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向哲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病经验

2019-01-0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天麻汤加减白术

刘向哲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研工作近30载,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尤其擅长利用中医中药防治脑血管疾病,善于从“痰”“瘀”角度辨病辨证论治且疗效确切,笔者有幸跟师坐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吾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眩晕病病因病机

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事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也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中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病因病机复杂,古代文献多有记载,《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目,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丹溪心法·头眩》:“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眩运》:“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医学正传·眩运》:“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类证治裁·眩晕》:“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总之,眩晕病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年高肾亏、瘀血内阻等,但其病机变化包括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吾师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现代临床发现,“风痰上扰”这一病理变化在眩晕病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中焦之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液,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若脾失健运,水湿内生,痰湿壅遏,引动肝风,痰浊随气上逆,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导致头晕目眩、头重昏蒙,精神倦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使“百病皆有痰作祟”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

风痰上扰是眩晕病的重要病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病诊疗方案指出风痰上扰是眩晕病主要证型之一,证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2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药解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有痰湿壅遏者,书云‘头眩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方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冉先德《历代名医良方注释》诠释此方,“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晕,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天麻息风止眩晕,二药合用为主药,以治风痰眩晕头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为辅药;橘红理气化痰,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均为佐使药。诸药相合,方简力宏,共同体现化痰息风,健脾祛湿之功”。可见本方配伍严谨精当,标本兼治,实为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病之经典名方。刘向哲教授临证时常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病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3 验案举隅

病人,男,58岁,2015年10月20日初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昏沉、头懵,忘事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倦怠乏力,余无明显不适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达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不规律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差,喜食肥甘厚腻,1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后给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差。现症见:头部昏沉、头懵,忘事明显,乏力,睡眠差,大便先干后稀,小便可。血压160/100 mmHg,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中医诊断:眩晕病,证属风痰上扰兼血瘀症,治宜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安神,活血化瘀。处方:姜半夏10 g,炒白术12 g,天麻12 g,茯苓15 g,陈皮12 g,九节菖蒲12 g,炒僵蚕12 g,远志12 g,泽泻12 g,炒酸枣仁20 g,夜交藤30 g,丹参15 g,川芎15 g,红花12 g,炒砂仁12 g,炙甘草3 g。7付,水煎服,日1付,早晚分服,嘱病人规律口服降压药,监测血压,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2015年10月27日二诊,病人诸症均减轻,病体大好,中药继续守上方加减30付,后症状未再发。

按语:本病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病人长期喜食肥甘厚味,日久滋腻碍胃,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痰湿内聚,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引动肝风,风痰上扰,发为眩晕,可见头部昏沉、头懵,苔白腻;脾虚气血化生不足可兼见乏力,大便先干后稀;痰瘀日久扰神,出现失眠、舌质暗红,脉弦滑。方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达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安神,活血化瘀之效,初诊诸症均减,效不更方,继服上方症状未再发。

4 小 结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偏于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日久,脾虚之人渐多,脾虚则易生痰,痰邪引动肝风,风痰上扰,发为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对病因病机,标本兼治,为治疗眩晕病的名方。现代对其研究颇多:半夏白术天麻汤达到祛风止眩的治疗目的,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1];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能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疗效满意[3]。刘教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时,注重辨证论治,随症加减。若气虚血瘀明显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气活血通络;颈部不适,上肢麻木者,加葛根、丝瓜络以舒经通络;头痛,加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焦虑抑郁状态,合甘麦大枣汤以调养心神;烦躁易怒明显者,合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等。刘教授临证应用此方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病病人具有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天麻汤加减白术
神奇的天麻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白虎消痤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47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