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时体符号加工机制的动态心理空间解析
2018-02-27王斌韩炫
王斌韩炫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1.引言
目前国内接受口译训练的大多数为高水平语言习得者,在口译课堂中继续探讨时体系统似乎也没多大意义,他们已经充分具备时体系统自动处理能力。口译时体符号数目不多,较为常用的仅五六个,如┘、—、└、.../gd和d/ed(吴钟明,2008;汪涛,2012)。此外,口译听辩过程中信息量极大,时体信息在众多信息中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即便是在国内主流口译教程中亦未曾对时体符号作较为系统的探讨。在口译实践层面,为数不多的时体符号基本上能满足工作需求,但在口译研究层面,时体符号相关理论有待丰富。理论对实践有重新指导意义,理论的缺失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口译培训过程中发现,时体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在叙述类等文本中出现较多时体方面的问题。就因何原因学生会在时体上出错,为何要在口译(尤其是交替传译)过程中对时体信息进行适当笔记,目前暂无较直接的理论予以解释。
口译过程中出现时体或因时体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时体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时体拥有一套属于其自身的认知加工机制。我们所说的“时体”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符号,可以是时体系统,无论是哪种,都与认知密切关。因此,时体研究不可也无法脱离认知。广义的时体认知研究应该包括一切时体相关研究,如刘宓庆(2006)、尚新(2014)等比较了英汉时体的差异及在翻译中的应用。狭义的时体认知研究得力于认知科学的发展,随着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学者(Patard&Brisard,2011;Evans&Green,2006)开始将认知科学理论应用到时体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中。文章将借助动态心理空间理论,从时体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特征着手探讨了时体符号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对口译理论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2.心理空间理论
心理空间理论属语义学范畴,最早于1984年由Fauconnier在其法语著作《心理空间:自然语言语义建构面面观》中提出(李福印,2008:168)。Fauconnier(2002:40)认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简单来说,心理空间是构建的复杂、短暂概念域。心理空间与概念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心理空间就是概念域,概念域即心理空间,只不过前者更偏向于主张动态意义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对时体心理空间动态构建过程进行描绘,Evans和Green(2006:389)提出了基点、视点、焦点空间及事件四个术语,用于区别各个时体心理空间的地位。基点空间(B:Base)是语篇特定部分开端所建立起来的空间,是持续语篇中允许回溯的最根本的心理空间;视点空间(V:Viewpoint)是现时语篇或构建其他心理空间所采取的视角;如果一个空间内有新内容的增加,则被称为焦点空间(F:Focus),焦点空间是语篇当前注意力所聚焦空间;事件空间(E:Event)是指所描述事件相关时间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如图1,首句所构建时体心理空间同属B、V、F、E空间。随着第二个句子时体空间的构建,新空间取代原空间成为E空间,原空间仍具有B、V、F地位。时体心理空间动态构建过程是时体心理空间获得或失去B、V、F和E地位的不断变化过程。
图1 Richard serves as the Manager of Shanghai Branch.He has settled in Shanghai.
