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

2019-08-16钟木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传染病医疗机构报告

钟木波

重大传染疾病对社会安稳及人们生命健康均造成巨大危害,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重大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一贯有极高的重视度。疫情监测是当前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主要方法, 其是指对人、动物及植物中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的方法[1]。在传染病发生时, 疫情监测通过准确、及时收集、分析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 可以保证各级人员尽快掌握、了解疫情, 对快速制定并实施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科研人员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预防并控制疾病流行, 是疫情监测的根本目的。在互联网广泛运用及快速发展下, 疫情监测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疫情监测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疫情监测效率及效果[2]。本文将对2016 年4 月~2017 年3 月加强疫情监测前和2017 年4 月~2018 年3 月加强疫情监测后本地区均有疫情发生的40 所医疗机构进行研究, 分析存在的问题, 实施全面化的疫情监测, 取得了满意的疫情防控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地区2016 年4 月~2017 年3 月加强疫情监测前和2017 年4 月~2018 年3 月加强疫情监测后均有疫情发生的40 所医疗机构进行研究, 其中县级医院2所 、民营医院2所、乡镇卫医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个体诊所10 所、卫生室10 所。

1. 2 方法

收集并分析40 所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相关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全方位分析、总结, 针对存在的问题统一制定疫情监测实施办法, 优化具体实施内容, 具体如下。

1. 2. 1 及时报告

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周及每月都要导出国家疫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数据, 并且对导出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提取关键信息, 处理后通告给各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机构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市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1. 2. 2 定期汇总

各级医疗机构定期汇总并分析所辖区域内法定的重大传染病报告, 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市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对下级医疗机构上报的疑似或者确诊的疫情或者聚集性病例要快速进行调查研究, 并及时采取隔离、综合防治等措施控制疫情, 并对疫情处理结果跟踪报告。

1. 2. 3 建立信息化疫情监测体系

传染病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突发事件, 往往涉及到群众健康及利益, 且具有公众关注性,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疫情, 运用疫情监测, 正确引导与科学处理, 可为疫情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可组建媒体疫情小组, 制定出疫情监测体系及规范, 运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 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社交媒体共同开展动态化监测, 向社会各界、各级领导、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全面及实时精准的疫情信息, 并预测疫情走向, 提出关键对策等。

1. 3 观察指标

比较40 所医疗机构疫情监测前后重大疫情报告率、诊断至医院报告及时率、传染病报告填写完整率、传染病报告填写准确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疫情监测后, 重大传染病报告率97.5%、诊断至医院报告及时率95.0%、传染病报告填写完整率92.5%、传染病报告填写准确率92.5%均高于疫情监测前的72.5%、57.5%、70.0%、62.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0 所医疗机构疫情监测前后疫情防控效果比较[n(%)]

3 讨论

医院是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阵地, 但是当前医院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上仍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很多医院没有配备充足的、专门的疫情管理人员, 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医院消毒感染管理科室, 并且医院消毒感染人员配备上不够合理[3]。很多医院虽然配备了护理人员, 但是缺少临床医生, 感染人员仅能参与一般消毒监测、感染情况调查, 日常工作仅是应对上级检查, 在临床感染诊断治疗、耐药性合理使用等方面没有能力参与, 且难以对医院感染项目评估、研究, 由此, 难以引起院方重视[4]。②疫情管理的设备、技术等落后, 缺乏独立检验科室, 仅凭借经验汇总, 传统手工处理方式, 工作效率不高。③各级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意识、院内感染意识薄弱, 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 消毒隔离措施意识及知识欠缺。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疫情管理的效率及效果, 影响到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规范化开展[5]。

此次通过实施全面的疫情监测, 强化疫情信息收集与统计, 并加强与市疾病防控中心的联动, 及时下达疫情管理要求, 并及时反馈疫情管理报告, 通过这种实时联动, 使疫情管理的相关办法、措施得以快速落实、实施[6,7]。并且各级医疗机构实施跟踪、调查管辖区域重大传染病发生、发展情况, 并及时控制、处理、上报。最后, 实施疫情监测, 发挥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收集、发布方面的作用, 互动性更强、表达更加便捷及快速, 信息更加多元化, 对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上发挥重要作用[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疫情监测后, 重大传染病报告率97.5%、诊断至医院报告及时率95.0%、传染病报告填写完整率92.5%、传染病报告填写准确率92.5%均高于疫情监测前的72.5%、57.5%、70.0%、62.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要进一步对医院现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不断改进并优化疫情管理设备、技术, 配备充足的疫情管理人员, 成立专门的疫情管理科室, 优化科学的配置医院消毒感染人员, 扩宽工作领域, 在感染项目评估及研究上有所建树[11-14]。最后, 通过教育、培训等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与院内感染意识, 从源头上控制传染疾病发生及发展。

综上所述, 疫情监测的实施可有效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效率及效果, 进一步规范、优化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式方法, 使重大传染病发生、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传染病医疗机构报告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报告
报告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