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配合护理对于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01-05杜娟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漏尿器械常规

杜娟

(乐山武警四川总队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基于临床医疗水平的极大提升,肾癌早期发现率也愈来愈高,再加之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肾部分切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肾癌愈加普遍[1]。但是,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手术方法,存在实施难度大、操作复杂程度高的特点,所以这也就对手术配合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围术期的配合护理更是显得尤为重要[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肿瘤患者50例为观察者,并按照随机奇数偶数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分组后,常规组25例患者当中包括有男性16例和女性9例,年龄范围从20岁~62岁,均值40.7±3.1岁;实验组的25例患者当中包括有男性15例和女性10例,年龄范围从22岁~65岁,均值41.6±3.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显著,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常规组辅以一般临床护理,包括对患者心肺功能的了解,指导患者在床上卧位大小便等;另外实验组则是强调围术期的配合护理。

1.2.1 术前配合 (1)患者准备: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应到病房进行对患者的访视,对其病情状况与指标检查结果进行掌握。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室环境,帮助其消除对手术室的陌生感,通过和患者的耐心交流、答疑解惑,安抚患者情绪,使其安心等待手术。另外叮嘱术前的禁食、禁饮等有关事项。(2)做好手术有关器械的准备工作。

1.2.2 术中配合 (1)巡回护士的配合:迎接患者到手术室之后,巡回护士核实资料无误之后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一起做好麻醉处理和监测工作。帮助患者取舒适的健侧卧位,垫软枕、抬高其腰部。连接好摄像显示系统,并持续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2)器械护士的配合:提前20分钟对器械台进行整理,并确保每一台器械性能都良好。帮助医生进行常规铺巾的工作,并确保各仪器都正确连线。要熟悉肾脏解剖结构与手术操作流程,关注手术的进展情况,及时传递医生所需要的器械。同时注意器械的轻拿轻放,以免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刺激。

1.2.3 术后配合 除了常规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之外,还要尤为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出血:监测到患者的心率变快、血压下降、尿液颜色呈血性、引流液流出速度变快,考虑可能是手术肾出血。要及时上报给医师,有效采取输血、输液等治疗举措,做好再次手术或者是动脉栓塞的准备;(2)漏尿:对各种引流管进行检查,防止漏尿,可于膀胱镜下行双J管对尿液进行引流,使漏尿得以恢复;(3)缺血性肾衰:因为术中涉及到对肾蒂的阻断,因而术后有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可能,针对于此应严格观察、记录患者尿量,对其血尿标本定时进行采集,检测肾功能,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肾功能保护举措;(4)感染:为避免肺部感染,术后除了常规应用抗生素之外,还应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定时帮助其翻身、拍背。由于术后涉及到各种尿管、肾窝引流管的留置,因此应注意无菌操作,做好管道护理,避免发生感染;(5)高碳酸血症:观察患者有无心律不齐、呼吸深慢以及面色青紫等症状,通过予以低流量吸氧、加深加快呼吸的调节,排除二氧化碳。

1.3 护理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χ2)检验方法,录入到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数据分析,P值<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1例(4.1%)、漏尿2例(7.1%)、出血1例(4.1%),总发生率为16.0%;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6例(24.0%)、高碳酸血症4例(16.1%)、缺血性肾衰4例(16.1%)、漏尿7例(28.0%)、出血6例(24.0%),总发生率为84.0%;可见,实验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皆要比常规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腔镜手术虽优点诸多,但也存在着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可能,因此施以围术期的有效护理配合,尽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3]。再结合上文实验所得,可见,将围术期配合护理方法用于对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当中,对其术后良好恢复有着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漏尿器械常规
常规之外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前列腺术后漏尿一般是暂时的
别受限于常规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