代谢,促使呼吸道黏液理化逐渐趋向正常,有助于患者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有实验证实此药物可降低50%痰黏度,改善纤毛运动,增强呼吸道的消除作用[8]。另外,氨溴索能够将氧自由基予以清除,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程度,气道高反应性也相对降低,抗氧化能力较强。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够抑制炎性细胞所释放出的白三烯、组胺等炎性因子,对此类炎性因子所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具有预防作用。部分学者指出: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可以增强抗生素的肺组织穿透力,使药物能够最大限度的停留在患者机体,继而增强杀菌能力。在此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肺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喘息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未见不良反应,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将氨溴索应用于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理想方法予以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哮鸣音支气管炎消失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抢救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