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志教授辨治湿热型瘀血舌思路探讨
2019-01-06王博王新志
王博,王新志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瘀血舌象具有舌质淡紫、绛紫、青紫、瘀斑、瘀点等舌色及舌下静脉曲张等特征。任何疾病或疾病的过程中均可出现瘀血舌症状,由于舌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因此,症状往往在舌上有明显的表现,且有时先于身体的症状出现。由于它诊察方便,指标客观,反应灵敏,因此使辨证的正确性大为提高,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极大。笔者有幸跟随王教授学习,窥得一二,现将其辨治瘀血舌思路介绍如下。
1 治病求本,标本兼顾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揣内”。望舌是中医四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每种疾病,都可结合辨舌决定诊断与治疗。舌为心之苗,脾之外侯,而舌苔则是由胃气化生,正如《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1]中所言:“夫舌为心窍,其伸缩展转,则筋之所为,肝之用也。其尖上红粒,细如于粟者,心气挟命门真火而鼓起者也。其正面白色软刺如毫毛者,肺气挟命门真火而生出者也。至于苔,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因此,谨察舌象之变化,能客观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进展以及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王教授将舌诊的意义概括为“舌质显正气,舌苔显邪气”。其在论治瘀血舌时指出:瘀血舌形成原因众多,可总结为寒、热、暑、湿、疫毒、情志内伤、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等,临床表现上常虚实夹杂,寒热兼夹,标本混杂。结合文献资料及既往临床治疗经验,采用标证与本证联合的辨证方法,认为瘀血舌这一征象多为病理产物堆积而致,此为标;相对而言,导致病理产物形成的寒、热、湿、情志内伤等为本;在辨证过程中,应突出本证,将病理产物列为标证,使主次分明。当然在诊治的过程中,也常有舌苔与舌质反映不同症候的情况,此时则应依据其余兼证来做相应的判断。
2 舌面部位,分属论治
舌面分属是舌诊的重要理论之一,该观点起源于《内经》,并经过历代医家文字的演变而致[2]。其分属脏腑众说纷纭,其中清代陈修园《医医偶录》[3]对脏腑分属提出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最大,即:“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直至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也主要采用这一观点。现代研究中,1844年Benjamln Ridge[4]亦指出:“每个脏器在舌上都具有特定的代表区域。当某一脏器产生异常时,则可在其相应区域中反映出来。”又如唐亚平[5]等通过舌边与脏腑关系的研究得出,患有肝、胆疾病的病例中舌边异常的比率较高,此外在舌边出现异样的病例中,肝脏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脏腑病位证素因素,这也与以上观点不谋而合。
3 舌面瘀血,分期诊治
理论上瘀血舌证型繁多,王新志教授将瘀斑舌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其一为热邪深重,燔灼津液,津枯血燥,而成瘀滞;其二温热夹湿,阻滞血络,血行不畅而致瘀;三为疾病后期,正气受损,津液耗伤,阴伤成瘀;四为先天正气不足或久病伤阳,过用寒凉,寒邪内侵,血行受阻,寒凝致瘀。
王教授认为受现代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影响,瘀血舌临床发病多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其中以温热夹湿证较为多见。在治疗上,王教授去繁就简,将其病变演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湿热期——痰热期——痰热瘀血互结期,并对病程发展的每个阶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湿热期则清热健脾利湿,而针对湿与热之间的所占比例变化,可灵活调整清热与利湿的药用分量,临证常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连温胆汤等基础上加减;痰热期则健脾化浊清热,此期以浊邪为胜,治疗以化浊为主,临证时常以患者舌苔来判断浊邪深浅,用药则是在前方加减的同时加重化浊之品,临床常用石菖蒲、苍术、天竺黄、胆南星等,浊邪严重时也可辨证酌情使用麝香,以芳香化浊,效果显著。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湿热之邪耗伤津液,痰热阻滞,气血不畅成瘀,而致痰、热、瘀三方相互为害。久病伤阳,此阶段因正气长期抗邪,而形成邪实为主,正气不足的证候。因此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正气的变化,尊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而以“温化”为主,用药常去除寒凉、攻邪之药,稍加性温之品以助正气,如桂枝、姜半夏,或将前方中具有寒凉之药改变炮制方法,从“生”变“炒”移其性,取其用,精简用药。因此诊治时只要抓准根本病机,遣方用药即使无活血化瘀药物,也能不祛瘀而瘀自去。
