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营养学”学习体会与教学改革探讨

2019-01-06李巧芸唐家万赵玲艳

农产品加工 2019年14期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营养学营养

李巧芸,唐家万,杨 剑,赵玲艳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0 引言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食品与人体健康的一门科学,具有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并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不同生理状态下和特殊环境下人群的营养和膳食问题、营养与疾病防治、提高居民营养水平的途径、在食品加工贮藏和新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并将食品学科中的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1]。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全面学习食品营养知识,思考食品营养问题,树立正确的食品营养观念,进一步建立思维辩证能力,借助大学生自身优良的媒介属性,带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食品观念的正确转变,使人们认识到合理膳食与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营养疾病等密切相关[2-3]。为了学好“食品营养学”课程,及时掌握并消化课堂知识,从一名大四学生的角度总结了“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学习体会,并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了一些建议,供新形势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参考。

1 “食品营养学”学习体会

1.1 事先准备,善于思考

“食品营养学”涉及面比较广、内容较多,这就需要课前做好预习,防止上课的时候一头雾水,跟不上进度,以至于无法专心上课。《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也曾引用:“‘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课前多看书,大致了解教学内容。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膳食中脂肪能量所占总能量的百分值应为20%~25%,思考自己每天脂肪摄入量是否超标,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跟着教师的速度,多问“为什么?”。此外,古代的医书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学的理论基础,可以查阅《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饮膳正要》等古籍,丰富知识面。

1.2 建立框架,归纳总结,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有其独特的优点,有助于系统地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归纳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向理性变化的过程,应把知识理论和归纳法作为同一课题来进行研究[4]。例如,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的生理功能、食用来源、推荐膳食摄入量、缺乏与过量造成的伤害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异同、归纳总结,建立营养素的体系框架。总结之后要反复复习,形成记忆。没有记忆的天才,只有科学的方法才是使我们成为记忆大师的法宝[5]。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被遗忘的程度会增大,而记忆联想法可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6]。”例如,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的联想记忆:“一家写两三本书来”,即“一”(即异亮氨酸),“家”(即甲硫氨酸),“写”(即缬氨酸),“两”(即亮氨酸),“三”(即色氨酸),“本”(即苯丙氨酸),“书”(即苏氨酸),“来”(即赖氨酸),此方法比较实用,方便记忆,在学习“食品营养学”时不妨尝试。

1.3 不断实践,学以致用

理论和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主动参与专业学习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可以参加课题研究,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不断复习,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

2 教学改革的方法

据国内报道称,当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亿人。而大学生这个群体由于接受新事物快、适应性强、喜欢追求新奇时尚,已经成为手机网民中的主要力量,更容易被酷炫的智能手机所吸引,难以抵挡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的诱惑,导致部分学生深陷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7]。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到专业知识,现对“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一些探讨。

2.1 教师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现在绝大部分的教学从原来的传统书籍转变为多媒体,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从做笔记、划重点转变为拷贝PPT课件、重点拍照,这样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到知识点,更多的只是形式主义。教师可将2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扬长避短,将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以书本为辅助工具,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在讲到维生素时,利用视频小短片和照片等多媒体手段将缺乏不同维生素导致不同身体症状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再联系课本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讲课时应激情饱满,挖掘鲜明而有特点的案例进行讲授,进一步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而不是照本宣科。也可采取讨论型教学,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可提出“罐头是否健康?”“保健品是否能随便吃?”等话题展开讨论。

2.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兴趣

以实际生活的例子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增强思考能力,激发兴趣。比如,在脂类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脑黄金和脑白金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时候才需要补充这些物质?”在维生素教学中,提问“脚气和脚气病的区别”。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心思放在课堂上,应推行“无手机课堂”做好课堂手机管理,让学生与手机隔离,让课堂纪律好起来,让听课做笔记的人多起来,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会看到明显的效果。

2.3 学生自由分组,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引导“做中学”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8]。只有通过动手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框架,才能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为日后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将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个人,团体合作,分工具体明确,做到人人都参与其中,最后随机抽查各小组任务完成程度。例如,在学习平衡膳食宝塔时,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对本校大学生的饮食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根据不同学生向他们提出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做好记录,统计分析,每个小组设计一个饮食方案,然后上台演讲竞赛。最后,将调查情况和方案做成PPT在上课时轮流展示,不同小组间相互打分,教师做全方面的点评。实践互动性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还训练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2.4 创新成绩考核方式,灵活应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将学生学习能力、个人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作为评估内容,以考试的方式评估综合素质水平。以课堂作业、网络课程和小组团队表现的方式评估能力,比如在上课的时候留下一部分时间做课堂小测,要求当场交。以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考察,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可做加分项。

3 结语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学课程,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力求熟练掌握与运用营养学的知识点;做好笔记,归纳总结并及时复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和提高专业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营养学的知识。

猜你喜欢

食品营养学营养学营养
OBE理念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烹饪营养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案例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和PBL教学法相结合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