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转换
——以高职建饰专业基础素描课程为例

2019-01-07侯科远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素描装饰基础

侯科远,丁 琼,牛 颖

(1.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2.焦作大学,河南焦作)

现当代,依据市场对建筑装饰行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当中开设了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为专门培养建筑装饰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性、高技能人才做准备。而在开设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素描课程无疑成为了建筑装饰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而建筑装饰专业中应当怎样设定绘画基础课程和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建筑装饰专业的素描课程应当如何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对建饰专业人才的需要?这也成为许多教学者不断探讨的重要话题。

1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基本概括

1.1 传统素描的内涵及特点

传统素描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早出现的绘画表现形式,是源于西方的一种绘画种类,英文原名为sketch,也是目前最古老的艺术语言,其意为:通过单一的颜色进行绘画表现,也是为艺术的表现、创作和构思草图文本进行整理、表现的艺术载体。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在发展中感受到素描独有的艺术魅力,在这一阶段,意大利的著名画家达·芬奇、马萨丘、米开朗基罗等人在绘画创作中发明并且运用了解剖学、透视学以及构图学原理,为素描画面表现出立体感、空间感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使得素描的理论与表现方法更加完善。从此,素描开始以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全世界绘画艺术表现中的特殊门类。

传统素描时采用单色线条、块面、光影等,对物体形象进行塑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针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朴素表现的绘画样式。是进一步培养和训练绘画者造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重要手段。而具有高水平的素描艺术作品同样是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创作情感载体的特殊表达方式,是立足于物象独有的神韵特点与意趣的表达,是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

1.2 设计素描的内涵及特点

设计素描与传统基础素描有所区别,主要是通过比例尺度、透视的规律、三维空间的观念以及物象形体内部的结构进行剖析进而表现出来的全新视觉传达与造型手法。通过设计素描表现,可以让物体的外部特征更加明朗化、秩序化、本质化和空间展示化,让画面通过特殊“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

设计素描这样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将传统素描与现代素描的表现理念相融合,从对世界万物本质的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而为后期的设计而服务的一种基础造型方式。在整个设计表现上,不仅能够为设计草图而准备,而且还能够为设计创新而表现,具有极强的壮观色彩,同时也能展现出明确的目的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1.3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性

在传统素描表现上,主要是通过感性逐渐向理性过渡的阶段,而设计素描则是通过理性追求感性的发展阶段。设计素描在表现上所融入的主观因素相对较多,是一种通过逻辑表现上的“不符合”,视觉感官体验上的“符合”所表现的特殊艺术“境界”。例如:在针对人物表现的时候,可以针对人物中的某一器官进行主观处理,这种处理结果和表现往往是现实世界当中不可能存在的一种现象,而绘画者却通过自身的主观意向将其表现出来。这样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和思维,主要就是为了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创造力进行提升,进而为后期的设计、创作打下基础。传统的素描则是对现实生活当中所存在的事物进行如实反映,机械化的塑造和表现。而这些,可以说是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之间最根本的差异性。

2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现状

2.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较弱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对刚进入校园之后,在学习素描专业课程的时候,存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较弱的情况,探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这些差异性又会导致不同的学生出现不同的困境,从而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因素也就有所不同,以下,笔者将学生情况分为较普遍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其次,是有素描基础的学生。

a)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由于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及专业特点,素描课程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来进行授课,而且课程安排大多是在学生刚入校的第一学期就开始进行学习,但是由于整个素描课程的时间较短,这些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很难在短暂的时间当中掌握素描表现的技巧和技能,如果课程安排稍微快一些,那么这部分的学生,在还没掌握前面课程知识和技巧的时候,则会对素描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

b)有素描基础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之前参加过相应的美术升学考试,对素描基础课程也有一段时间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的时候,进一步学习基础素描的时候,由于在课程之前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并且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发现现在所学习的素描课程和之前所学的知识一样,深入学习的耐心和学习的热情也会瞬间泯灭,在自我意识当中已经觉得这些知识是自己已经掌握的,所以很难耐下自己的性子更深入的进行学习和探讨,认为只要完成课堂作业就达到了最终的学习目的。

