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微博文本的语言评价研究
——评《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汉语评价研究》
2019-01-07徐加新刘婷婷
徐加新,刘婷婷,常 莹
(1.2.空军勤务学院;2.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1 引言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微博,作为通过关注机制分享和传播简短实时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微博文本的研究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大部分的分析停留在对社会热点、焦点及网络舆情等方面的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本中呈现的立场、观点的探析不够细致,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的支持,也忽略了微博文本中立场、态度的互动模式,从而使得对文本的分析和语言信息的处理不够充分。
由陈景元编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6月出版的《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汉语评价研究》一书,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构式语法理论、浮现语法理论及互动语言学理论为辅助,对基于网络热点新闻的微博文本进行细致的语言分析,描写和解释相结合,揭示了微博文本实现语篇互动,立场传达的评价既构建了汉语新闻媒体语言的评价分析方法,又对微博中态度立场互动的模式作了细致的探讨,对话语分析、网络舆情分析、舆情监控及应对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及简要述评。
2 评价理论及研究现状概述
评价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的语言学家James.R.Martin博士协同其他语言学家创立的,也称评价系统“评价”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它是“作者/说话者对命题或实体的感情、观点、态度或态势的表达”。(Thompson&Hunston,2000:5)Thompson&Hunston对评价的看法包含了三层意义:1)、评价的主体是作者/说话者;2)、评价的客体是命题或实体;3)、评价的表达形式是感情、观点、态度或态势。Martin(2003:22)认为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以及表明评价来源和主体间性。
他和White虽然没有明确对评价下定义,但在《评价的语言》一书的开篇,他们从篇章语义学的角度对评价做了如下阐述:“评价是作者/说话者在语篇中对所呈现的材料和交际的对象所持有的立场的主体存在,即如何表达赞成/反对、热爱/憎恨、表扬/批评,并如何影响读者/听众的感受,关注由语篇建构的社团的共同情感和价值,以及激发这些情感、品位和评价的语言机制,关注作者/说话者如何为自身诠释特殊权威身份或角色,与现实的或潜在的读者/听众建立联盟或疏远关系;如何为他们的语篇建构潜在的或现实的观众/听众”。(Martin&White,2005:1)
评价理论发源于对叙事话语的分析,后被拓展到文学评论、媒体客观性、科学和历史等领域的研究。该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将词汇研究纳入到篇章语义学而建立的又一个人际纯理功能的子系统。在继承了系统功能语法中关于语气和情态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语篇中的“声音”,探讨态度的来源和方式。评价系统的中心是“系统”,焦点是“评价”,语言在该系统中是“手段”。透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语言使用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换句话说,评价不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义上,而是通过表层意义看深层的意义取向。
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且三大次系统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态度次系统位于评价理论的核心位置,涉及说话人/写作者在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断和鉴赏。介入系统涉及语言使用者对所说/写内容的态度、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调节,决定着文本和外部声音的关系,即语篇的主体间性。因此,是说话者证实话语的效度,与受话者保持亲密关系或作者定位读者的有效手段。级差资源涉及对态度的强或弱、清晰或模糊的调节。
近几年来,语言学学科对评价问题的研究兴趣倍增。评价理论随着不断的发展,其理论框架日益宏大而精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体系性。我国英语背景的学者对评价理论作了不少的评介,也将该理论应用在新闻、社论、演讲、广告、书评、学术摘要等不同类型的语篇上进行分析。总体上看,绝大多数的研究停留在对英文语篇的分析上,将该理论应用在汉语语篇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进一步尝试构建符合汉语语言特点的和文化意识形态的评价系统更是少之又少。《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汉语评价研究》在探究汉语评价系统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3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一个章节。各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笔者深入介绍了微博文本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网络热点事件及其基本特征。同时,详细梳理了主体理论---评价理论在国内外的兴起、发展和应用,并提出研究问题:(1)、微博语篇是一种传播性、互动性极强的文本,探知其中态度立场的建构意义非常。