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评价

2019-01-07陈沛馥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头围坏死性红霉素

陈沛馥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辽宁 丹东 118002)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以呕吐、胃潴留增多及胃排空延长为表现,若反复呕吐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另外,由于热卡摄入不足,还会导致新生儿的营养状况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本研究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180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排除标准: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②严重感染并发症者;③能正常胃肠道喂养者。男102例、女78例,胎龄(33.67±1.35)周,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处理,包括禁食、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对照组仅限于此,研究组同时加用红霉素3~5 mg/(kg·次),每隔12 h一次,两组均在达全肠内营养后停止静脉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包括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每日呕吐次数、每日增加奶量、1周内的胃残留次数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以及比较新生儿生长情况,包括每日出生体质量增长、每周头围增长、出院时体的质量、头围、身长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喂养耐受情况比较:研究组达全肠内喂养时间为(6.58±1.14)d,每日呕吐次数为(2.16±0.79)次,每日增加奶量为(1.85±0.47)mL,1周内的胃残留次数为(11.02±1.42)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0。对照组达全肠内喂养时间为(8.57±1.06)d,每日呕吐次数为(4.03±0.58)次,每日增加奶量为(1.46±0.60)mL,1周内的胃残留次数为(14.37±1.09)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3.33%(3/90)。两组除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新生儿生长情况比较:研究组每日出生体质量增长为(12.25±2.36)g,每周头围增长为(0.42±0.07)cm,出院时体质量为(2436±148)g,出院时头围为(31.24±1.44)cm,出院时身长为(46.52±3.28)cm;对照组每日出生体质量增长为(10.75±1.66)g,每周头围增长为(0.35±0.05)cm,出院时体质量为(2142±116)g,出院时头围为(30.36±1.09)cm,出院时身长为(45.35±3.14)cm;两组除每周头围增长、院时头围、出院时身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可由内外因素所致,影响因素很多,有研究表明,35.3%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与窒息缺氧有关[1]。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可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如果长时间未进行肠道喂养,还容易破坏胃肠功能与结构,出现多种并发症。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也是胃肠促胃动素的类似物,能够诱导强的Ⅲ相MMC,而移行性运动复合波可从胃传导到回肠,促进胃排空[2]。

临床研究表明,红霉素能够诱导糖尿病胃瘫患者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改善胃瘫症状。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使用小剂量红霉素,能够缩短肠外营养时间,实现早期肠道喂养[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喂养耐受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每日出生体质量增长与出院时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改善喂养不耐受的同时促进新生儿的生长。

猜你喜欢

头围坏死性红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坏死性凋亡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产科护理中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的临床价值分析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