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状况观察与分析

2019-08-16陈梅连邹晓红谢图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肌力

陈梅连 邹晓红 谢图强

当前, 伴随二胎政策全面开放, 再生育对于女性盆底肌功能是否会产生更大影响、如何把握再生育妇女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最佳时机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均有待更进一步研究[1]。为此, 本研究对一组产后42 d、经门诊接受健康检查者进行盆底肌检测和问卷调查, 并对其产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盆底肌肌力予以随诊, 比较初产妇、再生育妇女盆底肌康复情况的差异, 探查再生育妇女产后的最佳盆底肌康复时机,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门诊诊治的104 例产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产后42 d 接受健康检查者, 按照产次不同分为初产组(初产产后妇女, 52 例)与再生育组(二次分娩经产产后妇女, 52 例)。初产组年龄22~35 岁, 平均年龄(28.95±2.33)岁;分娩孕周37~42 周,平均分娩孕周(38.46±1.22)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者30 例, 剖宫产者22 例。再生育组年龄24~35 岁, 平均年龄(29.01±2.13)岁;分娩孕周38~42 周, 平均分娩孕周(38.97±1.23)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者28 例, 剖宫产者24 例。两组分娩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分娩单胎、存活儿;②既往无脊柱手术史、盆腔手术史;③既往无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史、糖尿病史;④孕期、产后未参与任何盆底肌锻炼项目;⑤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临床数据不完整;②分娩≥3 次;③血尿、B 超等检查结果显示对研究有影响;④同时参与其他研究。

1. 3 方法

应用自拟的信息调查问卷, 在预检时发给每一例产后妇女, 由其填写产后妇女体质量、身高、生育史、既往史和联系方式等, 并在分娩记录电子档案中进行核实。安排专人负责产后妇女妇科检查、盆底肌功能检查。指导产后妇女在产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时定期来院进行免费盆底肌功能复诊, 对产后四个阶段(产后42 d、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进行手法肌力测试检测盆底肌力, 掌握其盆底肌受损情况, 比较初两组产后42 d 及产后3、6、12 个月盆底肌受损情况的差异。

1. 4 盆地肌受损情况判定标准

应用手法肌力测试方式,检测两组产妇盆底Ⅰ类肌、Ⅱ类肌的肌力, 以产后妇女盆底肌肉收缩强度、持续时间作为检测标准:①Ⅰ类肌纤维收缩力:盆底肌肌纤维无收缩, 为0 级;肌纤维轻微颤动, 持续1 s,为Ⅰ级;肌纤维不完全收缩, 持续2 s, 为Ⅱ级;肌纤维完全收缩, 无抵抗, 并持续3 s, 为Ⅲ级;肌纤维完全收缩, 有轻微抵抗, 且持续4 s, 为Ⅳ级;肌纤维完全收缩, 持续抵抗, 持续≥5 s, 为Ⅴ级。②Ⅱ类肌纤维收缩力:完全收缩6 s 内, 完成次数为0, 肌力为0 级, 完成1 次, 为Ⅰ级, 依此类推, 完成≥5 次者为Ⅴ级。将肌力为0~Ⅱ级者, 定义为肌力受损, 而盆底肌力≥Ⅲ级者, 为盆底肌康复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初产组产后42 d 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受损率46.15%明显高于再生育组的2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组产后42 d、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盆底肌Ⅱ类肌纤维受损率及产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受损率分别为28.85%、21.15%、15.38%、13.46%及25.00%、19.23%、13.46%, 与再生育组的17.31%、13.46%、11.54%、11.54%及13.46%、11.54%、1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点的盆底肌力受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作为一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的病症, 现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受重视的一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研究证明, 妊娠、分娩所致造成盆底组织损伤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产后为预防本病的重要阶段、关键时机[2,3]。先前已有相关课题组研究人员发现,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和盆底肌收缩力削弱有关, 盆腔脏器脱垂与Ⅰ类肌纤维收缩力下降相关, 产后尿失禁和Ⅱ类肌纤维收缩力下降相关[4]。因此,盆底肌力量、耐力检测可作为评估产后盆底功能的一项实用而客观的指标[5,6]。

鉴于此, 在本次研究中根据盆底肌力量、耐力检测指标判定初产、再生育产后妇女产后42 d、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受损率, 结果提示:初产组产后42 d 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受损率46.15%明显高于再生育组的2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组产后42 d、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盆底肌Ⅱ类肌纤维受损率及产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受损率分别为28.85%、21.15%、15.38%、13.46%及25.00%、19.23%、13.46%, 与再生育组的17.31%、13.46%、11.54%、11.54%及13.46%、11.54%、1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初产产后妇女在产后42 d 的Ⅰ类肌纤维收缩力受损严重, 其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相对严重, 而再生育妇女上述情况则比较轻微。此外, 从结果数据可知, 初产组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受损率从产后3~12 个月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而再生育组则无明显变化, 可见再生育妇女产后3~12 个月期间的恢复较慢, 应重视这一点, 并积极予以康复干预。

综上所述, 初产对于盆底Ⅰ类肌纤维造成的近期损伤较大, 再生育妇女盆底肌恢复过程相对迟缓, 应重视再生育妇女产后6 个月内的盆底肌康复情况, 研究结果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