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茶文化在现代校服设计中美学内涵辨析

2019-01-07何嘉妮王晨露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校服茶文化面料

何嘉妮,王晨露

(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茶文化是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服装文化之间密切相关,不管是从服装的款式、颜色,还是服装的图案和布料等方面都可以借鉴和应用上茶文化元素,以此展现学生时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茶文化与服装文化相结合使服装更具审美性和丰富内涵,同时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本文以校服的设计为出发点,辨析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新内涵,进而提出茶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创新方向和对策。

1 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基本概念及美学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茶”字情有独钟。茶道用平凡的话来说,便是周作人笔下的“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这意味着中国传统茶文化,既是一门艺术,有门路可讲,也是一门学问,需思考与研究。

谈论茶文化,必然离不开对茶的深入研究。《尔雅·释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为茶之通称。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这句话丰富体现出茶的功用及茶的特色:茶传韵、有意蕴,茶有用,并非只是单薄的远观之品,茶是茶文化核心内在的体现,茶也是茶文化真实价值的表达。

茶文化的美学特征是茶文化理念的精髓,它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能传达出耐人寻味的特殊寓意。茶文化有两大美学特征,一为形象美学,二为心灵美学。形象美学,顾名思义,它体现的是茶之外在美,它包含了品种不同的茶叶千姿百态的外形特征,囊括了不同饮茶器具却具同一美学特征的文化内涵,还有关于茶艺的延伸——如插花、服饰、茶点、音乐等,样样扩展开来,都是茶文化的精气真髓。而心灵美学,更能体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学者认为:茶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观念,在保证人与大自然有机融合的前提下,将中国的佛家、儒家及道家等传统优秀思想整理和囊括到一起,进而做到为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服务,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思想的追求[1]。

茶文化的心灵美学又可细分为两种,其一为象征寓意,茶文化最广为人知的象征寓意便是“竹之品格”。竹与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精神互通,竹子作为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一些文人雅士的高贵品格,如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气节,如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其二为审美内涵,茶文化能体现饮茶者的修养与内涵,而对待茶学的态度与方式,也可从侧面反映饮茶者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向往。在弗兰克·哈德利·墨菲的《茶之精神》中有过这样的叙述:“茶有自己软化我们的方式,它令我们心甘情愿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放松下来,继续在椅子上静坐,尽情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味道和这一时刻,我们不但会记起在哪里我们错过了奇观,还会记起在哪里我们遗失了梦想。”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剖析了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红茶和普洱茶这六类名茶,这六类名茶共通的部分就是茶的本质:高贵、灵气、超然超俗的精神。

2 当下校服设计的困境及校服设计的美学要求

校服,它不仅能展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同时也能表现在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校服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而且舒适美观、大方得体的校服还能对学生的审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的校服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样式老旧过时、面料质地不高、款式毫无美感可言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服设计应该满足一定的美学要求。有资料指出:“将校服的设计形式到设计内容进行完美结合,促使校服的设计形式到设计内容进行完美结合,促使校服的艺术成分与穿着的实际效果达到最合适的状态,进而适合学生的特点,由被动着装变为主动接受,推动整个校园服饰文化的发展。”[2]这表示科学合理的校服设计,应当传递一定的美学态度,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3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校服设计中运用的可能性

茶文化中的深远意境,能为校服设计创新赋予一定的创新思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相通、理念相通与发展相通。

3.1 文化相通

茶文化可以辅助校服呈现其文化内涵,而校服融入茶文化元素也为宣扬茶文化的理念提供了好的载体。

校服的文化属性是校服区别于学生便服的重要特征,因此,校服应当向外传递关于学校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的信息[3]。这就要求了校服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性,这对展现一个学校的良好风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茶文化所蕴含的文化正符合这一要求。

日本明治时期,《茶之书》向西方介绍了东方的茶文化。近百年来,里面的文字被不断学习、不断解读,可见这本书在文坛上的地位之重。文章中提及:“茶所代表的,不仅是藉由特定的饮茶形式,体现某种理念;它更是一种对生命精彩之处的信仰。茶,是人们私心崇拜纯净优雅所使用的托词。”可见,茶文化与各个领域都能相连,那是因为它们的根本内涵一致相通。文化是相通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校服文化正是藉由这样的理念,才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出美丽的花朵,而茶文化也是因为校服这个特殊载体,才能毫无顾虑地伸展出本该有的文化内涵。文化滋养人,文化也塑造人,因此文化与服装艺术相融合,必然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正如本书中所说“艺术的价值,只有在我们对其加以倾听之时,方才显现。一旦我们自己的同理心,能够跨越任何种类的藩篱,艺术,自然也会成为一项普世皆宜的沟通语言。”

3.2 理念相通

茶文化的内涵与特性就是追求和、美、清、静、雅,这是营造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也是茶文化所要彰显和传递的韵味[4]。茶文化蕴含的精神理念与学生时代所提倡的端正向上的精神面貌是相通的。

茶和,和在随性。茶文化具有一定的开阔性,这体现在它的多变,茶之色、韵、味,都可以随着时间、空间的移动发生改变,带给人情感上的体悟也能因不同的场合发生转变。而校服的载体学生正具备这种灵动性,茶文化中所涵盖的自由、随性的理念,也正是学生青春的诉求。倘若观察日本在女生的校服设计中,就能够发现这样的痕迹。它们的校服中融合了线条设计,圆顺流畅的线条修饰了女学生的身形,而线条感也符合女学生性格上单纯可爱的特征,而在英国,男生以西装、西裤、领带为主,女生以西服、裙装为主,也能体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特点。“茶和”的理念,能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看出一个学校的理念是否具有先进性和长远性。