如何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内对其呈现的态度和立场进行充分的描写和解释?(2)、当前汉语的评价研究相当薄弱,离语篇分析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如何借鉴国外的评价理论框架,将已有的对词汇、语法及结构层面的评价意义的研究整合到汉语评价的分析中,构建符合汉语语言特色的评价理论,使该理论更好地为应用服务?可见,笔者抓住了目前汉语评价研究的盲点,研究目标明确,并在之后的章节给予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探讨态度资源与读者建构。在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基础上,结合汉语的词汇特征,笔者分析了网络热点事件文本中态度意义实现的词汇、语法、修辞及符号手段。尤其是符号手段的提出,较为新颖。笔者认为基于网络的交际互动过程中,标点符号、表情符号以及数学符号皆具有传达说话者态度的功能。在网络热点事件文本中,文字、图片和视频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说话者的态度构建。
第三章中,笔者分析了微博文本中丰富的介入资源及其产生的人际意义,揭示了说话者在微博文本中倾向性使用的介入策略。同时提出,网络热点事件文本的对话性和互文性颇为明显,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介入资源,或关闭协商对话空间或开启协商对话空间,引导微博话语从多声协商向多声有序合奏演变,对于舆情研判和舆情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着重分析了级差资源的使用。笔者着力探讨了汉语评价力度的实现手段。词汇手段有注入式、孤立式和重叠式;语法手段有各种语法组合、句法格式和句式;修辞手段包括各种辞格的运用。评价力度的强化和弱化是写作者的一种语用策略,对文本意识形态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笔者分别详细梳理了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的立场建构以及文本中当事人的身份建构。在微博文本中,主要的立场形式为一致性立场、分歧型立场和中立化立场,每种立场的表达均有不同的语言手段实现。在探讨身份建构时,笔者将范畴理论和评价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微博舆论场中当事人身份范畴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建构,不仅要研究语言的机理,而且要洞悉心智、深入动机和功能层面去探讨。
第七章讨论了评价语境与文本细读分析。笔者坚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既关注词汇的词典意义具有何种评价功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又考察在语境中动态浮现的评价意义。显性评价识别较为容易,隐形评价较为隐蔽,需要通过语境推导,进行文本细读。同时,笔者提出网路热点事件文本分析,语境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特点,评价意义受社会的、历史的或文化的语境因素影响。在语境中考察评价意义,能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作者或说话人的真实态度和意图。
第八章至第九章,是该书的最大创新之处。笔者对常出现在网络新闻标题、时评标题和微博中的流行构式“说好的X呢”和“再不P,就q了”进行讨论,从生成机制、话语功能及其引发的评价策略等方面对上述两种语言构式进行了系统的动态建构。这两个结构的发掘和分析新奇有趣,启发性较强,对深入挖掘具有显性评价意义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此之外,笔者在最后的两个章节里,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了微博文本中修辞格的评价功能,指出修辞策略、话语结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有着深层的规约与驱动,修辞格的运用也是网络热点事件文本中实现评价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之前对汉语评价功能进行的探讨中几乎未涉猎。笔者的分析弥补了对修辞格评价功能研究的空白。
4 简评与启示
该书结合网络热点事件,以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语篇样式“微博”为研究对象,以澳大利亚悉尼学派马丁的评价理论为指导框架,以整体观和建构主义观为统帅,综合运用多种当代语言学理论,采用宏观讨论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考察了微博文本中的态度资源与读者建构、介入资源与读者建构、级差资源与读者建构、立场的动态建构、当事人身份范畴建构、语境与文本的细读分析、构式的动态建构、评价的修辞分析、评价功能及其实现等重要议题。在论证过程中,笔者考察了大量的微博文本,语料搜集极其丰富,内容翔实,描写精细,论证充分,解释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马丁的评价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笔者在书中提出的汉语评价标准贴合汉语所在的文化及意识形态特征,并充分考虑在动态的语境中挖掘语言手段的评价功能。由此可见,评价理论对于汉语语篇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由于中西方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评价理论自引介以来,在分析汉语时总显捉襟见肘。结合汉语的语言特点,重构评价系统中涉及态度、判断、及鉴赏标准,以及在语境中解构积极或消极评价,形成符合汉语特点的分析框架迫在眉睫。
此外,对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微博文本进行研究,对于改善言论生态,实现官民之间、记者与网民之间、网民和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新媒体的舆论监督、网络问政、问责作用,自觉抵制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