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治疗尿毒症患者中的效果

2019-01-07刘红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高通量尿毒症毒素

刘红娇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肾脏在人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排泄水分、排泄毒素等,但是当肾功能存在障碍后可造成相关毒素无法快速排出,在大量毒积累后可引起中毒,此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患者体内的毒素排出,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1]。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资料,对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治疗尿毒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共收治8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4.6±3.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4.5±3.9)岁。所有患者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测定等综合确诊。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性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 5008型血液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

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使用的仪器为德国费森尤斯F6低通量透析器,透析液为超纯净水碳酸氢盐,血流量为200~275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其中透析膜内径为200 μm,透析膜壁厚度40 μm,表面积为1.8 m2,血液透析期间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每周2次,每次4 h。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使用的仪器为德国费森尤斯F60高通量透析器,膜内径为200 μm,透析膜厚度为40 μm,透析膜表面积为1.5 m2,超滤系数为40.0 mL/min,每周2次,每次4 h。所有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有: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②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指标:综合多项参数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临床各类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肾功能指标改善率超过75.0%;有效:患者临床各类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率在30.0%~75.0%;无效:患者各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小,肾功能指标改善率不足30.0%。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中的各类指标进行统一整理,然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都采用率(%)表示,组间率对比用卡方检验,有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以95.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尿毒症患者在血压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等,其中观察组共有8例,占比例为20.0%;对照组中有7例,所占比例为17.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尿毒症作为常见病,早期患者可通过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对于晚期患者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或者是肾移植,但是肾移植治疗费用较高,因而大多数尿毒症患者主要采用血液透析。常规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主要采用低流量血液透析[2]。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相关材料的发展,高通量血液透析逐渐在尿毒症治疗中得到了应用[3]。

高通量血液透析过程中选择的透析膜对于溶质以及水的通透性更高,同时对应的筛系数较大、透析膜膜孔较大以及通透性较大,这种特性保证了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更多的毒素分子物质能够通过透析膜进而排出到体外,保证了血液中各类垃圾能够得到较好的清理[4]。本次研究中对部分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采用了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以95.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后75.0%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常规血液透析中透析膜孔径较小,患者体内的部分大分子物质无法顺利排出,但是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后,能够对患者体内存在的大分子毒素物质排出。减少了大分子毒素物质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国内学者的相关报道[5],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进行了长期的随访,与传统血液透析方法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后尿毒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生存期延长,总体病死率降低,显示了高通量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些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不过本文没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关于患者后续的生存期、生活质量等没有进行跟踪随访,后续应进一步加大该方面的研究。

当然在对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减少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比如在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患者可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6]。对于首次采用高通量透析的患者,血流量应较慢,此外,高通量透析相对于一般透析的血流速度较快,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时候可适当的减少用量。在高通量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各类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依靠护理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通量尿毒症毒素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基因测序一体机验收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