茶美,美在韵律。蔡镇楚的《茶美学》中一句“茶之为美,在绿色生命之饮,美意延年之寿,茶道四谛之义,倩倩茶艺之精”足以见得茶美之韵律。而“美丽”也是校服设计中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校服应当学会表达“美丽”、呈现“美丽”,校服的款式、颜色、版型和搭配方式更要体现学生的自信和美。这不仅能展现出学校积极的文化和理念,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审美意识。我们需要强调校服的美育功能,不仅“美”在学生的外表,同时也“美”在审美意识、“美”在审美理念,而这藉由茶文化的理念来表达,实为上乘之举。

茶雅,雅在情怀。茶文化的美学意蕴,不止在于茶壶、茶宠等实体的呈现,还在于体现茶文化深层次的文化意境。而在校服设计中也如此,校服不止应当注重外在美,还应当注重内在美,这就要求了设计者不仅要满足校服外在美观的特性,还应当注重在校服中文化理念的深入,如树立一定平等的观念,消除学生之间攀比的现象,从而达到雅致、智慧的层次。

3.3 发展相通

在老舍的《茶馆》中,茶馆就像一个历史舞台,把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史横向切出三块薄片,放在舞台的凸镜下透视。而在工业革命时期,一个供大家休闲品茶的店面,就是几个文人聚在一起一边下棋一边闲聊的圣地。无论是政策的改革还是国家的兴旺,小茶馆,就是大世界。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它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眼光的,也就是说,茶文化的发展必须是向上也是向善的,才能在时代的作用下越走越远。

而校服设计也是如此,校服设计者应当拥有发展的眼光,而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校服设计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不能让穿校服成为一种制约学生的手段。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审美、尊重学生的选择,更应当尊重学生自身对“青春”、“美丽”和“智慧”等要素的诠释。眼光长远,才能越走越远,茶文化与校服设计能够有机结合,正是在于它们自身发展的方向是相同的,都是出于对美好与正能量的向往。

4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校服设计中的应用

4.1 茶和——宽松自由式轮廓

想到茶的象征意义,通常我们会联想到平和、随性、空灵与自由。而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运用在校服中,完全可以结合这一特征,表现出校服轮廓的自由与随性。设计者可以软化校服在学生身上的棱角,使校服体现出灵动、随性的特点。如日本女式校服通常上身是简洁的白衬衫,这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宽松肥大式运动校服,完全能够展现一定的青春灵动之感,表现学生自由、随性的向往之心。当然,校服有着特殊的穿着场合,设计者不能够无边发散,将宽松的轮廓理解为不修边幅的设计,这就有违了茶文化的美学理念。我们只有在“和”中体现美,在“美”中揉入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2 茶美——质朴简约的面料

茶文化的美感,是基于茶本身简约高雅的特性。譬如高冲水、低斟茶这样的泡茶方式,这不仅是茶道与茶艺的体现,还能展现茶文化的内在美学。而在校服设计中体现“茶美”,在运用面料上是否讲究是重中之重。我国校服的面料大多采用一些廉价的化纤面料,易燃易破,透气性不够好,在工艺制作上也不考究。一些学校选择用涤盖棉作为主材料,但由于涤盖棉具有透气的特点,到了冬天,这样的校服也并不适用。还有一些学校为了选购价格低廉的校服,不惜使用一些劣质有害的面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

使用不同的面料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如设计者使用丝绸的面料就会给人高贵奢华之感,而采用棉、麻材质的面料,就会给人朴素自然、简约简单的感觉。校服的穿着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校服的材质用的是丝绸、纱,明显是不合适的。将茶文化的理念融入在校服设计中,采用纯棉、麻、羊毛等舒适安全的面料是最合适的,这些面料都能够彰显出质朴简单的特点,也能体现茶文化清幽简约的本质。

4.3 茶雅——雅致静谧的色彩

人们常说“琴棋书画诗酒茶”,而这“高雅七件事”中的茶,却是与“琴棋书画”相伴相随的高雅艺术。茶文化的雅致思想一旦与诗歌曲乐相结合,便能发展为一种无言的精神追求,而将这样的精神追求运用在服装中,应当是每一个设计者的永恒追求。

茶文化的雅致要体现在校服设计上,唯有在颜色上下苦功夫。在调查中得知,中国许多学校的校服全季采用高明度或黯淡的色彩,这实际上将校服的趋向单一化,泯灭了学生青春张扬的个性。纯度太高,会使得学生的心理产生疲惫与厌倦,而过于黯淡,会让学生提不起精神,没有朝气蓬勃之感。而同为黄种人,韩国冬季的校服则采用黑、白、灰等低纯度色调,偶尔搭配淡粉、淡蓝的小清新颜色,给人纯净、大气的感受;到了夏季,他们的校服会选用白、黄、淡蓝作为校服的主色调,让人产生清爽透气之感。

因此结合茶文化雅致的理念,设计者完全可以将原本饱和的颜色融入一定的灰度,便可达到“大方典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表现茶文化雅致的色调,不仅是将颜色调整到适当的程度,还应注重颜色的搭配不宜过杂,不然整体会呈现出不协调之感。唯有雅,才能使校服充满生气,才能使校服表现美、传递美。

5 结论

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校服设计上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路。从根本上看,茶文化不是单独与其他文化割裂开的,而是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校服设计作为服装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能够在茶文化的影响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无论是从茶文化的元素、理念入手,还是从自身的廓形、面料、色彩出发,校服设计都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校服茶文化面料
我的校服我做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