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防治

2019-01-05王兴华

新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肾型毒苗血清型

王兴华

(山东省海阳市二十里店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海阳 2651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有的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期减蛋。本病无季节性,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但6周龄以下雏鸡更易感染。因此,有效地防治本病对促进我国养禽业蓬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原学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本病的致病菌,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本病毒呈螺旋对称,有囊膜,囊膜表面有花瓣状的纤突。衣壳蛋白、膜蛋白和纤突蛋白是病毒粒子的3种病毒特异性蛋白。本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且变异株和新的血清型仍在不断出现,但是各血清型均只感染鸡而并不危害其他家禽。该病毒对热较为敏感,56℃15分钟即可将大部分毒株灭活。同时该病毒对一般的消毒剂抵抗力不强,0.01%高锰酸钾、1%来苏儿、70%酒精或1%福尔马林等消毒液3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2 流行特点

本病只发生于鸡,其他禽类不易感,且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但雏鸡发病最严重。该病毒能在鸡群中迅速传播,易感鸡通常在48小时内出现症状,发病率为70%~100%,死亡率为25%。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被病鸡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可间接传播本病。

3 临床症状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多,其侵害不同的内脏器官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有呼吸道型、肾型和胃型3种类型。呼吸道型的发病雏鸡往往表现为流泪、打喷嚏、流鼻液、张口伸颈呼吸;病鸡精神沉郁,由于畏寒往往挤成一堆,羽毛松散无光,双翅下垂,个别病鸡排黄白色稀粪。出现肾型的鸡主要为2~6周龄的雏鸡,发病初期表现为嗜睡、减食、畏寒、饮水量增加;随着病情加重进入急性肾病阶段,排白色稀粪,面部和全身皮肤发紫,出现死亡,且一般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死鸡剖解可见肾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俗称“花斑肾”。胃型的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咳嗽,流泪,腹泻,生长停滞,发病率达30%~50%,死亡率约30%。

4 疾病防治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目前使用的弱毒疫苗主要有H120弱毒苗、H52弱毒苗、H120、H52与肾型毒株28/86的二价苗,灭活苗有含肾型毒株的多价苗。对1~5日龄的雏鸡用H120弱毒疫苗进行第一次免疫,4~6周龄后用H52疫苗做第二次免疫,以启动主动免疫;3周龄鸡可接种H120弱毒苗,饮水或滴鼻;7周龄以上鸡接种H52,免疫期可达5~6个月。预防雏鸡肾型和呼吸型可用二价苗滴鼻或滴眼。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严防从疫区引进鸡只,如要引进,则要隔离观察2周以上确保无病方可合群。冬季注重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确保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喂全价饲料,可添加微生态制剂于饲料中,以促进正常菌群生长。

治疗本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发病鸡群,用0.1%碳酸氢钠饮水3天,或0.05%~0.1%阿司匹林混饲。此外,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以减轻肾脏代谢负担,至病情改善后再逐渐恢复蛋白质水平。为了维持机体电解质的平衡,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治疗的同时搭配清热、解毒和泻火的中药如板蓝根、鱼腥草、穿心莲、金银花、甘草、车前草等适量煲成中药液,加入适量红糖,冷却后以50公斤加入5%诺氟沙星60克入药,连用3天。

猜你喜欢

肾型毒苗血清型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不同免疫程序组合对散养猪免疫效果影响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