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流动意愿研究
2019-01-06王明炜
王明炜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边境县人口迁移、流动规模、流向及模式将对人口结构的改变产生深刻影响。黑龙江省边境县(市)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独特的民族文化、复杂的社会经济形态,该地区的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边境县(市)进行实地调查,基于黑龙江省边境县(市)的问卷调查,对人口流动意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居住状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相关政策支持、留住本地人口并吸引人才回流等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 边境县;人口流动意愿;问卷调查
Study on population mobility intention of border counties (c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a survey of 18 border counties (cities)
Wang Mingwei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150028)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population migration, flow scale, flow direction and pattern of border counties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Border counties (c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ve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unique national culture and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forms, so the population flow in this reg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yichun (cit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based on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yichun (city) questionnaire, analyze the migration intend, and based on this put forward to increas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e living conditions,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trengthen the policy support, to keep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attract talents backflow and related solutions.
[Keywords] border county; population mobilit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1 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流动意愿的现状
为了解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是否还会大量流出、流出的可能性有多大、将会流入到哪些地区、何种因素影响其流动意愿与行为、流动人口的返乡原因等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分发问卷的调查方式,对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流动意愿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抽样调查,在黑龙江省18个边境县(市)中选择典型代表,采用向所选择的不同年龄段、从事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公民发放问卷,进行初始信息的收集并通过综合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公民建议。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0份。其中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为96%。第二阶段为访谈阶段,根据不同的问卷对象,选出典型访户,进行入户访问。根据访户的现场回答代替其填写问卷。并做出详尽记录。调查问卷和访谈主要围绕公众基本情况调查:性别、民族、年龄、受教育情况、工作岗位、月收入;公众人口流动情况调查:向往的地区、人口流动意愿影响因素、现阶段人口流动政策制定是否合理、导致人口流出最重要的原因、有机会是否会离开本地、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否起到作用、减少本地人口外流的重要措施等展开调查。并且掌握公众所了解的人口流动政策;公众返乡原因;公众对人口流动的建议等。
1.1 公众样本基本情况
分析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人中234人为男性,占比47%;266人为女性,占比53%。其中汉族458人,占比92%;其他民族42人,占比8%,其中有满族、白族、回族、朝鲜族等。就样本分布情况,“30-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为31%;就文化程度分布情況,高中者居多,占27%;就工作岗位情况,农民居多,占27%;就月收入情况,3000元以下占比较多,为43%。这表明,被调查者以中年人居多,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是农民,月收入偏低。见表1。
1.2 公众人口流动情况调查
1.2.1 公众人口流动向往地区与影响因素 从调查中发现,公众向往流向社会经济发达的东、南部等地区。其中向往流向东部地区的有111人,占比23%;南部有182人,占比37%;西部有82人,占比16%;北部有82人,占比16%;中部有42人,占比8%(见图1)。与此同时,公众认为影响人口流动意愿的因素(所占比例)分别有工作机会(25%);地理环境(22%);工资薪酬(35%);亲朋好友(17%)等。
1.2.2 公众对现阶段人口流动政策评价 从调查中发现,现阶段公众对人口流动政策评价不一。见表2
1.2.3 公众样本认为导致人口流动的原因 据调查数据显示,公众认为导致人口流动最重要的原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水平差的有211人,占比42%;教育设施不够健全的有101人,占比20%;边境地区不安全不稳定的有63人,占比13%;就业机会少有120人,占比24%;其他原因有4人,占比1%。
1.2.4 公众对减少人口外流的期望 通过访谈了解到,公众针对边境县人口流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边境居民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存环境。二加快边境经济发展。提高工资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三发展边境贸易。促进边境社会经济与人口可持续发展。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户籍改革进度。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六保持边境安全稳定。七加大实施吸引人才回流政策,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
2 影响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流动意愿的因素
2.1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影响人口流动意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公众对素质教育逐渐重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于劳动者的要求也将随之严格。由于边境县(市)教育资源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无法提供优质全面的素质教育。因此公众大规模向大城市流动,以便接受优质的教育。另外,教育作为现阶段提升社会阶层的方式之一。边境县(市)较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空间。而在发达城市获取较高经济收入的同时,社会地位也获得了提升。因此高学历水平的人流出本地的可能性更高。
2.2 工作机会
根据调查可知,公众认为边境县(市)产业发展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机会少。发达城市有更好的保障体系和工作晋升机会。因此人口普遍向发达城市集中。由此可以看出,边境县(市)的人口流动,最直接的推力就是谋求更大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以此改善经济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2.3 户籍制度
户口性质也显著影响人口流动意愿。由于存在着附加于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差别。农业与城镇户口在社保、医保、就业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别待遇。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新农合、新农保等保障举措,但与满足边境县(市)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故边境县(市)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既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也是以此缩小户籍制度造成的利益差异。
3 推进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合理流动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影响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流动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从多方入手,结合现实情况,寻求边境县(市)人口流动的有效方案,运用适当的手段与方法。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大边境县(市)人力资本投资
充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黑龙江省边境县(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研究樣本表明,黑龙江省边境县(市)人口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的占59%。故政府需完善教育政策,加大经费投入。丰富教育形式,合理引导人才发展。另外,需建立多方投入机制,提升就业率。开展技能培训与劳动职业教育,丰富相关形式与内容。降低边境县(市)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其职业稳定性。并且鼓励人口创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3.2 改善边境县(市)居住状况
由上可知,社会因素对人口流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社会因素涵盖居住环境与基础设施。目前在边境县(市)的公众,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有限,大多聚居在条件简陋、生活环境较差的出租房。故政府应积极开展治理环境工作,改善生活环境。同时,公众需积极配合环境整治,增强环保意识,携手爱护环境。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聚居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不断提升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边境县(市)人口的居住状况。
3.3 完善边境县(市)社会保障体系
要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保体系,使外来人口尽快融入本地,实现共同富裕。政府需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居住条件是公众最关心之处。居住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降低迁移的概率。另外,政府需大量建设公租房。令其可享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促使其纳入基本住房保障。此外,政府部门应当为外来人口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着重解决边境县(市)在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将有助于改善边境县(市)人口流动。
3.4 加强边境县(市)相关政策支持
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协调者。应探索合理的流入地落户准入机制,提供教育、住房等方面问题的政策支持,尽力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的条件。户籍制度造成最大影响是其附带的社会福利配置措施。应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其对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限制。尤其是外来子女受教育、住房等问题。应制定并落实外来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的相关政策,给予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与当地居民子女教育平等的政策支持。具体可从以下着手:一方面,要打破城乡教育资源配备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可将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列入城市教育经费的预算之中,以实现同城孩子同城教育这一目标。另一方面,加大公立学校建设力度。对外来人口子女开放公立学校,并根据社区就近原则入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陶文庆,李俊杰.“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兴边富民行动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121-127.
[3] 张耀军,岑 俏.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4,38(05):54-71.
[4] 刘晏伶,冯 健.中国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文地理,2014,29(02): 12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