除去其动态观,心理空间理论也持概念的不连续性观点(Langacker,2008:51)。如图2,随着语篇的展开,心理空间不断构建,最终形成一个心理空间点阵网络。圆圈代表简化了的心理空间,各个心理空间是独立的。当然,心理空间的独立性或不连续性并不意味着各个个体之间毫无联系,心理空间之间以某种认知机制彼此联系。按照Fauconnier和Sweetser(1996:7)的可及性原则(principle of access),“只要空间a与空间b在认知层面存在联系,空间a中的元素a’就可能触发空间b里的元素b’,表示a’(触发物trigger)的表达就能激活b’(目的物target)”。
图2 心理空间点阵网络
时体起着连贯语篇的作用。句与句之间的时态关系能够建立另外一条隐形连贯脉络(王东风,2007)。时间搭配通过使话语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清晰化为话语的衔接与连贯做出贡献。叙事话语中时间表达所起的衔接作用更大(丁建新,2004)。相比较其他语篇连贯手段,时体连贯线不太明显,相对不为人们所知。
心理空间理论认为意义不在语言里,语言只是触发物,是触发一系列复杂认知过程的“处方”(孙亚,2008:119)。换句话说,语言只是载体,语言具有符号性。心理空间理论所融入的认知语言学符号观意味着其在除语言之外的符号上的适用性。因此,不管是从心理空间构建过程所体现的特征,还是从其中融入的符号象征观,心理空间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时体符号在口译笔记中重要性及作用机制。
3.口译时体符号及其工作机制
本节将从时体心理空间动态构建过程的特征着手研究口译过程中时体符号的作用机制,以寻找导致口译专题训练中学生出现时体错误及为何要在口译过程中对时体信息进行适当笔记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时体与人类认知紧密相连,时体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机制,时体符号及其工作机制的研究需要追溯至时体的认知加工机制层面。
3.1 动态空间与时体符号
时体心理空间构建过程具有动态性特征。如图1,一方面,随着语篇的展开,新的时体心理空间不断构建;另一方面,其过程是时体心理空间获得或失去B、V、F和E地位的不断变化过程。心理空间是构建的短暂概念域,时体空间构建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其短暂性。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除非信息通过加工转入长时记忆,否则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将在15~25秒后消失(李小平,2005:119)。从人体生理角度来说,短时记忆是某种中介性质的记忆,保持的位置在人脑的海马区内,其信息的保持只是一种神经之间各种不同的生物电变化,所以难以持久(鲍刚,2011:153)。
时体空间动态构建的另一方面是短时记忆容量的问题。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组块(彭聃龄张必隐,2004:159)。一个英文字母、单词,一个汉语偏旁部首、字或词都可以作为一个组块。这意味着,一个时体标记就是一个组块,十句话就是十个组块。尽管译者不用记住所有时体信息,但是在语篇持续过程中,包括时体在内的心理空间不断构建,信息量十分庞大,在记忆容量本身有限的情况下,事实上译者只能将组块用于关键信息的记忆上。
总之,心理空间构建过程的动态性给人脑记忆带来了挑战,在人脑短时记忆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借助时体符号辅助人脑记忆。笔记法能很好地弥补人脑记忆能力的不足,减轻译员工作时的记忆负担。相比较瞬间消失的口语,短暂的“时间”概念,时体符号具有永久性。时体符号是一种特殊语言表征形式,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
3.2 时间、时体与时体符号
要预先说明的是,“时体”一词可以指语言时体标记,也可以指各种时体概念,前者即为本节所说的“时体”,而时体概念即为“时间”,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时间”。时间是体验认知基础上语法化的结果,时体是时间的语言表征形式,而时体符号是时体的更为抽象化的形式。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大脑中的时体处理机制大概如图3所示,时间、时体与时体符号三者是两两投射关系。
图3 口译过程中时体加工机制
如图3,心理空间中包含在线构建或先前存在的元素(Element),对应元素之间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存在投射。Fauconnier(1997:41)将一个心理空间的元素用于进入另一个心理空间对应元素的现象称之为可及性原则(access principle)。通俗一点说,时间、时体与时体符号尽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人脑以某种认知机制建立起了不同概念的联系,这种认知机制就是概念隐喻。王斌(2010)曾提出翻译的隐喻观,又叫隐喻式翻译。如果译者把原文文本看作一个容器,原文内容看作容器内承载的东西,把译文文本也看作容器,并用之装载由原文倒过来的东西,这就是翻译的隐喻观或隐喻式翻译。翻译就是源语向目的语隐喻投射的过程。但是,口译过程并不是从源语时体向目的语的简单投射。在图3中,源语时体空间与目的语时体空间只是两个终端。在两个终端之间存在复杂的隐喻投射关系,这是通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地方,也是对为何学生会在时体上出错的问题的很好解释。
