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RPs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19-01-05王白鹤孙建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变体充质外显子

王白鹤 孙建方

上皮-间质转化(EMT)使上皮细胞失去极性获得间充质表型,从而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它是胚胎发育所必需的过程[1],并且与癌症进展相关[2]。除了受相关转录因子的调节外,EMT还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被调控,上皮剪接调节蛋白1和2(ESRP1和ESRP2)已被描述为参与EMT相关的上皮特异性剪接调节剂。本篇文章主要针对ESRPs介导的剪接变体在EMT相关上皮表型调节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3],以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1 上皮-间质转化(EMT)程序

许多细胞外信号通路,比如TGFβ,Notch,Wnt,FGF和HGF能够通过诱导EMT-TF(Snail,Slug,ZEB1,ZEB2和Twist)的表达来促进EMT过程。这些信号传导途径与胚胎发育密切相关。转录因子的诱导通常导致E-钙黏蛋白的丧失,这是EMT的首要表现之一。 E-钙黏蛋白的抑制是通过在编码CDH1基因的E-钙黏蛋白的启动子位点的E盒处形成抑制性复合物来介导的。E-钙黏蛋白的丧失,以及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功能的丧失以及细胞顶端-基底极性都是EMT的标志,并且导致以间充质标记物的高表达为特征的细胞类型,例如波形蛋白表达,细胞形状变成纺锤形,以及获得迁移和侵袭能力[4]。反向程序MET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驱动先前间充质细胞向上皮细胞转化,可能导致EMT途径的下调,但是关于抑制EMT或促进MET的特定转录途径目前研究较少。

EMT程序的失调与肿瘤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绝大多数致命的人类癌症是源自上皮组织的肿瘤,例如来源于乳腺、肺、胰腺和结肠的肿瘤。虽然早期肿瘤保留了许多正常上皮细胞的特征,但高度侵袭性的肿瘤获得间充质特征,从而可以侵入周围的基质[5]。实际上,在宫颈癌、结肠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肿瘤侵袭过程中可以发现EMT的表达,包括E-钙黏蛋白表达的丧失,波形蛋白表达的增加和迁移能力的明显增强。尽管有大量的体内研究与异种移植或遗传小鼠模型支持EMT在肿瘤进展中的因果作用,但是EMT对人类癌症和转移的准确影响仍然存在争议,原因是原发肿瘤样本的证据不足[6]。有研究在癌旁组织发现了E-钙黏蛋白的低表达,其他转移的肿瘤细胞未显示EMT的迹象。最近发现,EMT还与干细胞特性和耐药性的获得有关[2],这表明EMT在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选择性作用。由于胚胎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尚未完全阐明的致癌作用,EMT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2 ESRPs在细胞上皮表型调节中的作用

使用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功能性交互网络分析发现ESRPs与EMT过程密切相关。多种研究显示在敲除或过表达ESRPs细胞中,受影响的功能途径存在大的重叠。具体而言,众多研究的途径分析一致证明,主要涉及细胞黏附,细胞迁移运动和细胞骨架调节三方面,这些都是特征性地区分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途径[6]。ESRP靶向的大多数转录编码蛋白具有上皮细胞功能,但是还不清楚ESRP诱导的上皮剪接变体是如何调节上皮表型的。最近相关研究进展表明,这些上皮剪接变体类似于FGFR2,是通过各种机制对上皮细胞功能发挥着重要影响。

