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茶文化对比研究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茶具饮茶中俄

万 锐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830000)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俄关系也不断深化,双方在多领域均有合作,从经济贸易等领域拓展到语言文化等人文领域,而茶文化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被称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俄罗斯与中国相邻,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俄罗斯的茶文化的发展。俄罗斯的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却也具有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特色,成为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丰富两国的文化内容。在中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大背景下,加强中俄茶文化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中俄两国的文化,还有助于推进今后中俄两国茶文化的交流。

1.2 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搜索发现目前国内研究中俄茶文化对比研究的不多,分类方式及研究重点有所不同。中俄两国茶文化各具特色,研究两国茶文化的异同,有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两国文化的合作与发展。

白金杰的《中俄茶文化差异比较谈》中从中俄饮茶理念、饮茶方式、茶具及茶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对比,通过表层的物质文化,深入思考中俄茶文化形成背景与民族思维的差异。刘海平在《中俄茶文化对比——解读中俄茶文化物质与精神内涵》中介绍了中俄两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物质层面的异同、精神层面反映出的民族性,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对比。田娜在《中俄茶文化对比研究》中介绍了茶和茶文化的概况、中俄茶文化共性的研究、中俄茶文化差异的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中俄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尚不多见,且只侧重于罗列两国饮茶方式、茶具茶炊、茶的品种等,并未进行异同点比较及原因分析。所以本文就中俄两国茶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进行对比,以期为中俄文化沟通和交流提供一些参考。

2 中国茶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

2.1 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的部分,包括与茶业有关的人类各种方式饮茶的精神内涵。所以一般认为,茶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本文从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方面来探究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及原因。

2.2 中俄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迄今为止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传说中神农氏为给黎明百姓治病,尝遍世间草药,幸而有茶解毒,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茶。茶文化启蒙于三国前,但是茶文化正式形成于唐代。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中曾提到:“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可见唐代时饮茶之风逐渐盛行,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还在待客方式上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时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时曲艺进入茶馆。茶文化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文化开始迅速发展,直到现在中国的餐馆里还是保留着客到上茶的习俗。总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同样展现出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中国这种嗜茶成风之国情,早已影响了邻国俄罗斯,也为其他国家人民增添了不少乐趣。据有关史料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俄国使者收到蒙古可汗送的回礼——4普特的茶,从此茶传入俄罗斯的国土。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茶叶的热度一度攀升,莫斯科的商人们开始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但是,由于中国与莫斯科距离较远,茶叶运输困难,所以数量有限。因此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随着俄国经济的发展,饮茶之风逐渐在俄罗斯盛行起来,茶成为了俄罗斯人的日常饮品,销量剧增,仅1915年,我国对俄国出口茶叶就是7.03吨,占我国出口茶叶总量的65%。由此可见,俄罗斯的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在俄罗斯家喻户晓。

3 中俄茶文化对比

3.1 物质文化

3.1.1 饮茶的品种

1)中国饮茶的品种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茶叶从最初的药用、食用到饮用,不仅在功用内容上逐渐演变,在制作和加工工艺上也不断进化和演变。中国茶的种类众多,目前中国的基本茶类可分为: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青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六大类之下又分为品种小门类,如六安瓜片、大红袍、毛峰、铁观音等,数量之大,种类之全,是中国茶文化全面普及的重要标志。从种类上来说中国人喜好喝绿茶、花茶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喝绿茶,主要是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绿茶清淡的味道给人一种淡泊名利、摆脱凡尘束缚的感觉,更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而花茶多为女性饮用,认为花茶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2)俄罗斯茶的品种

茶自从走进俄罗斯人的生活中后,就一直备受欢迎,但是俄罗斯受气候、经济、土壤环境的影响,品种比较单一。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俄罗斯人常饮红茶(чёрный чай)。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茶叶的消费总量明显增加,其中红茶的消费量最大,占茶叶总量的78%。红茶在俄语是“чёрный чай”,直译为黑茶,这种深色的茶饮似乎能在寒冷漫长的冬天给俄罗斯人以更多的温暖。在俄罗斯民间还流传着一种加蜜的甜茶——чай с мёдом。相比中国人喜欢茶的原味来说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所以在常常在茶中放入糖、蜂蜜等。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也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用“Спасибо за чай-сахар”(直译谢谢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

