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01-07谢红
谢红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入侵人体引起的疾病[1]。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以胸痛、呼吸窘迫、反复干咳为主要症状。起病急, 传变快, 得病周期长, 容易重复发作, 较难康复。长时间反复治疗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压力, 患者则更容易出现消沉情绪, 对治疗产生影响[2,3]。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模式, 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调整好患者的心态, 提高疾病的康复率。本次研究以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本院收治的101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本院收治的101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护理组(52 例)与常规组(49 例)。护理组男37 例, 女15 例, 平均年龄(34.54±1.25)岁;常规组男30 例, 女19 例, 平均年龄(34.16±1.0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②无其他重大疾病。③首次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④无相关家族遗传病史。
1. 2. 2 排除标准
①有精神方面疾病且影响沟通者。②有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③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者。④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 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者。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常规组
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干预, 管床护师为患者讲解入院后日常事项以及需要了解的有关结核病的相关常识, 给予患者适当鼓励, 使患者重拾与疾病抗争的决心。
1. 3. 2 护理组
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具体方案如下:①参考相关资料, 结合本院护理工作具体内容,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②入院当天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生、管床护士、病房的各项制度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并随时观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教育的普及。③协助患者完成入院后相关手续, 讲解入院后的检查项目, 协助完成各项检查。指导患者正确用药。④服用抗结核药物前, 介绍结核性胸膜炎的基本病情、治疗方法、疾病发生发展走向、治疗原则、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心理情况给予疏导。⑤服用抗结核药物后, 加强基础监护, 指导患者增加户外运动。关注患者恢复状况。⑥出院当天, 需全程陪护, 说明出院后的用药方法、回检时间, 为患者提前准备出院医嘱。⑦出院14 d后跟踪随访, 了解患者出院后在家康复治疗和服药后是否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发生。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护理后综合情况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评分标准设为100 分是最优)、治疗依从性评分(评分标准设为100 分是最优)以及住院时间。
1. 4. 2 护理后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显著有效:患者胸痛症状不再出现, 胸腔积液吸收良好, 胸膜增厚现象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胸痛症状显著缓解, 胸腔积液吸收率>80%;无效:患者胸痛症状未缓解, 甚至出现恶化趋势, 胸腔积液吸收率低。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3 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 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89.67±1.66)分、治疗依从性评分(90.56±2.66)分均高于常规组的(60.12±2.01)、(50.14±2.6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住院时间(14.36±1.66)d 短于常规组的(24.62±1.3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
护理组显著有效30 例、有效20 例、无效2 例, 总有效率为96.15%(50/52);常规组显著有效22 例、有效10 例、无效17 例, 总有效率为65.31%(32/49)。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满意30 例、一般满意20 例和不满意2 例, 护理满意度为96.15%(50/52);常规组满意20 例、一般满意15 例和不满意14 例, 护理满意度为71.43%(35/49)。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得病周期长, 容易重复发作, 较难康复,是临床较常见的胸膜腔疾病[4],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怕冷、身体多汗、易疲劳、不思饮食。胸痛、干咳和呼吸窘迫等症状也相继出现, 体位转动时干咳更加明显。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和发绀。因胸腔积液渗出过多而使患者感到肺部组织有压力, 易造成呼吸窘迫[5]。因此, 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过程中, 需要医生及时下达医嘱, 护理人员及时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从而全面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临床护理是一种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模式的一种方式, 是一种新型的标准化护理方式,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根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 为同类疾病患者制定科学与规范的护理流程方案, 避免护理项目的遗漏, 同时减少了护理书面记录时间, 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以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6-8]。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案, 以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调整好患者心态, 提高疾病的康复率。
本次研究表明, 护理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 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经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 能够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预防了因患者不良习惯导致疾病复发。
综上所述,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能有效避免护理工作中的疏忽, 同时能够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检查, 使患者更加配合医师的治疗, 进而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