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坡传》两种译文的比较赏析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外研社碧云张译

徐 涛

(德州学院职教学院,山东德州 253000)

1 前言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1895年出生在福建龙溪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至1923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林语堂数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从林语堂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英语造诣很深。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就是用英语创作的,(这在中国作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如:《京华烟云》、《苏东坡传》、《啼笑皆非》等。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1947年前后用英语创作的一部传记,号称20世纪四大传记作品之一。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1977年,台湾翻译家宋碧云翻译的《苏东坡传》由远景出版社出版。1978年,另一位翻译家、台湾大学教授张振玉完成《苏东坡传》的翻译,并由德华出版社出版。

2 张培基的翻译标准

张培基,福建福州人,1921年出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后留学美国,就读于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回到祖国。1951年到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1955年开始在解放军外国语学校(现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执教。1980年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贸大学)执教,1991年退休。张培基先生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被很多高校选定为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该书自1980年初版以来,累计印数已经超过100万册,在翻译界具有重要地位。在该书中,张培基先生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诘屈聱牙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本文拟根据张培基的上述翻译标准对《苏东坡传》两个不同译本中的一些译文进行比较赏析。

3 宋张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

It was a matter of sustenance of the spirit to have on one’s shelves the works of a man with great charm,originality,and integrity of purpose,an enfant terrible,a great original mind that could not conform.(Preface自序)

张振玉译(以下简称张译):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宋碧云译(以下简称宋译):书架上有这样一位魅力无边、创意无限、廉政不阿、百无禁忌且卓尔不群的人所写的作品,会让人觉得有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

与张译相比,宋译更加简洁、整齐,略胜一筹。张译中的第二、三、四个“这样”似乎去掉更好。

“Once,walking along a mountain road on his return from Fengshiang to the capital,he was passing Paihua Mountain.”(外研社版 p82),这一句张振玉译作“有一次,他在从凤翔回京都的路上,正顺着一条山路行走,经过白华山。”宋碧云译作“后来,苏东坡由凤翔回京,沿山路直走,曾经过白华山。”“In December 1064 he was relieved of his post.His wife’s elder brother had come from Szechuen to stay with them,and the family returned to the capital in January of the following year.”(外研社版p90),这一句张振玉译作“仁宗嘉祐九年(一〇六四)他解除官职,内兄自四川来与同居,次年正月,举家迁返京都。”宋碧云译作“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十二月,苏东坡被解除官职。他妻子的哥哥从四川来他家同住,次年正月举家返回京师”。In December 1068 the Su brothers with their families returned to the capital by land,after entrusting the care of their parents’cemetery to their cousin Tse-an and a good neighbor,one Yang.(外研社版p93)这一句张振玉译作“在神宗熙宁元年(一〇六八)腊月,在把照顾父母的坟茔等事交托给堂兄子安和一个邻人杨某之后,苏氏兄弟乃携眷自陆路返回京都。”宋碧云译作“熙宁元年(1068年)腊月,苏氏兄弟携家人走陆路回京,把父母的墓地交给堂兄子女和邻居杨先生看管”。这三句中的“capital”张振玉都译作“京都”,而宋碧云则分别译作“京”和“京师”。个人觉得,宋译要好一点,因为“京都”“京”“京师”都可以指首都,但“京都”有可能让人联想到日本的一个城市。第二句中的“1064年”,张振玉译作“仁宗嘉祐九年”,而宋碧云则译作“英宗治平元年”,而根据百度百科,宋仁宗驾崩于1063年(嘉祐八年)4月30日,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嘉祐九年”,宋碧云译作“英宗治平元年”是正确的。第二句中的“stay with them”,张振玉译作“同居”,宋碧云译作“同住”,很明显宋译要好一些,毕竟在现代汉语中,“同居”更多的是指“男女双方没有结婚而共同生活”。当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同居”也可以指“同在一处居住”,从这个角度来说,张译也不算错,但宋译更好。

“On waking up he would find that he was late and then rush to the office without washing his face or combing his hair.”(外研社版 p98)这一句张振玉译作“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宋碧云译作“往往一觉醒来发现太迟了,不梳洗就直接冲入衙门。”此处“office”一词,张振玉译作“办公室”,让人产生穿越的感觉。而宋碧云译作“衙门”,更加符合原著所反映的时代的特征。原文中的“without washing his face or combing his hair.”张振玉译作“来不及洗脸梳头发”,宋碧云译作“不梳洗”,相比之下,宋译更简练,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 结语

通过对张振玉、宋碧云两位翻译家译本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⑴通篇语言风格的不同:张振玉的译文文白相间,而宋碧云的译文更加接近现代汉语。在“通顺”方面,整体上宋译略胜一筹。

⑵在具体词语等细节处理上,双方各有所长,但整体上来说,宋译略强一些。

也许正因为如此,宋碧云翻译的《苏东坡传》才成为林语堂生前唯一认可并授权的权威译本。

猜你喜欢

外研社碧云张译
40公里与5个字
古镇中的小池塘
插秧
Summer Holiday
从奇迹到旗帜,外研社的特色发展之路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Save the world Unit 1听说课教学设计
柴碧云:多面的灵气女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张译自称不是明星
外研社:“丝路国家工程”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