3.1.2 饮茶方式

1)中国饮茶方式

我国是最早开始利用茶的国家,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百姓中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隋唐时期,饮茶方式多为煮茶。宋代时期,盛行点茶法,煮茶方式由煮茶变成了用开水冲调。元明时期,茶叶的种类改成了条形绿茶,因此饮茶方式改为全叶冲泡。至此,泡茶的方式虽略有差异,但仍与当时一般无二。

2)俄罗斯饮茶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俄罗斯人对饮茶的重视 也体现在谚语中:“Чай на росси никто не подавился”(在俄罗斯茶是消愁解闷的好东西。)俄罗斯传统的饮茶方式同中国不太一样,第一步:先将茶壶在开水中烫热,然后晾干。第二步:往茶壶中放入茶叶,然后开水冲泡并放在茶炊壶上加热5分钟,此时茶壶中的茶水已经是浓茶。第三步:茶叶泡好以后先往杯中倒半杯茶水,再从茶炊中往杯中倒入适量白开水,将茶水冲淡再喝。最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俄罗斯人眼中茶叶通常只泡一次,用毕倒掉重泡。

3.1.3 茶具的发生与发展

1)中国茶具的发生与发展

西汉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语,此为茶具之始见于文字。在唐代之前,茶具与食具仍难细分,虽然饮茶习性已经养成,但还未出现专门的茶文化。在《茶经·四之器》开列二十多种茶具中,有“碗”、“盂”等,亦当时盛汤浆或者事物之器具。唐代人们开始注重茶叶加工的技艺,注重饮茶的情趣,从而形成了一整套茶具,并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增强人们的感官享受。宋代茶具的主要变化是煎水的用具变成了茶瓶,但是喜用黑釉盏,因为其他色泽的瓷,看不出茶的特色。“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此诗形容了茶叶被热水冲成茶汤时泛出了点点鲜白色的光泽。这正是宋人斗茶所追求的美学特征。清代时茶具中的紫砂壶逐渐兴起,其良好的特性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代工艺的发展使人们在茶具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考虑,通用的制作材料有瓷器、陶器、玻璃和塑料等。在选择茶具时,多用什么茶叶配什么茶具的方法来选择适合的茶具。

2)俄罗斯茶具的发生与发展

讲到俄罗斯茶具的发生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俄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俄罗斯人爱用茶炊(самовар)煮茶,茶炊在俄罗斯茶炊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饮茶工具。在俄罗斯“Русский самовар”不止被称为俄罗斯茶炊,也被成为俄式饮茶法,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和尊崇。

俄罗斯的茶炊出现于18世纪,与俄罗斯工业化进程密不可分。在当时,有两种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壶型茶炊和炉灶型茶炊。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于煮茶,而炉灶型茶炊中不仅有用来盛放燃料的格子,还可以煮茶烧水等,功能更加广泛。所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去旅游,只要可以找到燃料的地方,人们就会选择带上炉灶型茶炊,享受与家人朋友野餐后饮茶的惬意时光。难怪有谚语说:“Где есть чай,там и подельюрай.”( 只要有茶喝,树下也天堂。)在现代俄罗斯人的家庭生活中有的人家中依然还有茶炊,但是大多用的是电茶炊。其主要用途也不是用来加热茶水保温,而是单一的烧开水。每逢隆重的节日,俄罗斯人还是会把造型精致的茶炊摆上餐桌,一家人则“пить чай за самоваром”(围着茶炊饮茶),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3.2 精神文化

3.2.1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1)中国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茶可以修身养性:在茶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使得茶的背后产生了文化精髓——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曾有学者提出将中国的茶道精神归纳为四点:“廉”、“美”、“和”、“静”,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更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在茶事活动中形成符合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中国人对于茶文化的理解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彰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茶道中有许多符合中国人价值观的文化理念,如“理”、“敬”、“融”、“清”等,同时将“和合”的思想贯彻在茶道中。自古以来,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文化为主题举办多种活动,如唐代时的茶百戏、宋代时斗茶到一直延续至今的茶会,无一不体现茶文化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俄罗斯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俄罗斯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茶更多的内涵,使俄语里的“茶”(чай)一词有了更多的意义。“茶”是时间的象征。在俄罗斯茶与时间的表示密不可分,用茶表示时间概念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茶前(передчаем)”、“茶后(послечая)”、“喝茶时(вовремячая)”、“快到喝茶的时候(скоровремячая)”这样一说,俄罗斯人自然就明白事情发生的时间了。

“茶”是沟通的媒介。在俄罗斯,如果你想跟别人搭讪,并且商谈事情,大可以采用一起喝杯茶这样友好的方式。热情好客的俄罗斯人常以“пригласить(звать)начай(начашкучая)”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如果想要留住客人,大可以说:“Самовар кипит— уходить не велит.”(茶炊开了,不要走了。)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

—Как бы нам уладить это дело?—Да,как,пригласите его на чай.

