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停奥沙西泮致严重撤药反应一例
2019-01-05王金亮
王金亮,李 慧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230022)
病例:患者,男,46岁,身高172cm,体重50kg,因“酗酒10年,断酒后意识不清伴抽搐4天”于2018年7月11日入院。患者长期大量饮酒10余年,每日约1斤白酒,半年前酒量逐渐变差,每日约0.5斤白酒。7月2日顿饮白酒0.3斤后步态不稳,摔倒致“右股骨粗隆间骨裂”,在当地综合医院行保守治疗,期间有无饮酒不详。7月8日夜间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一次,持续约2~3分钟后自行缓解,事后不能完全回忆。7月11日夜间 T 37.7℃,再次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遂转入我院物质依赖科。体格检查:神志不清,体型消瘦,营养不良,全身皮肤少量出汗,眼球水平震颤(+),指鼻试验不准,颈软,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心率92次/min,右侧下肢活动受限,双手细颤,四肢肌张力不高,肌力Ⅳ级,腱反射(++),病理征(—)。精神检查:家人搀扶入室, 衣着欠整,貌大于龄,意识狭窄,乱语,称“服务员再上盘菜”,意志活动减退,病理性意志活动增强,对酒精存在明显的心理渴求和躯体渴求,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均明显减退。辅助检查: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AWS)19分。胸部CT示左肺炎;头颅CT示脑萎缩;入院后即刻检测血液中乙醇浓度<100mg/L;生化全套示:总蛋白55.3g/L(正常值60.0~80.0g/L),白蛋白36.4g/L(正常值38.0~51.0g/L),肌酐28.80μmol/L(正常值44.00~115.00 μmol/L),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4.66×109/L(正常值3.50~9.50×109/L),红细胞数目2.90×1012/L(正常值4.30~5.80 ×1012/L),血红蛋白浓度103.00 g/L(正常值130.00~175.00g/L),余未见异常。入院诊断:震颤谵妄,酒精依赖综合征,肺炎,右股骨粗隆间骨裂。
入院后因酒精所致震颤谵妄给予奥沙西泮片(商品名:优菲;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80106)90mg/d替代治疗,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d,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d,头孢呋辛酯片0.5g/d,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g/d。7月12日下午T 36.7℃,后未再出现发热。7月16日AWS评分7分,记忆智能基本正常,注意力集中,定向力正常,戒断反应基本消失,奥沙西泮剂量减至30mg/d,并于7月27日停用。7月28日夜间患者出现入睡困难,不知自己身处医院,不认识陪护妻子,将晚上当做白天,定向力受损,意识清晰度下降,乱语,称“我正在摸鱼”,双手存摸索动作,考虑“谵妄状态”。再次给予奥沙西泮片30mg,观察2小时仍未见好转,遂改地西泮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后症状有所减轻。7月30日上述症状消失,改地西泮片10mg/d继续治疗。地西泮片每隔3天减少2.5mg,于8月10日停用后观察7天未见不适,办理出院。
讨论: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均明显减退,在及时、充分的维生素B1补充以及奥沙西泮的替代治疗后很快得到恢复。酒精依赖患者通常在断酒后6小时左右出现戒断反应,也可在36~48小时出现,严重戒断反应如震颤谵妄一般持续2~3天。该患者入院时血液中未检测到酒精浓度,经奥沙西泮替代治疗5天后戒断症状也已完全消失,已平稳度过酒精急性戒断期,基本排除迟发性谵妄可能[1]。患者服用奥沙西泮片14天,不符合药物滥用和依赖的诊断标准,因此,考虑谵妄为突然停用奥沙西泮所致的撤药反应[2-3]。
苯二氮䓬类药物撤药症状多见于长期大量服药、快速减量或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骤停奥沙西泮致严重撤药反应文献少有报道,多数为对药物产生依赖后停用所致戒断反应[4-6]。奥沙西泮是地西泮的代谢产物,属于中、短效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且不经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而是与葡萄糖醛酸直接结合成为非活性的葡萄糖苷酸奥沙西泮,通过肾脏排出。奥沙西泮不会因为长期给药而在体内蓄积,是肝功能受损患者缓解酒精戒断症状首选药物之一[7-8]。一项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首次选用奥沙西泮或地西泮的患者,奥沙西泮组剂量递增的风险明显高于地西泮组[9]。酒精依赖患者是一特殊群体,本身就是成瘾体质。苯二氮䓬类药物作为中枢抑制剂,与酒精存在交叉耐受性,当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时更容易出现耐受和依赖。停用短效药物要比停用长效药物相对严重,骤停会使有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撤药症状。因此,对于酒精依赖患者停用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应做到个体化给药,避免突然或快速撤药。可通过缓慢降低剂量,减少血中药物浓度来避免严重的撤药反应,必要时可使用等效剂量的长效药物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