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加强“90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9-01-07何晓卉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培训

何晓卉,李 策,刘 立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引路人,其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呈现高姿态的发展趋势,“70后”、“80后”辅导员的身影在各高校已经“鲜”见,而一大批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90后”专(兼)辅导员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90后”辅导员年轻有活力、专业有学历、谈心有精力、想法有新意,在为高校思政工作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其显著的时代特征也让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1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结构及特点分析

目前,“90后”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现有辅导员96人,“90后”辅导员占总人数85.4%,研究生学历占总人数76%。辅导员中教师身份占总人数57.3%,可以看出,“90后”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学历化、非专业化发展路线的显著趋势,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主要有:

1.1 思想特征。在工作或处事中具有强烈的民主、平等和开放意识,思维超前,个性张扬,强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行为特征。勇于尝试、善于表现,积极竞争,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1.3 心理特征。心理抗挫能力差,不易接受别人的批评,工作阅历不足,缺乏对工作岗位的认同。

1.4 认知特征。富有创新创造能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2 新时期高校“90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扰”

2.1 人生阅历不足,角色转化不适,难于胜任“人生导师”。“90后”辅导员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校园”回到“校园”,自身环境优越,人生历练和体验不足,他们不仅自身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更无力说服他人。

2.2 缺乏岗位认同感,没有工作经验,难于做到“立德树人”。“90后”辅导员在引进机制上更侧重于学历专业,入职前后未系统地学习管理学或心理学相关知识,对自身岗位认知不清,缺乏学生管理的有效经验和手段。

2.3 探索意识不足,思想不够稳定,难以实现“专家化”发展。“90后”辅导员多为兼职身份,同时兼具学生管理和教学双重任务,大量的工作让大家长期陷入繁琐的工作中,缺乏幸福感,于是很多人把“辅导员”当成“跳板”,寄以希望先获得就业机会,一旦拥有合适的时机,就选择“转岗”或“跳槽”到更好的工作。

3 探讨新时代“90后”辅导员队伍科学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90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性和科学化,必须要在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认清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水平、创新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3.1 着力增强新时期辅导员队伍的系统培训机制,是提升“90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发展的有力保证。建立分级分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培训体系,造就符合新时代特性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事务管理专家。可建立辅导员岗前基础培训机制,包括辅导员常规工作内容,帮助辅导员尽快实现职业过渡,完成角色转化,入职培训考核合格的辅导员方可持证上岗。对入职后辅导员分时段、分学期开展提升工作经验的技术性培训,通过聘请思政工作中的年度人物、优秀学者,本校有经验的辅导员专家,提高工作技巧。选派“90后”辅导员参加专题学习和培训,组织开展高校交流考察、专题调研、社会实践、毕业生调查等活动,让年轻辅导员们“走出去”,增加阅历,培训考核结果与辅导员年终考核和期满调(转)岗相挂钩。

3.2 完善并建立有激励措施的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是保障“90后”辅导员队伍稳定化向前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挖掘“90后”辅导员队伍在工作中的创新性和专业性,坚持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实施出台更为细致的辅导员职级晋升、转岗、评聘政策,优化职称评聘平台,保持辅导员队伍的动态平衡。通过举办辅导员技能大赛,精品项目、工作案例评比等大赛途径,提升“90后”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训和考核,坚持技能业务大赛调动岗位的提拔原则。

建立科研获奖奖励措施。鼓励“90后”辅导员以科研、课题、论文的方式开展学生工作总结,在学术成果转化中查找问题,提升工作能力。绩效考核研究成果并作为辅导员年终评优评先的指标条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90后”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领域攻读更高学位,逐步培育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团队。

3.3 成立学生事务工作机构,协助“90后”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管理与教育适度分离,减轻辅导员工作量。事实上,国外大多数高校近些年来都陆续成立了由学生自我服务、管理的事务工作机构,笔者所在学院于2015年面向全院推广开设了“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一站式为全院学生开展服务。“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不仅有效降低了所有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琐碎事务的处理频率,重新合理设定辅导员岗位角色,将管理与教育适度分离,促使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和学生思想教育专业化相互促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思考空间,对于实现新时期“90后”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培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