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现状及改革方向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民办英语课程

杨 宁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指出:“根据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民办本科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型人才。这使得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都与大部分公办院校不同。大学英语是各类本科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如果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一味遵循传统模式,则会为人所诟病。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使之符合时代与潮流的需求。

1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现状

1.1 定位问题

民办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的专业课水平是他们就业时的主要竞争力。如果学生兼具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在就业市场上将更受欢迎。因此,培养英语水平高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社会需求为民办本科院校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

而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在大学英语课程上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这使得该目标的实现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所用的教材大多数是来自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两个出版社的教材内容偏难,比较适合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使用,不太适合民办本科院校的所有学生使用。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联系不大,学生无法将大学英语课程当中所学的知识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或者将其运用于专业课的学习,使得大学英语在民办本科院校的实用性不高。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要转变其原有的定位,应当着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口语和听力技能的训练,而不是只片面的追求四六级通过率。

1.2 师资问题

民办本科院校的成立时间普遍偏短,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类院校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民办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和师生比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民办本科院校招聘来的大学英语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有的年轻教师并非是师范类专业或院校毕业,在校期间的学习以英语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在实际教学和课堂管理上缺乏经验,更缺乏对民办本科院校学生水平的了解,在教学中往往以传输语言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较为薄弱的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其次,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负责教师大部分是从普通本科院校返聘的退休教师。虽然他们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知识储备,但是并不了解民办本科院校普通青年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是按照多年来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管理和教学。这使青年英语教师在业务水平提升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也难以取得英语学习上的突破。再者,有的民办本科院校师生比例失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每位教师要承担很重的教学任务,周课时达到16课时及以上,甚至晚上和周末也被重修课和选修课所充斥,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也难以找到时间展开教科研讨论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1.3 学生问题

由于招生竞争激烈,民办本科院校为了吸引生源,其录取分数线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低,因此招收进来的学生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没有摆脱中学的学习模式。因此,当教学内容难度偏高和学习自主性要求较高时,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民办本科院校过度强调四六级通过率的重要性,这会让很多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对待大学英语课的态度不端正。大学英语课程在很多民办本科院校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学生通过每学期的英语考试和四六级考试后,就没有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动力,英语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毕业时能够做到流利进行英语表达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劣势。再加上应用型本科院校专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会认为英语学习与专业相关不大,影响不了未来就业,对该课程的关注就更少了。

2 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方向

2.1 课程设置

目前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很多公办本科学院的学生都出现了就业难的情况,对于办学实力和学生水平与公办院校有差距的民办本科院校而言,情况更不容乐观。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民办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多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工作,应该在校期间重点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因此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可将专业英语纳入其中,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大学一年级,大学英语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五大基本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在大学二年级,结合专业设置,大学英语应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添加专业课的重要词汇,让学生能够将英语运用到专业学习中。这样做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大学英语课程焕发生机与活力,提高该课程在民办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但是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设置较高的标准,或使用难度过高的教材,以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降低大学英语课程的实用性。

2.2 教学模式

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各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同,因此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也不同。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不能只局限在大学第一、二年级,而是应该贯穿始终。学校可采取分级分类教学,针对有考研需求的学生可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考研英语班,大学英语教师基本都有过考研经验,在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传授经验;针对有出国需求的学生可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雅思班,由参加过雅思考试的教师或者参加过雅思考官培训的教师来授课,帮助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出国留学的资格;对于艺术专业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可开设预备班,选用难度较低的教材;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开设普通班,分级考试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来授课,而非一刀切,用同样的水准要求所有的学生。

2.3 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在分级分类教学后,大学英语课程针对不同班级应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如在预备班中,教师可提高形成性评价在总分值中的占比,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学习到更多对未来职业发展有益的英语知识;在普通班中,教师提高听说成绩在总分值中的占比,让学生能够有开口表达的动力,课后自行增加英语听力的学习时间。

3 结语

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定位模糊、师资有限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这使得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如果各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相信大学英语课程能逐渐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民办英语课程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办税春风来 简政放权提效能
英语水平
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