—Выпий с ним вместе чашку чаю и всё будет решино.

所以在俄罗斯,主人常常用茶来招待客人,如果主人因为一时疏忽忘记用茶招待客人,客人将会认为自己不受欢迎。

在俄罗斯民间,茶文化常常同商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常把小费叫做“на чай”(给茶钱),例如:“Извозчик получив на чай,погромых ивая бубенчиками,уехал содвора,и стало совершенно тихо”(马车夫拿到了小费就把铃铛弄的当当响,赶着车子走了,接着院子里一片沉静)。(Л.Тост.воскресение)对于经商的人而言,茶成为了商业谈判中的润滑剂,如果买卖双方没有达成协议,那么一方对另外 一 方 建 议 :“Ну ладно,поидем выпить чаю и может быть соидемся.”(好吧,我们喝杯茶后,也许能继续)买卖有时候竟然就谈成了。

3.2.2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

1)中国茶文化与文学艺术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关茶事文学艺术也已经渗透到了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历史上的茶文化也大多以意识形态为主,在文学上也有许多著名的茶诗,如陆游的《雪后煎茶》:“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等,体现出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茶的喜爱。在中国不仅有数量众多茶诗,还有对仗工整的茶联,如四川青城山的常道观联“云带钟声采茶去,月移塔影啜茗来。”茶画也是茶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明代时文征明所作《惠山茶会图》,图中文人雅士结伴畅游惠山,以茶会友、品茶畅谈、吟诗作对,是明代时茶文化的生动写照。无论是茶诗还是茶联、茶画,都为茶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一页,使更多的爱茶人士获得更多享受。

2)俄罗斯茶文化与文学艺术

虽然饮茶之风在十九世纪才在俄国盛行,但是茶文化却早已融入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体现在文学艺术中,打造出独具俄罗斯特色的茶文化。在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也多次反映了俄罗斯的茶文化。

在俄语中有许多谚语和俗语都是由“чай(茶)”构成的,可见茶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Чай не пить,так на светене жить.(不喝茶就不能生存。)”、“за чаем не скучаем——по семь чашек выпиваем.(每饮七杯茶,生活不寂寞。)”、“Чай крепче,если он с добрым другом раздерен.(与好友一起饮茶时,茶味更浓香。)”“Чай пить—не дрова рубить.”(直译:喝茶不是砍柴。指喝茶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这些谚语和俗语从含义上来说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对茶的认可和赞美。此外俄罗斯的小说、民间故事等都有茶文化的踪迹,并且对茶都是赞誉有加。

3.2.3 茶文化与民族性格

中国人长期接受儒、佛、道文化的熏陶,所以中国人的性格往往是谦虚而随和。佛教在茶的清苦中感受清修的寓意,在茶宴上礼佛参禅;道家在茶的余香中感受清静无为,遁世遁空;儒家在品茗之间以茶喻理、积极入世。三者看起来不相关,实际上其中都是相融相通、互相补充的,都使人在饮茶中感受清净自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俄罗斯人的性格与中国人的性格有共通之处,同样积极乐观、热情好客,通过以茶会友的方式,增进人际关系,塑造出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所以俄罗斯人性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从中国传入到俄国的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通过对中俄两国茶文化对比,反映出两国人民崇尚自由、积极向上民族性格,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繁荣、进步的民族。

3.3 中俄茶文化异同点分析

中俄茶文化中的相同点在于: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茶文化具有同源性和同宗性。俄罗斯的茶来自中国,茶文化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所以,俄罗斯的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具有许多相同点。俄语词汇чай(茶),译音来自汉语。除此之外,还派生出很多语汇,如:чайник(茶壶)、чашка(茶碗)、чайная(茶馆)等等。