2.1 影响细胞黏附的上皮剪接蛋白变体 p120-Catenin:成熟的基于E-钙黏蛋白的黏附连接点是上皮细胞的主要标志,作为钙黏蛋白-连环蛋白复合物的一部分,p120-连环蛋白与钙黏蛋白的细胞质结构域结合,并且通过内吞作用和蛋白酶体降解来阻止其下调,从而作为钙黏蛋白稳定性和功能的主要调节剂[7-9]。p120-连环蛋白的其他功能包括调节Rho-GTP酶信号传导和转录调节,特别是充当了Wnt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剂[10,11]。编码p120-连环蛋白的人CTNND1基因具有四个不同的翻译起始位点和四个可变剪接的外显子。目前区分的最相关的剪接变体是含有替代外显子2和3的相对长的间充质特异性剪接变体。间充质p120变体的异常表达与癌症进展有关,可能是通过核信号传导或通过影响Rho-GTP酶信号传导的机制[10,11]。有研究发现p120-连环蛋白的长间充质异构体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的侵袭性,这依赖于它们抑制RhoA活化的能力[12]。

CD44:CD44蛋白是普遍表达在跨膜细胞的表面蛋白。CD44的细胞外结构域主要作为细胞外基质分子透明质酸的受体起作用,并且具有其他ECM组分和细胞表面受体的其他结合位点。CD44的细胞质结构域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间接相关,并介导其信号功能,从而控制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黏附,细胞迁移、运动和信号传导[13]。AS可以产生多种CD44 mRNA转录物。外显子1-5和外显子16-20通常拼接在一起,并编码标准CD44s蛋白异构体。另外包含10个可变中间体外显子产生多个较长的可变剪接CD44蛋白异构体,命名为CD44v1-10[13]。较长变体形式的CD44具有延伸的细胞外茎结构域,它具有高度糖基化并提供额外的配体结合位点[13,14]。包含外显子变体与癌症进展相关。虽然包含一些变体外显子,特别是CD44v4-5和CD44v6增加了转移能力,但是v8-10的包含对于正常上皮细胞是典型的并且与E-钙黏蛋白表达相关[14]。CD44v8-10和CD44v1-2取决于ESRP1活性[15]。由于ESRP1的丧失和切换回CD44s表达而排除这些外显子对于EMT发生是至关重要的[15],这表明ESRP部分地通过抑制CD44抑制EMT过程。

Integrin-α6:整联蛋白是参与细胞基质附着的异二聚体跨膜糖蛋白。目前,已经鉴定了18个α亚基和8个β亚基,其可以形成异二聚体[16]。层黏连蛋白结合α6整联蛋白亚基与β1整联蛋白结合形成α6β1整合素,它和β4整联蛋白在许多细胞类型中被发现,常见于上皮细胞,其中α6β4整联蛋白是半桥粒的一部分。α6整联蛋白基因ITGA6的外显子25的AS产生两种剪接变体α6A和α6B。最近,它显示包含外显子25,导致α6B的较长细胞质结构域,由ESRP1介导α6A和α6B剪接变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达谱[17]。成人结肠上皮也显示差异表达,因为α6B由静止分化细胞表达,而α6A在增殖细胞中被发现[18]。结肠癌与表达α6A的细胞增加相关,其通过涉及α6A激活Wnt信号传导途径的机制导致肿瘤增殖增加[18]。尚不清楚它是否促进α6整合素向β1转化,比如在乳腺癌干细胞中,ESRP1介导的α6整合素剪接的丧失可能促进α6Aβ1异二聚化并导致肿瘤形成[17]。

2.2 影响转移和侵袭的上皮剪接蛋白变体 MENA:MENA是肌动蛋白调节剂Ena/VASP蛋白家族的成员。它是一种细胞内支架蛋白,调节片状伪足,丝状伪足,细胞-细胞连接和黏着斑中肌动蛋白丝的聚合,并参与调节细胞形态,细胞骨架排列和细胞运动。与相关家族成员ENA和VASP相反,目前已经在人类中发现了几种甲型谷胱甘肽的AS异构体[19]。除了普遍表达的人MENA(hMENA)之外,人肿瘤细胞通常表达在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的一种或多种剪接变体。其中,以跳过的外显子6命名的hMENAΔv6与包含外显子11a变体命名的hMENA11a互斥,hMENA11a的表达受ESRP1调节[20,21],并与E-钙黏蛋白表达和减少的侵袭相关,与其在上皮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一致,与间充质细胞相反。有趣的是,两种剪接变体在同一肿瘤中表达不同,在乳腺癌研究中,发现表达hMENA11a的细胞构成原发肿瘤的大部分,而侵袭性肿瘤细胞表达hMENAΔv6[22],这些发现表明,hMENA AS中的ESRP1依赖性转换控制着肿瘤细胞的侵袭。实际上,最近的研究强调了hMENAΔv6可能用作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19,23]。

