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集成技术的推广与研究

2019-01-06许曙光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受精率种蛋种鸡

许曙光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填畜牧兽医站 226630)

肉鸡养殖是海安市畜牧业中的发展重点,也是海安市的特色养殖产业。为了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海安市采取了种鸡平养改笼养技术,种公鸡定期检测淘汰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适当延长人工授精间隔时间,实践证明,以上技术的应用能显著提高种蛋受精率,降低入舍母鸡死淘率,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1 鸡平养改笼养技术

海安市肉种鸡养殖的传统模式是使用地面平养,此种养殖模式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规模化养殖。为了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海安市对肉种鸡笼养技术进行推广与研究。并与地面平养进行对比。使用笼养技术能大大节约土地资源,降低饲料成本,降低肉种鸡死淘率,同时也会降低医药成本。

1.1 提高鸡舍利用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于畜牧业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高效利用土地的饲养方式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采取笼养方式能提高肉种鸡饲养密度,相同的土地面积,笼养能增加大约50%的饲养量,在缓解养殖用地矛盾的同时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1.2 降低饲料成本

采用笼养方式饲养肉种鸡能显著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肉种鸡地面平养平均每羽入舍母鸡所获得的利润为21.88 元,笼养平均每羽入舍母鸡所获得的利润为39.38 元,提高了79.98%。虽然笼养方式在设备投入上花费较高,但能大大提高鸡舍利用率,并且笼养方式减少了肉种鸡的能量消耗,降低饲料消耗量,节约养殖成本。

1.3 节约医药费用

肉种鸡笼养过程中,在疾病治疗方面所使用的成本较低,主要是因为笼养方式能将肉种鸡与粪便隔离,在预防球虫等肠道疾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笼养方式不需要使用垫料,能减少细菌与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滋生,降低多数疾病的发病率,此外,笼养方式更利于粪便清理,减少粪便在鸡舍内的堆积,降低鸡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大大降低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1]。

1.4 降低肉种鸡死淘率

肉种鸡地面平养入舍母鸡死淘率平均为5.25%,笼养入舍母鸡死淘率平均为3.09%,肉种鸡笼养入舍死淘率较地面平养降低2.16%。肉种鸡笼养能减少鸡只在采食、饮水等过程中的因拥挤而导致的发病或死亡。

1.5 提高养殖效率

肉种鸡笼养使用人工喂料、自动饮水、负压通风,粪槽承粪,刮粪机清粪,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能提高养殖人员的工作效率。

2 提高精液质量技术

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包括公鸡精液质量、输精量、输精时间、输精间隔天数等[2]。为了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项目组通过试验推广定期检测所有种公鸡精液,淘汰不合格种鸡,加强种公鸡饲养管理措施,提高精液质量。

2.1 种公鸡定期检测淘汰技术

种公鸡精液质量是影响种蛋受精率最直接的因素,为了保证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定期检测种公鸡精液质量,及时淘汰掉不合格的种公鸡,同时加强对公鸡的饲养管理。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对种公鸡的精液质量进行评定,保证精液质量合格,避免种公鸡的健康问题对种蛋受精率产生影响。及时淘汰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种公鸡能显著提高母鸡受精率。

2.2 加强种公鸡饲养管理

为公鸡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保证其身体健康,精液质量合格。公鸡饲养程序与母鸡有所区别。关注公鸡呼吸道及肠道状况,提供充足饮水。严格控制肉种公鸡的体重,尤其是在公鸡20 周龄前避免超重。在公鸡20 周龄后适当增加饲喂量和光照时间,使公鸡与母鸡在同一时间段达到性成熟,以提高种蛋受精率[3]。

2.3 适当延长人工授精间隔

通过对人工授精的间隔天数和受精次数研究发现,每隔5d进行一次输精能获得较理想的受精率,比间隔4d 授精和间隔6d 授精的受精率分别提高0.25%、1.3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如果受精间隔时间较短会浪费人力成本和精液,如果受精间隔时间过长会增加未受精蛋数量,降低母鸡生产效率。

3 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3.1 免疫接种

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防控肉种鸡疾病的基础,也是关键性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等疫病进行防控。在肉种鸡换羽前5~10d 对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免疫,开食后10d 再次免疫1 次,以加强保护效果。最近几年,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性较强,对养鸡业的危害严重,海安市推广使用了含H7N9毒株、H5Re-8-10 株的高端疫苗,在禽流感防控中取得良好效果。

3.2 加强饲养管理

使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对肉种鸡进行饲养管理,以保证在养殖过程中肉种鸡健康生长,首先尽可能采取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避免引种过程导致鸡群患病,控制养殖场的饲养密度,防止养殖数量过多导致的拥挤、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增加死亡率。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保证肉种鸡有充足的光照,鸡舍内空气清新,适度进行通风,减少有害气体含量。环境中的应激因素对肉种鸡的健康有不良影响,做好环境控制工作至关重要,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减少高温或低温对鸡只的刺激。定期清洁消毒,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消毒工作能有效减少鸡舍内致病菌的存在,对鸡群健康提供保证,选择质量合格的优质饲料,加强对饲料的保存管理,避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及时清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

4 提高肉鸡生产性能集成技术的推广

4.1 加强组织领导

海安市各级组织对父母代肉种鸡高产集成技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在推广肉种鸡高效养殖集成技术的过程中成立了项目组及技术工作组,加强对项目的领导与建设。技术工作组定期到种鸡场进行技术指导与推广,及时发现项目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对肉种鸡场进行有效监督,监管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

4.2 制定实施方案

召开专项会议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确定实施内容,具体包括推广父母代肉种鸡高产技术,包括种鸡笼养技术、提高精液质量技术、适当延长人工授精间隔时间、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

4.3 加强培训与宣传

通过组织技能培训,邀请专家进行宣讲,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养殖场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在项目开展的3 年中,海安市共举办了专题培训20 余场,参加培训的人员多达500 人。培训内容包括养殖场建设与布局,肉种鸡平养改笼养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生态养殖技术,饲料、兽药的规范使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相关单位的专家多次针对高产集成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等进行现场指导,取得良好成效。

4.4 开展种鸡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海安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种鸡保险,每套种鸡缴纳2.5 元,其中养殖户自行负担0.96 元,政府补贴1.44 元,保额为40 元,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的3 年中共计理赔120 多万元,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5 小结

肉种鸡高效养殖集成技术通过降低饲料成本,降低死淘率,提高受精率等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促进肉种鸡养殖朝着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生产效率更高,并提高了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实施肉种鸡平养改笼养技术,能解决畜牧业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提高鸡舍利用率。通过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清理鸡粪的工作效率。采取定期检测种公鸡精液质量技术,及时将不合格的种公鸡淘汰,适当延长输精间隔时间,使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受精率种蛋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