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9-01-05佟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4期
关键词:肠蠕动导尿管肠梗阻

佟雷

作为一种常见性疾病,粘连性肠梗阻的产生与患者腹腔损伤、腹腔异物以及腹腔炎症具有紧密联系,很容易引发腹胀、排便障碍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过去治疗此疾病多采用非手术方法。非手术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对缓解患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复发率较高,且不少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手术治疗逐渐成为首选方式。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中,腹腔镜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分析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接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 例,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18 例;年龄20~68 岁,平均年龄(42.6±8.9)岁。观察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21~68 岁,平均年龄(43.1±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需禁食、检查凝血功能以及肠胃减压、血尿常规等各项基础措施,做好手术准备。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补液、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措施,常规消毒后铺巾,于正中位置作手术切口,确定梗阻位置与粘连程度后,应用钝性结合锐性方式分离粘连组织,并修复破损的浆肌层与肠管。创面可涂抹透明质酸钠以免术后出现再粘连。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在留置引流管后将切口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后,常规消毒铺巾,维持仰卧后,于患者距离原切口6~8 cm 插入套管,建立气腹,维持气压10~15 mm Hg(1 mm Hg=0.133 kPa),将腹腔镜置入后观察内脏粘连情况,利用超声刀与电凝钩将小肠、腹壁切口粘连成角的部位予以分离。对于束带造成的小肠梗阻,可应用电凝钩切除。针对肠管破损患者,需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用无菌纱布擦干,注入适量生物蛋白胶,以免引起复发。

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止血药物等。出院时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及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除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除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6.3±1.9)min、术中出血量为(15.3±1.8)ml、导尿管拔除时间为(5.9±1.6)d、肠蠕动恢复时间为(5.1±0.9)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9±2.8)min、术中出血量为(4.8±0.4)ml、导尿管拔除时间为(3.1±1.3)d、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7±0.7)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3 例,术后肠瘘2 例,切口感染3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 例,术后肠瘘1 例,切口感染0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腹部阵发性疼痛、疼痛难忍、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表现,同时复发率较高。主要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措施。非手术治疗患者主要使用生长抑素、胃肠减压以及禁食等措施改善营养状况[2]。但此种治疗措施取得的远期效果不良,很容易引起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而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腹腔镜和开腹手术。通过手术可及时解除患者梗阻现象,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中常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效果较显著,但开腹手术盲目性大,需在腹腔内大范围探查,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术后疼痛较显著,不利于机体恢复,且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炎性反应,很容易再次出现粘连。而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此种手术方式创伤比较小,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且并发症较少[3]。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且有效降低复发率。

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分别通过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6.3±1.9)min、术中出血量为(15.3±1.8)ml、导尿管拔除时间为(5.9±1.6)d、肠蠕动恢复时间为(5.1±0.9)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9±2.8)min、术中出血量为(4.8±0.4)ml、导尿管拔除时间为(3.1±1.3)d、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7±0.7)d。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3 例,术后肠瘘2 例,切口感染3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 例,术后肠瘘1 例,切口感染0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腹腔镜手术可为施术者开阔手术视野,并能够直观观察患者腹腔,可确定梗阻位置与性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此种手术操作对保护脏器组织具有重要作用,可预防脏器组织受到异物刺激,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实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4]。但为确保腹腔镜手术效果,还需注意以下3 个方面:①强化培训,通过培训施术者可全面掌握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②确保穿刺部位与原切口相应的距离,可有效保护脏器组织。③施术者手术操作动作轻柔,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从而预防术中大量出血引发再粘连[5-7]。可见,从各个方面来看,相比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相比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肠蠕动导尿管肠梗阻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ICU 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