Exo70:Exo70是一种八聚体蛋白复合物,与调节上皮细胞的胞吐作用和顶端 - 基底极化有关。Exo70至少有五种可变剪接的异构体[24,25]。在这些异构体中,Exo70-E表达受ESRP1控制并且是上皮特异性的,而Exo70-M存在于缺乏ESRP1的间充质细胞中。这些异构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仅有Exo80-M结合Arp2/3复合物,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有趣的是,在间充质细胞中引入Exo70-E不仅可以抑制细胞侵袭,还可以通过一种可能依赖于抑制EMT-TF Snail的机制来获得上皮表型[25]。据报道,Exo70还可通过结合剪接体直接调节其自身的剪接,尽管这涉及Exo70-E和Exo-70M之间共有的结合区域[24]。然而,这些研究表明由ESRP诱导的Exo70变体可能作为上游潜在的反馈调节剂起作用。

3 ESRP剪接变体调节EMT过程

虽然有充足的证据表明ESRP通过EMT相关信号通路调控上皮细胞的剪接事件,但是ESRP的表达是EMT过程的继发结果,还是与EMT相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选择性转录后程序,目前尚不清楚。可以明确的是,下调ESRP1和ESRP2是EMT作用的结果,该过程由EMT-TFs诱导产生[15,20,26]。

在人乳腺上皮(HMLE)细胞系中,通过他莫昔芬诱导Twist ER的表达,14天内完成Twist诱导的EMT过程,包括E-cadherin的缺失,N-cadherin的获得,以及成纤维样细胞的形成。RNA序列分析发现Twist-ER诱导HMLE细胞系中EMT显著降低ESRP的表达,并导致大约1500个AS的改变[15,26]。其中,约8%与外显子跳跃事件重叠,这些事件在先前研究中归因于ESRPs[26]。虽然这些结果可能表明ESRP和EMT控制不同的程序,但是EMT和ESRP调控AS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有实验证据表明,敲除上皮PNT2细胞系中ESRP1和ESRP2基因,可以诱导间充质标志物的形成如波形蛋白,纤连蛋白,MMP-2和N-钙黏蛋白,并降低E-钙黏蛋白在质膜的定位[21]。有趣的是,MDA-MB-231细胞中ESRP1和ESRP2的表达可引起E-钙黏蛋白升高,而不影响N-cadherin或纤维连接蛋白[27],表明ESRP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E-钙黏蛋白的表达,不同于ESRP诱导的蛋白质异构体对EMT的上游调节。最近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HNSCCs)的研究表明,ESRPs可以在EMT中扮演互补角色。ESRP1控制促进运动的Rac1剪接变体Rac1b的AS[28,29],ESRP2则通过另外一种不同的机制下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ESRP2降低E-钙黏蛋白的机制涉及EMT-TF SIP1,该过程可下调E-钙黏蛋白转录[29]。目前对ESRP2如何调控SIP1及其转录和转录后机制尚不清楚[29]。

