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1-07宋晓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降糖胰岛糖化

宋晓丹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丹东 118200)

在中老年患者当中,2型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一般情况下,在临床上,发现血糖升高的患者,常常采用迅速降糖的措施[1],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多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将患者的血糖降到平稳状态。但是在理论上,2型糖尿病的患者,其胰岛素分泌功能还有部分细胞处于正常分泌状态,此时如果一味的追求血糖的平稳和下降,忽略了糖尿病患者部分胰岛细胞的正常作用,此时就会造成胰岛细胞的进一步萎缩与退化,造成了整体胰岛功能的彻底停摆[2]。本文将分析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在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年龄为(49.9±7.6)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按照分层抽样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所有病例均填写诊断告知书,均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学论证批准。

1.2 患者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均无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状,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近3个月无精神类或免疫抑制剂服药史。入选患者均无其他急性疾病发作期[3]。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年制定的二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③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④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1.3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使用双盲试验[4],治疗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丹麦诺和诺得公司,0.5 U/kg)餐前15 min注射,联合地特胰岛素(诺和平,丹麦诺和诺得公司,0.2 U/kg)睡前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地特胰岛素(诺和平,丹麦诺和诺得公司,0.2U/kg)睡前皮下注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SF-36生命质量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9.01±3.24)mmol/L、(7.67±2.54)mmol/L、(6.88±1.64)%,对照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0.33±3.23)mmol/L、(8.82±2.53)mmol/L、(7.95±1.58)%,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t=2.04,P=0.04)、空腹血糖(t=2.27,P=0.03)、糖化血红蛋白(t=3.32,P<0.05)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从医学角度来讲,治疗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尤其是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水平要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糖情况对比(±s)

组别 餐后2 h血糖(mmol/L)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组 9.01±3.24 7.67±2.54 6.88±1.64对照组 10.33±3.23 8.82±2.53 7.95±1.58 t 2.04 2.27 3.32 P 0.04 0.03 <0.05

3 讨 论

门冬胰岛素中人胰岛素B链第28位的脯氨酸由天门冬氨酸代替,所以门冬胰岛素经注射后在人体形成六聚体的倾向比可溶性人胰岛素低。因此,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其人体皮下吸收速度更快,降糖作用更加明显,门冬胰岛素在人体皮下注射后,10~20 min内起效,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 h,作用持续时间为3~5 h,所以在餐前及时使用门冬胰岛素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十分明显,但是对餐前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不如餐后血糖的影响,因其疗效水平较短,所以需要多次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在注射后,其疗效可以保证8 h左右,他是可溶性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平缓且效果可以预见,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地特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质量增加的现象较少,引起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较低,因而可以进行更为积极的剂量调整以实现血糖达标。对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降糖作用优于餐后2 h血糖,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而这对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各有优略,所以,其联合使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据文献报道[5],早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较短时间的高血糖作用,胰岛β细胞的分泌胰岛素的胞吐作用以及胰岛素的储存功能的受损,是暂时性、生理性和可逆性的,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使人体的血糖水平,最快最有效的得到控制,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消除葡萄糖的毒性作用,利于胰岛β细胞的恢复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改善脂肪代谢水平,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还可以使人体的口服降糖作用的口服降糖药品的药敏作用下降。如果此时经过短期的胰岛素的治疗使胰岛β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其分泌功能还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所以在早期使用胰岛素即可以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又可以得到明显的降糖作用,给胰岛β细胞创造一个恢复功能的最佳环境。

综上所述,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猜你喜欢

降糖胰岛糖化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量效关系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