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9-01-06孙书娜
孙书娜
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近年来由于人类饮食结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脑梗死的发病率升高, 且开始年轻化[1]。为分析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 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中男22 例、女18 例, 年龄51~72 岁, 病程12~41 h;实验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53~74 岁, 病程11~43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 包括脑保护, 颅压控制, 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治疗、氧自由基清除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 服用频率为1 次/d, 用量75 mg/次。实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其中氯吡格雷的使用量同对照组, 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服用频率为1 次/d, 服用量20 mg/次。两组均进行为期1 个月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和抗炎症效果。①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 个月后, 空腹采集静脉血10 ml, 以3000 r/min离心10 min 后, 取上清液待用。取本院医学实验室的血液流变学分析仪, 对两组的HBV、LBV、PV、EAI、HCT 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②炎症因子指标检测:准备设备, 取患者上清液5 ml, 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方法进行检测, 检测设备采用本院2014 年进口的先进设备, 检测指标包括hs-CRP、TNF-α 及MMP-9 水平。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进行两次凝血测试, 时间分别为患者入院治疗初始和治疗1 个月后。先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12 h 以上的肘前静脉血5 ml, 以1∶9 柠檬酸钠负压抗凝管进行抗凝处理, 分离出血浆。然后采用本院引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APTT、PT、Fib、DD, 完成检测。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HBV 为(5.27±1.37)mPa·s、LBV 为(12.43±3.86)mPa·s、PV 为(2.42±0.71)mPa·s、EAI 为(4.28±1.65)、HCT 为(48.87±7.23)%;实验组患者HBV 为(4.27±1.15)mPa·s、LBV 为(10.26±2.46)mPa·s、PV 为(1.75±0.51)mPa·s、EAI 为(3.42±1.33)、HCT 为(41.23±4.3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患 者APTT 为(26.39±7.12)s、PT 为(10.06±2.34)s、Fib 为(2.22±1.13)g/L、DD 为(0.51±0.11)mg/L;实验组患者APTT为(32.13±7.13)s、PT 为(11.26±2.25)s、Fib 为(3.04±0.93)g/L、DD 为(0.35±0.26)mg/L。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hs-CRP 为(26.24±12.23)mg/L, TNF-α 为(2.86±0.85)μg/L,MMP-9 为(3.67±1.38)μg/L;实验组患者hs-CRP 为(26.25±12.19)mg/L, TNF-α 为(2.79±0.78)μg/L, MMP-9 为(3.71±1.12)μg/L。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hs-CRP 为(18.29±7.03)mg/L,TNF-α 为(1.59±0.54)μg/L, MMP-9 为(2.45±1.25)μg/L;实验 组 患 者hs-CRP 为(14.39±7.03)mg/L, TNF-α 为(1.14±0.39)μg/L, MMP-9 为(1.92±0.73)μg/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近些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梗死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研究表明, 脑梗死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脱落而导致的血液浓度升高[2]。目前, 治疗脑梗死的主要药物为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等。氯吡格雷作为主要治疗药物, 属于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 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粘度, 降低血栓形成几率的作用[3]。他汀类药物主要以消除炎症为主, 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本次治疗所使用的阿托伐他汀为选择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 起到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成的作用, 且可以降低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保护血管的作用[4]。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 吸收快, 治疗效果更佳, 并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极少[5]。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 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 缓解炎症指标水平, 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