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肃南牧区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2019-01-06安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羔南县血型

安萍

(甘肃省肃南县农牧业委员会,734400)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羔羊以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牧区常发的一种羔羊疫病,特别是对初生羔羊十分易感,影响其生长和造成死亡,给畜牧业带来的损失重大。近年来该病在肃南县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在康乐镇和大河乡,发病较多,严重影响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笔者对近年来接触诊疗的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的总结,与同行分享。

1 近年来发病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至2016年间,肃南县各乡镇共发生羔羊大肠杆菌病1565例,发病率24.5%,死亡575只,死亡率36.7%。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2.1 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2d,有败血型和肠型两型。

败血型:初生羔羊在2-6周龄发病,病初体温升高达41.5-42℃,病羔精神萎顿,结膜充血潮红,呼吸浅表,个别有神经症状,四肢僵硬,运步失调,头常弯向一侧,视力障碍,继之卧地,磨牙,头向后仰,一肢或数肢做划水动作。病羔口吐白沫,鼻流粘液,有些关节肿胀、疼痛,最后昏迷。很少或无腹泻。多于发病后4-12h死亡。

肠型: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幼羔。病初体温升高到40.5-41℃,不久即下痢,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于正常,粪便先呈半液体,由黄色变为灰色,以后粪呈液体,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和粘液,病羔腹痛、弓背、萎顿、虚弱、卧地,如不及时救治,可经24-36h死亡。

2.2 剖检变化。

败血型: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肝脏肿大,个别关节,尤其是肘和腕关节肿大,滑液浑浊,内含纤维素性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许多小出血点。肠型:严重脱水,真胃、肠内容物呈黄灰色半液状,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

3 发病后的应对措施

3.1 病羔羊对症治疗较大病羔一次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加链霉素50万单位,或者一次静注5%葡萄糖100mL加磺胺嘧啶钠2mL,连用3d;同时,灌服乳酸菌素和肥儿丸,一日2次;有关节症状的病羔羊可用10%水杨酸钠5-10ml加10%葡萄糖20ml进行静注,发热严重者可肌注安痛定3-5ml。

3.2 病健畜隔离并预防性的全群给药。限制饮水后,按1‰的浓度将高锰酸钾化在水中,让羊自由饮用。未发病羔羊灌服环丙沙星进行预防性治疗。

3.3 紧急免疫接种根据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选择同型菌苗,对同群未发病羔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3.4 圈舍彻底消毒将圈舍内粪便垫草清扫焚烧,用消毒液喷洒圈舍地面、顶棚、墙壁以及活动敞圈,圈门口设石灰消毒池。

4 日常的防控措施

4.1 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尤其是母羊的饲养管理,孕期适量补饲,保证母羊产羔后让羔羊吃到充足的初乳,防止羔羊饥饱不均。

4.2 畜舍的温度控制产羔期要将畜舍温度控制在12-15℃,并且要保证畜舍的通风良好。

4.3 搞好环境卫生圈舍要经常性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敞圈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羔羊舔舐粪便和污物。

5 体会

5.1 综合分析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生与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圈舍潮湿污秽等有关,冬春舍饲期常发,放牧季节很少发生。

5.2 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对该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加强适龄母羊的饲养管理,尤其在孕期,要给予配合饲料的补饲。

5.3 根据发病原因,制定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对牧区减少牲畜的因病死亡和牧民的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产羔南县血型
研究发现湖羊产羔数存在近交衰退
血型也会改变
崇明白山羊母羊繁殖性能研究
绒山羊产羔强度对母羊发情的影响
欢天喜地过大年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2019南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实操培训班成功举办
南县:“青骄·第二课堂”开课啦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