4 气血同行,相辅相成
“气为血之帅”,王教授在开方时常加理气药,以气助血运,常选陈皮、枳壳、香附等。如若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者,可酌加活血化瘀药物,对此王教授也常选用活血与理气兼备之药,如郁金、川芎、丹参、鸡血藤等,以达到消散瘀血的目的。当然,在查舌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女性患者,要询问是否处于月经期,如若经期出现瘀血舌,可能为生理性表现,为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可待月经过后再行诊断。
5 瘀血舌的临床意义及其危险因素
瘀血舌的古代文献最早出自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曰:“病人胸满, 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 腹不满, 其人言满者, 为有瘀血”。
瘀血舌的现代研究对临床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疾病过程中能够出现瘀血舌象的主要有肝胆疾病、肿瘤、高粘滞血症、肺心病、HIV、糖尿病、痴呆、脑血管疾病、舌部微血管炎及舌痛症、肾炎、舌淀粉样变、鼻炎、鼻咽癌、白血病、声带息肉、心绞痛、物质禁断综合征、冠心病、癫痫、子宫肌瘤、痛经、痹证、胃脘痛、便秘等[6]。
王教授临床常秉持着仲圣“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理念,并指出:临证不仅要以减轻患者所苦为本;更应以及早评估患者风险、预后为终;同时也要站在科研前线,关注科研走向,即时查找相关资料,将病情的发展趋势、风险、预后告知患者,以杜绝后患。
6 病案举隅
许某某,男,39岁,河南郑州人,于2017年12月6日初诊:舌部瘀暗,舌边瘀斑,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口干苦,纳眠可,大便不成形,小便可。检查: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肠镜:肠道息肉,肝囊肿。既往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者辗转多个医院,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效果不佳。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血行瘀滞证。治以清泻肝胆,清利湿热。方选三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如下:炒白术30 g,炒薏苡仁30 g,炒苍术15 g,姜厚朴12 g,茯苓12 g,陈皮12 g,姜半夏12 g,黄连12 g,桂枝6 g,泽泻30 g,石菖蒲12 g,制远志12 g,北柴胡12 g,7付,水煎服,日1付。2017年12月15日二诊:症状减去六成,舌质红,舌瘀斑,苔黄不厚,大便日2次,脉细。守上方,加五加皮20 g,以补肾利湿。2017年12月25日三诊:舌质红,舌部瘀斑以不甚明显,守上方,五加皮改为30 g以巩固治疗。2018年1月3—2018年1月22日,患者自行于简易门诊按上方服用14付后病情反复,前来就诊,诉口干口苦加重,舌质淡,舌苔白厚腻,舌部瘀斑未见明显加重,纳食差,失眠。故重整处方:白术30 g,麸炒薏苡仁30 g,炒白扁豆20 g,麸炒苍术15 g,姜厚朴12 g,茯神20 g,陈皮12 g,姜半夏12 g,石菖蒲12 g,炙甘草6 g,黄连6 g。7付,水煎服,日1付。后随诊两次,病情好转,方药未予调整,继服7付,愈。
按语:患者以舌部瘀斑为主,且活血化瘀罔效,结合四诊,舌红,瘀斑聚集部位为舌边,舌面分属,舌边属肝,结合兼证苔黄厚腻、大便不成形、口干苦,究其根本,是以肝胆湿热在先,血行瘀滞在后。湿热内蕴,损伤脾胃,伤及肝胆,导致气机郁滞,血脉瘀阻,痰浊内生,气血痰互结。一诊时方中以炒白术、炒薏苡仁、炒苍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陈皮、姜厚朴理气助运;姜半夏、石菖蒲、制远志化痰去浊;以黄连泻热;桂枝助阳;柴胡引经直达病所。病情反复时,观其舌质淡,苔白腻,考虑长时服用寒凉药物,伤及脾胃,脾阳虚而寒饮不化,故黄连减为3g,去竹茹,加炒白扁豆20 g。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在诊治期间自行守方服药,病情反复,惹人深思,王教授常说效也更方,效不更方,即是遣方用药起到一定的疗效,但随着病情发展亦或好转,该方已与当前证型变化不相符合,因此效也更方。
7 总结
临床诊治疾病应开阔思维,血瘀的形成是导致瘀血舌的外在征象,并非疾病的内在本质,由于中医某些病证使用“活血化瘀”疗效显著,使得许多医家将其提到了很高的层次。但中医根本实为“辨证”二字。临床单纯活血化瘀却疗效欠佳的原因为——血瘀证型形成机理各有不同,治病当溯本求源,根据不同血瘀证型,采取相对应治法。从舌面脏腑分属与经络循行相结合,定位与定性相结合,认识到该病根本病机,也应考虑到各致病因素与“瘀血”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立治法,对证选方,不能只是单纯的“见瘀治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