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2019-01-05高洁
高 洁
西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并认定为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过程中的癌变状态之一,因此做好CAG早期诊治有利于胃癌预防[1]。目前临床对于CAG诊断主要采用胃镜检查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活检,但胃镜检查属于有创性操作,且患者比较痛苦,所以不易被患者所接受,从而导致诊断及治疗的延误[2-3]。胃蛋白酶原(PG)为泌酸腺主细胞合成的胃蛋白酶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通常情况下,胃黏膜中仅有1%的PG进入血液循环,且非常稳定,因此血清中PGⅠ和PGⅠ/PGⅡ可反映胃黏膜细胞和腺体数目,且可间接反应胃黏膜分泌功能[4]。胃泌素-17(G-17)主要由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患者胃黏膜病变会导致泌酸腺主细胞受累,进而导致PG分泌量发生改变。因此,血清PGⅠ、G-17和PGⅠ/PGⅡ可最为胃病病变类型及病变程度的良好生物学指标。幽门螺杆菌(Helico 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诱发CAG的主要病因之一[5]。据文献报道显示,约80%中重度CAG患者中可检测到HP[6]。从HP感染至CAG,再至胃癌的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PG及G分泌量的变化。通过检测分析不同部位胃黏膜病变程度与患者血清PGⅠ、G-17和PGⅠ/PGⅡ变化相关性,血清指标与HP感染相关性,探讨PG、G-17、HP与CAG病变程度和发病部分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经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为CAG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3例,女33例,年龄26~75岁,平均(52.58±6.61)岁;选择同期经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为非萎缩性胃炎患者34例为非萎缩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8~75岁,平均(52.66±6.59)岁。纳入标准:均接受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活检;临床资料完整;30 d内未接受过黏膜保护及抑酸药物治疗者;无糖尿病、甲亢、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肿瘤、心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病变。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43例为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8~73岁,平均(52.49±6.67)岁。3组入选者均自愿参与此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协议书。3组入选者性别、年龄分布均衡性较强(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3组受试者均于胃镜检查后12~64 h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肘静脉血样3 ml,0℃条件下静置1 h,1000 rpm离心10 min,取血清-70℃保存待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入选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泌素-17(G17)水平,试剂盒均由芬兰BIOHIT OYJ公司提供,专人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观察组HP测定采用交替金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库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专人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行均衡性检验;3组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间比较行单因素ANOCY分析;CAG病变程度与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间相关性采用非参数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分析;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与HP感染情况间关联性进行非参数独立样本中的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检验因子为α=0.05。
结 果
1 3组受试者血清PG及G-1水平比较 见表1。3组受试者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对比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非萎缩组及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明显下降,而血清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萎缩组比,观察组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亦明显下降,血清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
表1 胃窦不同病变程度的CAG患者 血清PG及G-1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5;与非萎缩组比,△P<0.05
2 胃窦、胃体、全胃不同病变程度CAG患者血清PG及G-1水平比较 依据观察组86例CAG患者胃窦、胃体及全胃镜检的胃黏膜萎缩性病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者。见表2~4。在胃窦、胃体及全胃出现萎缩病灶的CAG患者中,随着萎缩性病变严重程度加重,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胃窦部位发生萎缩病变的CAG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G-17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胃体及全胃部位发生萎缩性病变的CAG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G-17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
