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本田栽培两病一虫防治措施

2019-01-06张慧王志学

吉林农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稻曲二化螟抗病性

张慧,王志学

(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蛟河1325000)

1 水稻稻瘟病

1.1 病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稻瘟病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称为灰梨孢、稻梨孢,有128个生理小种。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形态在稻草、稻根及稻谷和稻种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水稻植株上,当条件适宜时,开始侵入危害。孢子形成最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要求90%以上,孢子萌发需要在有水的条件下,并且持续时间8小时左右。阴雨连绵、雾气浓重、日照不足等条件下病情蔓延迅速。

1.2 类型和危害特点

稻瘟病根据发生时期和危害部位,分为苗瘟、叶瘟、穗茎瘟、枝节瘟和粒瘟。

苗瘟发生在水稻育苗时期,种子带菌致病,病苗上部褐色,下部黑色,逐渐蜷缩枯死。

叶瘟发生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尤以分蘖后到拔节期发病严重,叶瘟根据病斑的形状不同,分为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和白点型病斑。急性型病斑在叶片上形成椭圆或近圆形褐色病斑,病斑的正面和背面都会产生褐色霉层;慢性型病斑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散形成长梭形病斑,病斑中间有延伸性坏死线、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外侧常有黄色晕圈、叶背面形成灰色霉层;褐点型病斑多发生在老叶上,在叶脉间形成针尖大小的褐点;白点型病斑多发生在嫩叶上,病斑为白色近圆形小斑,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可发展成急性型病斑。

1.3 防治措施

1.3.1 选择抗病品种不同的水稻品种抗病性差异较大,生产上尽量选择2~3个抗病性强的品种,不要搞单一品种种植,以免发生稻瘟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3.2 消灭菌源 把水稻种子放入56℃温水中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2天,对发病田块的稻草要集中进行烧毁处理,在无病田留种。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消灭菌源,降低病菌扩散传染的几率。

1.3.3 药剂防治 本着早防叶瘟、适时预防穗茎瘟的原则,在叶瘟发生初期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和三环唑、稻瘟灵等化学农药,连喷2~3次,有效防治叶瘟。在水稻孕穗破肚期和齐穗期,喷药预防穗茎瘟。

2 水稻稻曲病

近几年,水稻稻曲病在田间发生为害时呈现加重的趋势,对水稻品质影响较大。稻曲病菌可分泌出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毒素,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2.1 病原菌和传播途径

稻曲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称为稻绿核菌。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翌年7~8月间,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助气流进行传播浸染。

2.2 发病条件

稻曲病菌在24℃~32℃条件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发育,26℃~28℃最适宜病菌发育。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氮肥用量过大、田间生长繁茂、栽培晚熟品种等都容易诱发稻曲病大发生。

2.3 防治方法

2.3.1 优先品种 在发病严重的稻区,尽量种植中早熟品种,水稻出穗早,感病轻或者不感病。

2.3.2 合理施肥 合理掌握氮肥施用量,增施硅钾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抗病性。

2.3.3 加强预防水稻孕穗末期即破口前7~10天,及时喷药预防。可选择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和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等化学药剂,进行田间喷施预防。

3 水稻二化螟

3.1 分类及习性

水稻二化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别名叫做水稻钻秆虫、钻心虫等。在吉林省东部山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水稻稻草和稻茬中越冬。越冬幼虫的化蛹始期在6月上旬,羽化始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产卵盛期在6月末~7月初;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

3.2 危害症状

二化螟以幼虫钻柱水稻茎秆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水稻叶稍枯萎,俗称水稻“枯稍”;当幼虫钻入稻茎进行为害时,造成水稻枯心;孕穗期为害可造成水稻死孕穗;抽穗期为害会造成白穗,使瘪粒增加。

3.3 防治措施

3.3.1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投入,促进水稻茎秆粗壮,增强抗性;消灭虫源,5月末前在二化螟化蛹、羽化之前烧掉稻草,能够大幅减少虫源基数,减轻危害。

3.3.2 生物防治通过特殊制作的赤眼蜂放蜂器,在二化螟发蛾高峰期的始期,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放蜂三次,间隔时间为5天,每次放蜂10000头。

3.3.3 物理防治利用二化螟雌虫释放性信息素引诱雄虫田间交配的原理,人工采取仿生合成技术研发生产二化螟性诱剂诱芯产品,安装到诱捕器,将二化螟成虫引诱至诱捕器上捕杀,从而减少水稻田虫口基数,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平均每亩安放1~2个诱捕器,诱捕器高度以100~110厘米为宜。

3.3.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二化螟最佳时期是在水稻枯稍期,田间枯梢率达到3%时,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新型农药20%绿虫苯甲酰胺每亩用药10毫升,兑水30公斤田间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稻曲二化螟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诱导的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