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冈察洛夫环球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2019-01-07杨广雪王文英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洛夫游记文化

李 君,杨广雪,王文英,刘 芳(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游记是以散文形式来记叙和抒写作者亲身旅行游览的见闻感受,且独立成篇的一种文献形式。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游记更加注重的是作者在旅途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因而游记作品更容易流露出作者的真实情感,使读者产生非常强烈的代入感、真实感和亲切感。游记作品不仅可以塑造出游览地的直观地理形象,让读者对该地有着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可以从主观上刻画其丰满的社会生活,折射出它的时代特征,继而构建出游记作者眼中的该国国家形象。毋庸置疑的是国家形象会对国家间的关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众所周知,新时期中国正在致力于对外构建社会主义强国的良好国家形象,但由于认知上的差异性,外国人心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与现实中国国家形象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那么,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不仅会关系到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和政策取向,也将影响着俄中关系的持续发展。本文旨在以《冈察洛夫环球游记》为对象,深入分析作家笔下19世纪中叶的中国形象,以期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形象的建构提供有益借鉴。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冈察洛夫是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19世纪俄国首位抵达中国腹地的作家。1852年,他作为“巴拉达号”战舰司令秘书,跟随海军中将普提雅廷进行环球航行,回国后将这段旅途过程中所积累的素材写成了一部长篇游记。此游记一经出版,立即受到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成为俄国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冈察洛夫环球游记》中冈察洛夫以《香港》和《上海》两章记录下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19世纪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写实描绘,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中国的社会生活,向人们呈现出一个比较贴近现实的19世纪中国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思考与认识。

冈察洛夫对19世纪中叶的中国人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主要通过对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展现出中国人的优秀品质,表达出冈察洛夫本人对中国人的赞美。冈察洛夫一直对中国人民的勤劳赞不绝口,在他看来,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勤劳的民族,中国人总是非常忙碌,街上“几乎看不见游手好闲的人”[1]。他更是十分认可中国人的经商能力,认为“也许是中国人更能使英国人学会善于经商的本领吧”[2],因为虽然由于鸦片贸易的荼毒,清朝政府的手工业发展规模不大,国民经济逐渐开始凋敝衰败,但是中国人“本身就是精明的商人,其重商精神和投机能力远在英美商人之上,……这个民族注定要在贸易中起巨大作用。也许,并不仅仅是贸易”[3]。以上海为例,冈察洛夫在停留上海期间,亲眼目睹了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一贸易大港,“单是进口额就远远超过35年前运进整个中国的欧洲商品总额”[4],上海大街上到处都是规模不大,但种类齐全的“经销各种布匹、器皿、茶、鲜果的铺子,也有各种手工作坊、洗衣店、鞋铺、铁匠炉等”[5]。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冈察洛夫比较客观的写出自己所经历、接触到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同时,对中国也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这种认识偏差主要源自于冈察洛夫本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缘故,即是源自于中俄文化的差异性所引起的文化误读。概括说来,《冈察洛夫环球游记》中中国形象塑造的文化误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冈察洛夫多次从自己的个人喜好出发,对中国的一些人和事进行了记录和评述。例如,来到中国以后,冈察洛夫见到了种类繁多的中国食物,认为中国的小吃店数量远胜于俄国的饭馆,而且中国的食物菜品种类丰盛,样式繁多,味道包含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各种香料调味品更是无计其数,制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有“煎、炒、烹、炸、汆、煮、烤”[6]等,但是,冈察洛夫却难以忍受食物中有大蒜和油的气味,觉得有两种味道让人闻起来揪心,却永远无法摆脱“一是讨厌的植物油味(好像是麻油),一是大蒜味”[7]。此外,冈察洛夫也看不到中国核桃雕刻、棕榈木雕制作的技艺与艺术价值,认为这种精雕细琢美则美矣,但实际上只是对前人作品的机械性重复而已,这种重复工作没有任何意义,非常无聊。

其次,受地缘政治文化的影响,当时的俄国社会追求的是欧洲主义,认为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先进代表,而中国则是落后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冈察洛夫根本无法正确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深远影响,反而认为儒家思想“束缚了中国人的思维自由”[8],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究其本质而言根本不是宗教,只是一种道德哲学,而中国人是需要宗教的,一如俄国人一样,于是他甚至产生了要用先进的基督教文明来改造中国人的想法,认为中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复兴的希望非常渺茫,因为“中国在发展生存动因方面,只获得少许的道德奥秘,而且很快就枯竭了,因此它还未成年就已衰老了,……只有在基督教文明的旗帜下,他们的成功才有希望”[9]。显而易见,这是对中国的一种“他者”否定,是一种具有斯拉夫特征的文化误读。完全体现出的是俄国人的弥赛亚意识和大国沙文主义意识,体现出的是俄国人对中国的殖民主义歧视和偏见。

众所周知,在中俄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稳步实施的今天,对160多年前俄国作家笔下中国形象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分析中国形象在俄罗斯人眼中的历史变迁及其产生原因,从而为当代中国对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一定借鉴。

为了让俄罗斯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迫切需要通过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和项目的展开,做好对俄文化传播工作。当然,文化交流活动和项目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武术、京剧、茶叶、瓷器等层面,而应该以体现中华文化精神道德的层面为主,引导俄罗斯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对俄文化传播也需要以现代化数字媒体手段为依托,通过电视、电影、手机、互联网等传播技术,占据优势位置,掌握先入为主的主动权,加速对俄文化传播,拓宽中国文化对俄罗斯人的影响速度、深度和广度,积极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对俄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猜你喜欢

洛夫游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世界著名小镇克鲁姆洛夫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谁远谁近?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