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P 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效果
2019-08-16刘莎莎
刘莎莎
老年性白内障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指机体中出现的晶状体浑浊, 随着患者年龄的上升, 发病几率显著上升。该疾病发病因素与代谢、遗传、生活环境等具有密切联系[1,2]。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增强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 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保证治疗效果[3,4]。本文研究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5 月~2017 年5 月收治的88 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 例, 女20 例;年龄60~82 岁, 平均年龄(70.38±8.4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1 例;年龄61~85 岁, 平均年龄(70.62±8.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控制患者饮食、指导患者术后恢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包括:①入院第1 天, 护理人员应使用亲切友好的态度接待患者及家属, 指导患者实施各项术前检查,向患者讲解医院的正规性与专业性, 告知患者白内障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提升患者信任感, 树立患者治疗信心。②入院第2 天,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提前进行准备, 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术中不良反应, 遵照医生嘱咐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前, 患者易产生不稳定、害怕、紧张等情绪, 影响手术效果。护理人员应建立护患之间良好的关系, 提前将手术内容等向患者进行讲解, 耐心解答患者各种疑问, 保证患者心态良好, 保证治疗效果。③入院第3 天,术前保持患者正确姿势, 降低患者手术时间。术前调整手术仪器, 为保证患者不出现感染现象, 应对手术室进行杀菌处理。麻醉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使用各种措施增强患者安全感。术中护理人员应重点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情况, 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④入院第4 天,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术后眼部进行清洁与保护, 防止重复感染, 并对患者眼睛部位进行定期的观察记录, 查看有无分泌物、杂质、红肿等,如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其进行处理。指导患者用药, 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 指导患者对于症状的判断方法, 术后康复期内, 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焦躁等心理。⑤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 检查患者实际康复状况。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护理的有关内容, 提供设备及药物方便患者在家护理。嘱咐患者定期检查, 日常注意眼部的保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进行眼部恢复训练, 促进患者眼睛快速恢复健康。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及并发症发生(包括失明、色素性角膜炎、青光眼)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比较[n(%)]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青光眼1 例(2.27%), 色素性角膜炎1 例(2.27%), 失明0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发生青光眼3 例(6.82%), 色素性角膜炎3 例(6.82%), 失明2 例(4.55%), 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 P=0.044<0.05)。
3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指中老年以后产生的晶状体浑浊, 随着年龄的上升, 发生老年性白内障的几率明显上升。出现白内障疾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遗传、衰老、抗生素、葡萄糖代谢异常等[5-7]。临床上针对患者老年性白内障疾病通常使用手术治疗方式, 但因为老年群体患者具有特殊性, 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疾病或者其他疾病, 增加手术风险,且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对其实施有效护理, 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指针对医学原则, 顺序性、条理性地对患者检查、治疗、护理等进行安排, 并对医疗工作流程进行科学设计。临床护理路径可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节点及职责进行明确, 逐步进行制定护理计划。该护理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 可有效节约医院资源[8-10]。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 能够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心理状态, 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帮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由临时护理路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并制定针对性的医生执行表格、护理人员执行表格、患者执行表格等, 可保证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被严格实施。术后,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指导患者与该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 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青光眼1 例(2.27%), 色素性角膜炎1 例(2.27%), 失明0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发生青光眼3 例(6.82%),色素性角膜炎3 例(6.82%), 失明2 例(4.55%), 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 P=0.044<0.05)。说明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视力水平,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对患者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