改变细胞标记物如E-钙黏蛋白的表达可以诱导EMT程序,导致细胞形态和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6]。因此,细胞功能实验检测ESRP1/ESRP2敲除或过表达对细胞形态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时敲除ESRP1和ESRP2,或只敲除ESRP1,HMEC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即纺锤形细胞增加,鹅卵石样细胞以及细胞-细胞黏附减少。此外,划痕实验中,同时敲除ESRP1和ESRP2,或只敲除ESRP1可以促进细胞迁移[21],Ishii等[29]在HNSCCs(SAS和HSC-4)研究中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在HMLE-Twist细胞中过表达ESRP1后,迁移特征改变为在单层上皮细胞中的常见类型[26]。在调查对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影响时,观察到敲除ESRP1可促进丝状伪足的形成,而ESRP2并没有。这表明ESRP1和ESRP2是以不同方式抑制细胞运动:ESRP1通过细胞骨架作用,而ESRP2是通过细胞-细胞黏附方式。

4 ESRPs和肿瘤形成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AS和可变蛋白异构体一样,可以促进肿瘤癌蛋白的形成。AS被认为肿瘤的标记物[8,30],可以影响多个过程,包括通过表达端粒酶hTERT较短的亚型来促进复制,通过EGFR受体的可变剪接促进肿瘤的持续增殖信号的传导[31]。AS介导的促癌过程的其他特征包括逃避生长抑制因子,减少细胞凋亡,细胞代谢失调和侵袭、转移等[8]。

肿瘤形成与分化上皮的特征缺失有关,这与ESRPs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类似,实际上,在多个肿瘤细胞系中,例如来自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肾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转移性肿瘤细胞系中,细胞和肿瘤组织的侵袭与ESRP1和2的低表达有关[27,28,32,33],表明了ESRPs的肿瘤抑制功能。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支持,有研究表明ESRP1过表达在体外减少了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在体内很少产生肝转移[33]。此外,临床数据显示ESRP1表达水平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和乳腺癌中的患者存活率正相关[32]。在原发性结肠肿瘤微卫星转移灶中,发现50%的ESRP1基因突变,体外实验敲除ESRP1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表明ESRP1是结肠癌的肿瘤抑制因子[34]。

与之相反,ESRP1高表达和由此产生的CD44v8-10剪切变体与4T1小鼠模型和乳腺癌患者更高肺转移相关[35]。ESRP1诱导的剪接变体CD44v8-10有稳定胱氨酸转运蛋白xCT(SLC7A11)的能力,同时增加细胞对活性氧的抵抗力,使其具有潜在的致癌功能[35]。乳腺癌细胞缺氧也会引起ESRP1表达增加,促进向间质表型的转化,但具体机制有待明确。ESRP1可促进多个乳腺癌细胞系对抗癌剂苯基丁酸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拮抗剂)的敏感性,因此,ESRP1降低了对化学抗性有确定作用的基因表达,例如AXL,IFI16和CAV1[36]。

关于ESRP2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在大多数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中,ESRP1和ESRP2均有肿瘤抑制功能,但是作用机制不同。在这些肿瘤中,ESRP1 mRNA表达显著下降,ESRP2 mRNA表达趋于稳定,但是由于Arkadia功能丧失降低了剪接活性,其促进了ESRP2诱导的剪接[37]。在HNSCCs中也报道ESRP1和ESRP2的调节,其中ESRP1通过Rac1剪接调节细胞运动[29],而ESRP2影响细胞-细胞黏附,有数据表明ESRP1 mRNA表达水平受缺氧条件影响,而ESRP2不受影响。总之,大部分研究表明ESRPs具有肿瘤抑制作用,也有研究发现ESRP1有肿瘤保护作用,因而ESRP1和ESRP2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并不完全一致。

5 结论

ESRPs已成为上皮细胞剪接程序的主要调节因子,它通过诱导上皮表型改变,从而参与细胞-细胞黏附,细胞迁移运动和细胞骨架。阐明ESRPs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将对深入了解人类胚胎发育和肿瘤的诊断治疗过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变体充质外显子
外显子跳跃模式中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分析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人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MSCs)增殖的机制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非小细胞肺癌EGFR- TK非经典突变临床研究进展*
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分类检测
基于字词联合的变体词规范化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