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19-01-06刘翠娇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染源类产品兽医站

刘翠娇

(湖北省荆州市畜牧兽医局 434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引起重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畜牧类产品不断出口,这就要求畜牧类产品要通过出口防疫检疫工作确保出口质量符合要求,防止畜牧类产品在出口过程中让病原体不断传播、扩散。据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畜牧类产品的防疫检疫工作高度重视,要求严格。近些年来,我国猪伪狂犬、蓝耳病毒、猪瘟等,尤其是非洲猪瘟近期在我国不断泛滥且传播范围持续扩大,最根本原因是在于一线基层兽医站相关人员由于法律法规未能普及,基层人员文化水平受限,先进设备稀缺,防疫手段缺陷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猪类防疫检疫措施未能及时到位,最终导致猪瘟等猪类疾病相互传染,死亡率持续升高,可高达95%以上,给兽医站乃至社会均带来一定的损失[1]。

1 生猪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1.1 法律法规未能普及,处置手段无法可依

我国事先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但未能普及到一线基层兽医站相关人员中,法律法规的监督机制还存在一定盲区,即此法律法规条款仅对动物及其畜牧类产品作出处理,未能对处置此动物及其畜牧类产品的当事人进行约束,法律法规也没有具体的相关条款约束工作人员,造成在执法过程中无法可依的难点,未能对一线基层兽医站相关人员提出一定的有效处置手段。

1.2 基层人员文化水平受限,缺乏相关的专业素养

一线基层兽医站的相关人员普遍存在学历相对较低,教育手段未能落实到位,文化水平受限,缺乏相关专业素养,特别是严重缺乏生猪如何遏制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相关专业知识,针对生猪防疫检疫工作及措施未能充分掌握,也没有接受过生猪防疫检疫工作中如何控制传染源等相关知识的培训。生猪防疫检疫工作门槛较低,工作较轻松,造成很多人员通过不同手段及途径进入检疫部门的队伍中来,再加上进入检疫部门队伍后未能及时受到相关培训,基层水平较为低下,很难将防疫检疫工作落实到实处。

1.3 先进设备稀缺,防疫检疫工作未能正确开展

目前,处于一线基层兽医站的先进设备严重缺失,对于猪类相关传染源的检测手段还不够完善,造成相关疾病未能正确检测到位,使一线基层兽医站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无法提高。现如今,大部分一线基层兽医站的设备相对落后,设备简单,如冰箱、防疫针等这些对于较为简单的猪类传染源尚且可以检测到位,对于非洲猪瘟等当下传染源不能准确检测。并且一线基层兽医站的相关人员专业素养受限,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对猪类传染源的相关知识不熟悉,造成检疫部门不能对传染源正确及时检测到位,引起更大范围的传播[2]。

2 关于生猪防疫检疫工作的建议对策

2.1 法律规范不断完善到位

首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其次对其不明确的相关条款提出修改并不断完善到位,在执法过程不断监督管控,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对于一线基层兽医站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处理意见作出明确规定,填补法律法规条款的空白,努力开展防疫检疫工作的法规培训,营造良好的检疫执法环境。

2.2 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完善设备设施

如何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主要是加高检疫部门门槛,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并设置奖惩机制,全面提升检疫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管控一线基层兽医站的经费,提供足够的经费购置相关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果。同时,一线基层兽医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与养殖户做好沟通交流,及时截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传染源类产品兽医站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消费者报告!玩具童车类产品3C认证新规发布,7月1日起实施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措施研究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2014年7月重点家电类产品进口统计表
浅谈结核病的检验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