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19-01-07关玉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颈动脉原发性硬化

关玉波

(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舒张压或收缩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剪切力长时间作用于血管内皮,会逐渐形成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发生在血管分支开口的内侧,斑块形成过大可能会阻断血流通过,影响组织器官灌注减少,继而可造成多种疾病发生[1]。因此,重点关注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对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进一步分析了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参与体检的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1~79岁,平均(61.4±8.2)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8.5)岁。各组基线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应用麦迪逊SONOACE-X8型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扫描,探头频率7.5~10 MHz。指导受检者选择仰卧位,暴露颈部,自颈动脉近心端开始至远心端依次扫查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仔细探查颈动脉病变情况,了解颈内各动脉病变程度。利用多普勒技术观察颈动脉血流信号,对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进行测定。

1.3 评定标准:颈动脉狭窄程度[2]:①轻度狭窄:局部斑块形成,管径较正常缩小<1/2,血流无明显变化;②中度狭窄:管径较正常缩小1/2~2/3,狭窄段血流加速,远段形成病理性涡流;③重度狭窄:管径较正常缩小>2/3,狭窄段流速明显升高,狭窄近段流速减低,远段形成湍流、涡流混杂的血流信号;④血管闭塞:无血流通过,血流信号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对比差异显著则P<0.05。

2 结 果

2.1 两组血管狭窄检测情况的对比:对照组检出血管狭窄3例,轻度2例、中度1例,检出率为12.0%;观察组检出血管狭窄16例,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3例、血管闭塞2例,检出率为64.0%;两组血管狭窄检测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血液动力学分析结果的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V、EDV指标降低,PI、RI指标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两组血液动力学分析结果的对比(±s)

表1 两组血液动力学分析结果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血流速度(cm/s) PI RI PSV EDV对照组 25 75.46±13.69 24.15±3.41 1.52±0.26 0.58±0.35观察组 25 67.12±12.87 19.73±3.25 2.29±0.72 0.77±0.21 t - 2.2193 4.6915 5.0294 2.3275 P - <0.05 <0.05 <0.05 <0.05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比较复杂,现已知与高龄、肥胖、烟酒史、饮食、遗传、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病理性症状,其好发于各大动脉主干拐弯、分叉处,尤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为多见。研究证实[3],原发性高血压会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造成影响,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的患者血管壁压力、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异常升高,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的旺盛分泌严重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内皮细胞与血栓素、前列腺素、血小板积聚,阻碍血流活动,最终可造成粥样斑块形成。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性较大,如不及时确诊、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病症。由于颈动脉位置较浅表,采用超声检测可以降低不良因素的干扰,通过获取高质量声像图,对其血管狭窄及血液动力学进行观察,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同时,超声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良好等明显优势,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作用。文献报道[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较正常群体严重,血管阻力增大,顺应性降低,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管狭窄检出率为64.0%,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V、EDV明显降低,PI、RI明显升高(P<0.05)。说明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血管狭窄及血液动力学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综上所述,实施颈动脉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了解血管狭窄及血液动力学情况,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颈动脉原发性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