2.2 教育教学这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有待提升

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许多课程教学者依旧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素描课程教学。大多数的教学者认为,在进行素描课程教学的时候,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这种教学观念还依旧存在对传统素描教学的思想之上,由此,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仅仅只是注重对自然物的外部造型为主,很难与后期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有所联系。

其次,教学观念上的滞后导致教学方法不够科学。许多高职院校当中,虽然在学校的设备和仪器上随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由于教育教学这在思想观念上的传统性,导致了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建筑装饰设计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育教学上以石膏几何体、静物、人像的临摹和写生为主,教学手段上是通过以画带讲,然后再练的环节进行。在理论讲解上以透视、明暗为主,将示范的素描画展现到学生的面前,然后按照相应的步骤对整个画面的绘画过程和顺序进行演示或者讲解,最后由学生按照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练习。在练习当中对学生的绘画画面进行修改,如果有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育教学者大都会进行指点,甚至亲自上针对画面进行修改,使得画面得以完善。

3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中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相互转换

3.1 将目的和思维观念之间进行转换,提升学生的兴趣

在高职建筑装饰的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中,对教学的目的和培养的思维观念进行转换,传统的素描课程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造型表现,而设计素描则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培养中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自身头脑和潜意识当中的一些形形色色的理念构思出来,并且在画面表现当中进行提现。而这些内容的表现,需要运用传统素描练习做基础,在教学中不断增强传统素描针对现实场景中的无形形体进行联系,然后再结合设计素描当中的添加、删除等修改和处理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中的变化。并利用二者的相互转换,让学生在素描联系的时候能够重新定位对事物形体的认识以及创造、想想,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进行构思,而是从多方位的理解物体,由表及里,生动而又形象的创新并且塑造物体,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找寻能够适应于自己创作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对素描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2 在塑造方法与作画步骤间进行转换,提升学生的绘画品质

在传统素描课程教学当中,作画的步骤主要是通过掌握绘画的不同环节,对画面进行逐步深入,让学生能够在了解绘画全过程的基础之上,对素描创作方法和创作要领进行掌握;而在设计素描当中,绘画表现要从观察入手,在针对绘画之前的,需要要求学生以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观察,然后针对所观察的角度、光线等因素的不同,对同一物体产生不同的感受,并运用自我观察出来的内容和感受对物体进行刻画,由此可见,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是以一种集中观察和思考来对物体进行塑形的特殊设计活动。这样一来,对于传统的素描课程所教授的塑造方法和作画步骤与设计素描中的塑造方法和作画步骤都有着自身所独有的特点,此时的课程教学者,可以将二者不同的特点进行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素描表现中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绘画品质,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在绘画中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便于在基础技能的提升上,深入提升素描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将视觉表现与身心体验进行更有效的结合。

3.3 在空间观念与细节处理上进行转换,提升作品的视觉美感

传统素描注重画面的视觉形象效果,这也是对整个作品好坏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而设计素描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注重对物体形体结构进行理解,注重的是形体结构是否正确,这是对设计素描画面效果予以评判的重要标准。综合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在建筑装饰专业的基础素描课程驯良上,学生不仅仅需要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传统素描的优势,而且还需要有机的将涉及素描的相关理念进行结合,依据素描基础所服务的西乡的不同,侧重的去引导学生对造型基础的训练,进而深化绘画作品以及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提升和发展,让学生在基础训练的同时,能够注重对物体空间形态的塑造和细节的处理,进而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具视觉美感和深厚的灵魂内涵。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建饰专业基础素描课程教学而言,教学者应当在深入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性的同时,有效的结合二者的特点,将这两种不同的理念相互融合,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基础素描课程在发展中能够与整个专业未来的教学相适应,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性专业技能。

猜你喜欢

素描装饰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鲤鱼旗装饰坠
武汉素描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素描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