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种鸡生产关键性技术探讨

2019-01-06秦延发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受精率种蛋种鸡

秦延发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镇畜牧兽医站 226630)

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畜牧业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养殖技术在不断创新,传统养殖方式被改进,使得养殖效益不断提高。海安市是畜牧大市,肉种鸡养殖是海安市的特色养殖产业。综合海安市肉种鸡养殖业的实际情况,通过高产养殖技术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适宜大力推广。

1 肉种鸡生产性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肉种鸡的养殖中,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是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包括肉种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死淘率等。养殖效益是养殖收益与养殖成本的综合数值。母鸡生产性能较高,饲料利用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养殖成本,同时,较高的生产性能能使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提高,进而使养殖场获得较高的养殖收益。综上,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可直接提高养殖效益。

2 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关键性技术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肉种鸡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海安市为了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对肉种鸡高效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其中包括种鸡选种选育技术、种公鸡检测淘汰技术、种鸡限制饲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父母代肉种鸡笼养技术、强制换羽技术、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技术、科学化饲养管理模式等。

2.1 肉种鸡选种选育

肉种鸡选种及育种是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的首要环节,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及时淘汰有生理缺陷,生长发育较差的父母代种鸡。监测父母代种鸡的体重,了解鸡群生长发育状况,根据体重情况进行合理分组饲养,体重相近的鸡群分为同一组,通过对饲养程序和饲喂量的调整控制鸡群体重,对于体重较轻的肉种鸡适当增加饲喂量,对于超重的鸡群适当减少饲喂量,尽可能使各组肉种鸡的体重接近一致,提高鸡群均匀度,在种鸡产蛋后通常不再进行分群,避免应激反应。经过以上选种育种程序能保证鸡群均匀度,提高生产性能。

2.2 肉种鸡强制换羽

强制换羽是通过人为增加应激因素,使鸡只停产,更换羽毛。采用强制换羽技术主要是因为父母代种鸡的产蛋率会逐渐降低,在产蛋后6~7 个月产蛋率会下降至60%左右,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也会下降。此时通过强制换羽技术使种鸡在短时间内停止生产,更换羽毛,提供一个阶段的机体恢复期,促进其快速恢复产蛋,提高种蛋质量。此技术能有效延长肉种鸡的使用周期,降低淘汰父母代种鸡的成本。目前可使用的强制换羽技术包括激素法、化学法和畜牧学法[1]。

2.3 父母代肉种鸡平养改笼养技术

海安市传统的肉种鸡养殖主要采用平地养殖的模式,肉种鸡在垫料上活动,此种方式浪费土地资源,降低鸡舍利用率,不适用于规模化养殖。父母代种鸡已生长到足够体重,不需要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也不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换笼、分群,使用笼养的方式能在单位面积内饲养更多的父母代种鸡,鸡舍利用率相比平养提高3~5 倍。此外,笼养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使用机械清粪,自动饮水等装置,提高养殖生产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4 提高种公鸡精液质量

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直接影响种蛋受精率,精液品质的评定及影响因素包括精液质量、精子活力,精液保存方法、人工授精操作程序、输精量、输精时间及输精间隔等多方面。

2.4.1 定期检测精液质量

定期检测种公鸡精液质量,及时淘汰精液质量过差的公鸡能显著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减少公鸡自身健康原因带来的影响。

2.4.2 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采精、输精,整个流程都要符合人工授精的相关操作规程[2]。对于使用人工授精技术的父母代种鸡,公鸡与母鸡的比例通常在1:20~1:25,同时要保证有5%的备用父代种鸡,授精时间在每天母鸡产蛋结束后,16:00~18:30 较为合适,种公鸡每2d 采精一次,避免采精过于频繁导致精液质量下降。输精量应控制在每只母鸡每次0.03~0.05ml。精液采集后30min 之内应使用完毕,避免存放时间过长使精子活力和精液质量降低。

2.4.3 适当延长输精间隔

适当延长输精间隔也是一种提高种蛋受精率的有效措施,经过对比试验可知,采取间隔5d 进行一次输精的受精率要高于间隔4d 和间隔6d。此外,间隔时间过短还会造成精液浪费,增加人力成本。间隔时间过长会使母鸡生产性能降低。

2.5 种鸡限制饲养技术

肉种鸡采食量大,有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对于脂肪的储存能力较强,为了避免肉种鸡体重过高,应在饲养过程中避免其自由采食,采取限制性饲养的方式进行养殖,在肉种鸡育成期需要限制其饲喂量和饲养水平。肉种鸡4 周龄时开始限制饲养,根据肉种鸡体重将其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体重过低组,在对体况较差的肉种鸡进行淘汰后,根据不同鸡群的生长发育状况提供饲料[3]。

2.6 肉种鸡疾病防控技术

2.6.1 免疫接种

对于肉种鸡的疾病防控,预防是首要原则,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疾病发病率,在进行疾病防控时,要结合近年来在海安市禽病特点提前做好预防计划,根据疾病流行特征和发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免疫程序定期给肉种鸡接种疫苗。如果肉种鸡在免疫接种期间发生疾病,应暂停免疫计划,优先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在进行接种,以保证免疫效果。目前,海安市肉种鸡免疫程序中包括新城疫疫苗、马立克氏疫苗、禽流感灭活苗和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等。针对禽流感病毒变异性强的特点,海安市推广使用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端疫苗,包括含H7N9毒株、H5Re-8-10 株等高端苗,在禽流感预防中取得良好效果。

2.6.2 无害化处理

肉种鸡养殖中,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能减少粪便等污物对养殖场内环境的损害,减少环境中的病原体,降低疾病发病率。同时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还能减少畜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6.3 “全进全出”制度

在肉种鸡养殖过程中,“全进全出”制度对疾病防控有积极意义。“全进全出”能避免鸡群相互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减少外来鸡群对养殖场内健康鸡群的不良影响,避免大范围鸡只死亡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6.4 消毒措施

鸡舍内的消毒工作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基础,定期消毒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消毒药物的使用,避免使用过量,并定期更换消毒药物,防止耐药性的出现。

2.7 肉种鸡科学化饲养管理技术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肉种鸡饲养逐渐趋向科学化,采用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技术能保证肉种鸡稳定生长,提高其生产效率。首先,保证饲料配比的科学性,日粮中的营养物质应满足肉种鸡需求,在正规饲料厂家购买质量合格的饲料,保证饲料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及时清理剩余饲料和发霉变质的饲料。每批配制的饲料使用时间控制在1 周内,如果是梅雨季节需要缩短使用时间。保证鸡舍内的环境良好,时常通风、控制温度、提供12h 以上的光照时间。保证养殖密度的合理性,养殖密度过低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养殖密度过高会出现拥挤打斗情况,并加快疾病传播速度,不利于肉种鸡生长。

3 小结

肉种鸡高产集成技术包括肉种鸡选种选育、强制换羽、平养改笼养技术、种公鸡检测淘汰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适当延长输精间隔、种鸡限制饲养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等。通过以上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海安市肉种鸡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养禽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受精率种蛋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