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加”生态模式在规模化奶牛场的实践与应用
2019-12-28苏晓美
苏晓美
(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农村局 065000)
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奶业发展日益壮大,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加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加强,养殖场粪污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养殖企业也面临极大的压力。同时乳制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多地发生“倒奶卖牛”现象,奶源紧张、奶制品质量难以控制,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实则反映出我国奶业发展存在模式缺陷的本质[1]。只有探索新的生产模式才能保证奶业健康发展。
“种养加”一体化是指在一定的土地管理区域内,将种植、养殖、加工高效合理组合,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2]。
近年,廊坊市一些规模养殖场开始尝试“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牛奶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现奶业产业链条“一条龙”零距离无缝对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规模化奶牛场将其产生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牛床垫料、沼气等,然后将有机肥料用于回田进行现代农业生产,解决养殖场粪污处理难题;在养殖场周围自有或流转土地,种植苜蓿、黑麦草、青贮玉米、青贮小麦等青粗饲料,满足奶牛饲料的供给,节约饲喂成本,还可以种植有机蔬菜、五谷杂粮、瓜果树木等,供应周边市场和饭店,增加效益;养殖场生产的生鲜乳通过管道从挤奶厅直接到达加工车间,减去中间运输环节,缩短加工时间,能很好地提高奶品质量。后期可结合奶吧、小区每日鲜奶、网络等销售渠道进行品牌销售,增收效益,并能缓解乳企和奶农之间的矛盾。参见附图。
“种养加”一体化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禀赋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其优势,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分离的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重要意义。
1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奶牛场的粪污经过干湿分离,固体部分经过发酵等综合治理后做成有机肥可以直接回田施用,液态肥可通过管道输送至撒粪车,由撒粪车灌溉至农田、林地。种养结合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和粪污处理难点,做到资源化利用。
2 种植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节约饲料成本
利用自有土地或流转土地种植玉米青贮、小麦青贮、黑麦草、苜蓿草等优质饲草。牧草再生力强,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与粮食作物相比,用牧草饲喂家畜的成本低很多。
附图 规模化奶牛场“种养加”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流程图
3 质量全程可控,缩短加工时间
生鲜乳从挤奶厅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加工车间,在加工车间经过各种工序制作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面前。将奶牛、饲料、饲养管理、原奶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建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有效控制乳品质量风险,赢得市场。
4 带动周边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以二产带动一产和三产发展,由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粮改饲和观光型牧场,形成秸秆过腹还田、牛奶加工、沼气发电、粪污无害化处理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种养加”一体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有效解决了奶业生产各环节的利益脱节问题,是国家着力倡导和扶持的生产模式。只有靠规模化养殖才能确保奶牛健康,只有规模化养殖与加工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牛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