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研究
——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数字化职业

南 方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由于互联网时代进入全盛时期,其所带来的变革涉及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教育行业同样也不例外。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不仅是一场深刻变革,更是一次自我挑战的机遇。由此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了新的教育潮流。我国各方面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输出和多角度职业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正是综合了“艺术教育”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的知识体系,可作为典型案例用于研究怎样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1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概念

1.1 数字化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又称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以下的鲜明特点:首先,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个性化、能够满足个体需求的;其次,学习是有问题或主题作为支撑点的;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保持通讯交流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商、相互合作;同时,数字化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特点的,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随时随地的终身学习。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平台条件,也就是所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对于师生互动来说是非常好的教学环境,双方可以更高效地完成知识的搜集、整理、发掘和应用,为知识的传承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1.2 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的有效性

知识来源广泛,满足不同学习层次需求。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本科以上学生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一个处于“执行”层面,学术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欠缺,另一个属于“研究”层面,项目策划、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较高。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平台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学习资源,为课堂引导者和学习者创造一个新型沟通模式。而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平台,学习资源获取更加快捷,获取知识更加便利,还能够拓展相关知识面,达到提高自身学习力的目的。

即时学习,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更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要求“量身定做”学习计划,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结构,可利用关键字检索或者数据库进行查询,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信息平台资源,学习者能够从大量学习资源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学习资料,再通过引导者的辅导讲解和自身的转化掌握,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达到充实自身的学习目的。

通过数字化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可以融入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插入图像、声音、视频等知识载体,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全息影像、VR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更能让课堂内容变得生动立体,尤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身临其境式地近距离参观艺术场馆、观察大师作品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其深层次理解作品背后的内涵,加强创新思维。对于教师来说,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辅助降低了理论知识单纯讲解的枯燥性,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推动了教学进度。

2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案

2.1 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利用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学校应当在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入手,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应当包含有课本、参考用书、视频资料以及相关艺术设计软件。视频资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引导手段,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要研习大量的设计图片和设计作品,同时也要结合理论去分析作品的主体和文化内涵,这时就非常需要视频资料的引入。对于数字化视频资料的开发与编辑,应当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通过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参考与总结,将具体课堂内容整理成为数字化的视频资料,来协助学生全面掌握职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学习技能。同时,在课堂设计中设置思维导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结构化、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模式,将教材内容和相关拓展融入到视频资料中去,形成实物资料与数字化资源多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听得懂、看得多、记得牢,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根本目的[1]。

2.2 提升引导者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水平

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调整让教师和学校感到了挑战与机遇的并存,对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和学校一定要变革思路,自身也要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熟练掌握。

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引导者,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一定要与时俱进,拓宽思路,将职业技能培养的相关教学内容融入进数字化教学课堂,熟练掌握数字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及调试方法。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就是要将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与培养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的制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相结合,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交互学习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2.3 改进测评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由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特殊性,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可以让教师和学校研究出更合理的学生测评方式,真正从实用性出发,来对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说,最终的学业成果很有可能就是一项设计作品,但从教师的教学成果上来讲,如果只把毕业设计作品作为评价结果是完全不科学的,学生设计作品的过程才是最应该被重视的。因为过程体现了他们运用课程所学习和掌握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体现了学生设计的思维过程、思考方式、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即使最后的设计作品不完整,但整个设计思维的过程也是对他们的设计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从实践方式上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设置定期测评来考核学生的个人职业能力素养学习进度,包括阶段性测评和结课测评[2]。例如在艺术设计的专业课堂上,教师可设置学习小组,定期给各个小组设置作品设计主题或是主要讨论内容,并设置成果展示和组员互相评价,以此来阶段性地掌握每个组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结课测评主要设置在课程学习结束时,为多个小组设置一个设计主题,从而全面掌握班里每个学生结课时的学习成果。

3 结语

通过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能够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艺术理论知识,加强自身职业艺术修养,充分理解大师作品,形成发散思维,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数字化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星.云.海》
《花月夜》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