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奶牛人工授精技术要点探讨
2019-01-06张海兰
张海兰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835000)
1 荷斯坦母牛的发情周期和发情鉴定
1.1 发情周期
奶牛发情周期大体上在19~23d 内,平均为21d。由于环境条件、个体等不同,发情周期的长短也有些差异,如夏季稍长,冬季稍短;头胎牛稍短,经产牛稍长;瘦牛稍短,肥牛稍长,温度炎热则短,温度凉爽则长等。奶牛发情的持续时间大体为 0.5~1d,长者可达 3~4d,短者只 2h 左右,平均为 18h 左右。
1.2 发情鉴定
准确的发情鉴定是确定输精时期的重要依据,确定奶牛发情普遍采用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察法[1,2]。
1.2.1 外部观察
看神色:发情母牛敏感,躁动不安,攻击性强,用头撞或者推其他母牛,大声哞叫。不喜躺卧,采食量减少。神色异常,有人靠近时回头张望。
看爬跨:在散养的牛群中,发情牛常爬跨其他母牛或接受其他母牛爬跨。“静立”是重要的发情标志,代表着母牛接受爬跨进入发情盛期。母牛发情大部分在夜间,白天具有发情征兆的只占少数。
看外阴:牛发情开始时阴门稍显肿胀,表皮的细小皱纹消失展平,随着发情推进,进一步表现肿胀潮红,原有的大皱纹也消失展平,发情高潮后,外阴肿胀及潮红现象出现退化性变化,发情的外在表现结束,外阴红肿现象仍未消失,直至排卵后才恢复正常。
看黏液:发情初期时黏液量最少,黏液稀薄、透明,此后发情牛分泌黏液量增多,黏性增强,储留在阴道和子宫颈周围;发情中期时,由子宫排出的黏液牵缕性强,粗如筷子,有时带气泡;发情后期时,流出的黏液透明,黏液中混有乳白丝状物,黏性减退,牵之可以成丝,牛躺卧时易观察到黏液“吊线”垂到卧床上。
1.2.2 直肠检查
直肠检查时主要通过触摸卵巢上的卵泡判断牛的发情状况。发情前期母牛卵巢表面上有光滑的软点,但不明显,随着母牛发情的推进,卵泡液增多,体积增大,表面光滑有张力;到了发情盛期,触摸卵泡体积不增大,但软点加大,皮薄而波动,但张力不大,再后即到了发情后期,触摸卵泡像成熟的葡萄一样,有一触即破之感觉,此时是最佳的配种时期。
2 输精前准备
按照常规操作程序准备好输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器械、人员、发情母牛、冻精解冻等工作内容[2]。
3 输精操作
首先配种员戴上塑料长臂手套,涂上液状石蜡,按摩肛门、手臂进入直肠时,应避免与直肠蠕动相逆的方向移动。分次掏出粪便,避免空气进入直肠而引起直肠膨胀。通过直肠壁用手指插入子宫颈的侧面,伸入宫颈下部,然后用食、中、拇指握抓住宫颈。用纸巾擦净外阴。输精枪以35~45°向上进入分开的阴门前庭段后,略向前下方进入阴道宫颈段。输精枪前端在通过子宫颈的横行而不规则排列的皱褶时的手法是输精的关键技术。可用改变输精器前进方向、回抽、滚动等操作技巧配合子宫颈的摆动,使输精枪前端柔顺地通过子宫颈。禁止以输精枪硬戳的方法进入。插枪时的力度一定要缓慢,以免损伤子宫黏膜,造成出血,血液会杀死精子。输精部位在子宫体位于子宫角和子宫颈的连接处,在确定注入部位无误后注入精液。要求在3~5s 内输完、退出输精枪和塑料外套。
4 妊娠检查
母牛从输精、妊娠到干奶应进行3 次妊娠诊断:第一次妊娠诊断在输精后29~31d,采取未返情牛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黄体酮含量。第二次妊娠诊断在输精后第60 天,以直肠检查为主。第三次妊娠诊断在输精后第210 天,以直肠检查为主[3]。
4.1 第一次妊娠诊断
第一次妊娠诊断主要依据是母牛血清中的黄体酮含量进行诊断。采取母牛尾中静脉负压采血方法,采集3~5ml 血液,离心出血清,然后用移液枪滴到早孕测试板内恒温培养2h 放入酶标仪中便可得出结果。
4.2 第二次妊娠检查
第二次妊娠检查以直肠检查为主,在母牛输精后第60 天进行,首先戴上长壁手套抹上润滑油,手臂伸入隔着直肠壁摸子宫角,将两个子宫角全部放在手里感觉,如果可以摸到子宫角像充满水的气球则说明母牛怀孕,反则没有怀孕。
4.3 第三次妊娠检查
第三次妊娠检查以直肠检查为主,在母牛输精后第210 天进行,主要是触摸怀孕母牛的中动脉,如果摸到中动脉且有“嗖嗖”流水的感觉则说明母牛怀孕且小牛是活的,只摸到中动脉但没有“嗖嗖”流水的感觉说明是死胎,没有摸到中动脉说明无胎。
5 结论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奶牛配种受胎率,但是还有很多养殖场存在配种受胎率仍然很低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发情时间不准确、母牛饲养管理和健康及输精技术、冻精储存、解冻技术不正确等,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