如图3,在口译时体加工过程中,源语时体与目的语时体空间之间至少存在一个“时间”概念空间。换句话说,源语时体与目的语时体空间是间接投射关系。在口译(尤其是交替传译)中,“时间”概念形成后不能立刻进行目的语时体的输出,形成不同程度的时间差。既然上面(3.1)有提到人脑记忆能力的局限,“时间”概念又具有短暂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时体符号这个概念中转站。因此,从源语到目的语时体转化的过程是非直接、步骤繁杂的投射结果。结果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通常为人们所感知。只是当人们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时候,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变得潜移默化,忽略时体的特有认知加工机制也是很正常的事。
3.3 时体符号与语篇连贯
时体具有连贯语篇的功能。时体贯穿整个语篇,是语篇的一条隐形连贯网络。在语篇展开过程中,时体心理空间不断构建,形成如图2一样的复杂点阵网络。一方面各个心理空间具有独立性,另一方面,一个复杂的语篇可能有两个以上的B空间,B空间与其各自子空间分别通过某种认知机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构建起语篇的连贯脉络。
连贯是推理的结果。随着连贯研究的推进,学者(宋苏玲,2000;陈丽江冯奇,2006)发现语篇连贯是一个动态的推理过程。推理具有主观性,Brown&Yule(1983:199)指出,语篇的连贯性是听话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强加给语篇的结果。换句话说,连贯可以是积极的,亦可以是消极的,前者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连贯”,后者则为“偏离连贯”。连贯本身无对与错,但是在口译过程中,时体的偏离连贯则是导致口译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原文:①最早自唐代起,文人中慢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体系。②在明代的时候……③现在,它成为了一种艺术。④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北京茶馆出现衰落,而茶只是作为解渴之功效。
图4 例(1)正确译文空间网络
图5 例(1)错误译文空间网络
如例(1),第一句话是对过去事实的陈述,应该用过去时。随着由于“now”的出现,导致了学生对最后一句话时体把握的偏离。本应该使用过去时的,基本上所有学生用的都是一般现在时(如错误译文)。出现时体理解错误的根本原因是给予了错误时体空间视点(V)地位。如图4-5,正确译文和错误译文的区别在于构建最后一个时体心理空间的时候,后者将V地位给了由第③句话构建的空间。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忽略了最后一句话中的时体及其与前一句话时体的区别,没有对最后一句话的时体信息进行笔记避免不应该发生的偏离连贯。
(2)原文:①中国今天的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②20年后,中国实现了它的目标,③人均GDP仍不到3000美元。
图6 例(2)正确译文空间网络
图7 例(2)错误译文空间网络
如例(2)错误译文,第①句中所使用的时体是正确的,从第②句开始,由于该译文的学生只记了“20y”,听完回过头去的时候发现,时体信息丢失造成了诸多歧义,纠结于“20年前”还是“20年后”,用“过去时”、“现在时”还是“将来时”;最后,看到后面有“实现”的意思,遂用了现在完成时。如图6-7,按照正确译文与错误译文,待第③句构建时体心理空间完成后,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心理空间网络。简单来说,导致例(2)错误译文的原因是无直接关系的两个空间(如图7中的②和③号空间)产生了偏离连贯关系。因此,除了一般的连贯语篇的作用,时体具有去除偏离连贯的功能。如图8,20y加上了表示“将来”的时体符号“”,除了能激活“将来”的时体义,也能起到去连贯的作用,即此处之后的时体与前面一句话是不连贯的或不一样的。
可见,时体符号虽小,却在口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体符号是时体的化身,承载着时体背后的人类认知。在口译笔记中,时体符号在符号群中勾勒出语篇的另一条不为人知的连贯脉络。待译文输出时,时体符号能够激活相应“时间”概念,亦能避免时体层面的偏离连贯。
图8 例(2)口译笔记(汪涛,2012:50)
4.结语
认知科学与翻译学结合的近四十来,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也足以证明认知科学在解决翻译学问题上的广泛适用性、可行性。时体是语言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与人类认知息息相关。就时体的动态空间研究方面,无论是从心理空间动态构建过程呈现出的特征,还是心理空间网络结构,均是很好的契合点。
时体心理空间构建过程的动态性、短暂性及连贯性决定了口译过程中时体笔记的必要性。在口译(尤其是交替传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适当对时体信息进行笔记,以避免忘记关键时体信息。翻译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向投射。在口译时体加工过程中,从源语向目的语时体转化是非直接、步骤繁杂隐喻投射的结果。空间构建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时间”概念的短暂性,这给人脑记忆造成了挑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时体符号作为概念“中转站”。另外,时体具有连贯语篇的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如不对时体信息进行笔记,可能会引发偏离连贯,造成无法正确输出译文的后果。时体是语言研究的重要部分,一直备受哲学界及语言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方法的丰富,未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ERP等试验器械对口译过程中时体的认知加工机制作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