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蠕虫病调查及防治措施
2019-10-21王淑芳马有山
王淑芳,马有山
(甘肃省天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3299)
2018年我们在全县调查畜禽寄生虫感染、发病、死亡情况的同时,对打柴沟、华藏寺两镇的5个规模养猪场进行了重点检测调查。5场的生猪年龄均在2-23月龄之间,每个养殖场取12份新鲜粪便,共60份作虫卵检查。
1 虫卵检查情况
1.1 检查方法
先用清水沉淀法,后用漂浮法。即:取10g粪便加清水100ml,搅拌均匀,弄碎颗粒,用60目铜筛过滤,收集过滤液,离心8分钟(3000转/分钟),弃上清液,取沉淀物待检。滴2-3滴于载玻片上(1%-0.5%),加盖玻片,作10×40或10×100倍的镜检,再将沉淀物用饱和硫代硫酸纳漂浮,搅拌均匀后,加满试管并凸出管口,管口上盖盖玻片,不留气泡,静止40分钟,垂直取盖玻片和沉渣分别作同样的镜检,记录3次检查的虫卵种类和数量。
前30份采用上述方法,其他30份用60目铜筛过滤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再加少量水倒入200目铜筛中过滤,取筛内物显微镜下检查。
1.2 检查结果及分析
感染率见虫卵感染率附表。
附表:虫卵感染率(%)
1.2.1 从表一看出,这5个养猪场线虫寄生虫感染率很高,尤其圆形似蛔虫卵和食道口线虫卵最高。
1.2.2 收集虫卵时先使用沉淀法、漂浮法后再次沉淀、漂浮,收集的范围比较广泛,种类齐全。
1.2.3 说明各猪场的驱虫药物对各类胃肠道线虫没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侧重于驱治绦虫和蛔虫类寄生虫。
2 驱治措施
2.1 选择芬苯达唑或伊维菌素作为驱虫药物,对全场大于2月龄的生猪作一次全面驱虫。药物用量:芬苯哒唑每千克体重5~7.5mg,混入饲料喂服,驱虫率为100%;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mg,内服或皮下注射。
2.2 定期猪粪和垫草清除圈后,运到距猪舍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猪只尽量不换圈,避免寄生虫卵交叉感染。
3 总结分析
3.1 每年做一次全面的粪便虫卵检查,根据结果调整驱虫药物。驱虫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换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驱治效果。
3.2 新进入的猪只进舍后第2周都投喂能驱杀寄生虫成虫和未成熟寄生虫幼虫的广谱驱虫药。
3.3 母猪临产前2周驱治内外寄生虫一次;成年公猪每半年驱治内外寄生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驱治一次;每月对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仔猪2月龄时驱治一次,5月龄再一次,以后每隔2-3个月驱治一次。
3.4 每次驱内寄生虫前4-5天健胃,驱治后多补充维生素,这样猪能够快速补充营养。
3.5 驱虫后及时清理粪便,以免对排出的虫体和虫卵2次感染,粪便堆积发酵或焚烧或深埋,圈舍经常用5%石灰水或消毒剂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