第二、在中俄茶文化中都将饮茶作为交际的工具,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以茶待客、以茶会友早已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交际方式。

第三、中俄两国茶文化中国和俄罗斯的茶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民族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人们在“茶道”和“茶艺”中寻求宁静祥和,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中国茶文化传入俄罗斯之后,也对俄罗斯的社会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俄罗斯人身上也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

虽然中俄两国的茶文化在起源和内涵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随着地理环境、种族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中俄茶文化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第一、在饮茶品种方面,中国茶叶品种种类众多、俄罗斯茶叶品种种类单一;中国人喜欢喝绿茶,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而且中国人饮茶时往往不再吃其他的东西,但是俄罗斯人在饮茶时常常配有糕点 、巧 克 力 、糖 果 等 。 在 俄 罗 斯 人 们 常 说 :“Чай с хлебом подкрепили наши силы.”(喝茶吃面包增加了我们的体力。)就饮茶的味道而言,中国人更喜欢茶的清香原味,而俄罗斯人喜欢加了甜料的糖茶。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所以俄罗人在饮食结构中往往喜欢选择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来增加热量,因此更喜欢喜欢甜茶,也更喜欢配餐。

另外这也与两国人民饮食思维的不同有关,中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叠加了道、儒、释的相关理念,使得茶在中国蕴意丰厚。中国受《易经》、《老子》的影响,使中国人对生活常持辩证思维,加上佛教所言之“苦谛”说(即“世界上重视一切皆苦,人生无事不苦。”)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人生观——在苦中感受甘甜。但是俄罗斯人则不同,天性乐观的俄罗斯人更喜欢在甜蜜中感受生活的幸福,用茶的甜蜜忘记生活的磨难。

第二、在饮茶方式上也大有不同,中国人民习惯在杯中放入茶叶再进行冲泡饮用,而俄罗斯人民习惯在茶炊中煮好浓茶,再倒入杯中,并用白开水冲淡饮用。且中国人泡茶可以反复冲泡,甚至可以喝一天,但是在俄罗斯通常茶只泡一遍,不会再冲泡第二遍。俄罗斯人认为只有统一在茶炊中泡好茶再分给客人,才是公平的。

第三、茶具作为茶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从茶具的看中俄两国的茶具都是种类繁多,造型优美,但是中国人偏好使用陶瓷茶具,如龙泉青瓷、德化白瓷等都是深受大家喜爱。而俄罗斯人更喜欢用一种造型精美的铜制茶炊,俄罗斯手工艺者在钢铁上雕刻美丽的花纹,使得俄罗斯器皿实用而华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器以载道”、“器以藏礼”之说,无论是青铜器,还是瓷器都是中国庙宇、祠堂里的重器。以瓷器载茶之道,体现出中国人高雅的生活情趣。俄罗斯人用钢铁铜器造出精美的茶炊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的标志,是苏联经济的烙印。

中俄两国茶文化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有差别,在精神文化方面也有差别。从精神文化方面分析:

第一、两国人民虽然都将饮茶当做是每日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是就饮茶功能来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或者消遣、待客;俄罗斯人喝茶则常常为二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二餐中之一餐。与此同时俄罗斯人把饮茶也当成一种交际方式,与其他人饮茶时互相交流,独自饮茶时则与自己交流。

第二、在两国的文学作品中都曾出现茶文化的印记,但是中国的文学作品的茶文化往往表示多是饮茶的意境,常与自然山水相配,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对人生的升华。俄罗斯的茶文化多表示饮茶的功能,常与交往交流相配。俄罗斯人用茶来款待贵客,表尊敬与欢迎之情。这与中国人上千年积淀的茶文化深受儒、道、佛文化的影响有关,饮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与精神追求。中国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氛围和情趣,体现人文精神。而俄罗斯人更喜欢将用饮茶代替餐食、同时也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体现其热情积极的民族性格。

4 结语

茶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精神世界几千年的沉淀。随着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的沟通交流,茶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不可缺少的饮品,茶文化更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茶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又与中国茶文化有相同之处,从分析两国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茶文化在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异同,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两国茶文化的发展状况。从中我们看到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在俄罗斯传播后也展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但是,无论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俄罗斯的茶文化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积极性的体现。

猜你喜欢

茶具饮茶中俄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冯可宾买茶具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