表2 胃窦不同病变程度的CAG患者 血清PG及G-1水平比较
表3 胃体不同病变程度的CAG患者 血清PG及G-1水平间比较
表4 全胃不同病变程度的CAG患者 血清PG及G-1水平比较
3 CAG患者血清PG及G-1水平与HP感染情况相关性分析 见表5。与HP(-)患者比,HP(+)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明显降低,血清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
表5 CAG患者血清PG及G-1水平 与HP感染情况相关性分析
讨 论
CAG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通常认为HP感染、遗传学特征、饮食不当、用药不合理等均可造成胃黏膜反复受损,从而导致胃分泌性腺体组织出现萎缩性病变,胃黏膜变薄、变色,血管出现显露、胃酸分泌量下降,胃肠蠕动功能失调,机体消化功能减退等,最终导致CAG发生[7]。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AG及其伴有的细胞异型增生等均与胃癌发病存在密切关联性[8-9]。因此,及时有效的做好CAG疾病筛查及病情进展判断工作,对评价患者胃功能,预防胃癌前病变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PG是具有消化功能的内切型蛋白酶,具有PGⅠ和PGⅡ两个亚群。其中PGⅠ亚群主要由胃底部位和胃体部位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PGⅡ亚群则主要由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及腺体,此外其在胰腺及前列腺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若机体上皮内发生病变,则会导致体内PGⅠ和PGⅡ分泌腺体功能异常,而血清中PG稳定性较好,因此可通过测定血清PG表达量评估患者萎缩性胃病或胃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研究显示,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可作为CAG及胃癌临床筛查的良好指标,其中胃癌患者PGⅠ和PG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及CAG患者;而CAG组患者PGⅠ和PGⅡ则低于健康人群[10]。G-17主要G细胞分泌,而G细胞是典型的开放型细胞,在胃窦部位分布最多,其次为胃底、十二指肠、空肠部分,此外人体胰岛D细胞也可以分泌G。人体G-17主要生理功效是促进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同时可促进胃黏膜生长,调节胃肠功能。不同病理条件下,G-17分泌水平存在明显变化[11]。如胃黏膜细胞出现萎缩时,胃黏膜组织中的腺体G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因此导致胃黏膜病变者体内G-17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机体。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及CAG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人群,而血清G-17水平则相对的明显升高。表明,人体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可作为筛查胃黏膜组织是否发生病变及病变类型的良好是生物学指标。该结果与PG及G-17在胃癌、胃溃疡、非萎缩性胃炎等研究中所得结论相一致[3,12]。魏华等研究显示,胃癌患者血清PGⅠ及PGⅡ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分期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责成显著正相关;而G-17则刚好相反,与病理分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13];陈洁等报道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CAG患者不仅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明显下降,PGⅡ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PGⅠ、PGⅠ/PGⅡ值变化与CAG患者胃黏膜组织病变程度呈明显负相关[14];方小鹤等报道则显示,CAG患者血清G-17水平明显低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且其表达水平均与萎缩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存在明显关联性[15],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本研究显示,无论胃黏膜萎缩病变发生于胃窦、胃体或全胃的CAG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胃窦萎缩病变者,血清G-17水平随病情加重呈明显下降趋势;胃体及全胃病变者则刚好相反,血清G-17水平随病变加重而呈明显上升趋势。分析原因:胃窦、胃体或全胃多部位黏膜组织发生相应萎缩性病变,都会导致位于该部位及周围的腺体及主细胞数量减少,被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替代,进而导致PG表达量降低,而PGⅠ、PGⅠ/PGⅡ值的下降则导致G-17水平出现反馈性升高,但不同部位病变患者血清G-17变化趋势不同,因此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可作为间接反映胃黏膜萎缩病变程度的指标。此外,发生HP感染的患者因上皮内腺体细胞间质出现萎缩,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功能和细胞内的腺体分泌功能受影响,进而影响到机体PG及G-17等消化类物质的合成及分泌。研究显示,HP感染与血清PG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16];屈天生等[17]则进一步明确胃癌患者血清PG水平与HP感染阳性呈负相关,该结论与本研究相一致, HP(+)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明显低于HP-者, G17水平高于HP(-)者。
综上所述,血清PG及G-17水平可作为CAG筛查的无创性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进一步检测或判断患者胃黏膜萎缩程度的良好指标,且HP感染情况也会对PG及G-17水平产生影响。本研究未对不同萎缩病变部位患者血清PG及G-17水平间差异做对比分析,需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补充,以期能探讨其表达水平是否存在组织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