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病人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03-2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族史年龄冠心病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群体呈低龄化。早发冠心病定义为男性病人年龄<55岁,女性病人年龄<65岁。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心理压力、缺乏运动、肥胖、吸烟、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等[1]。近年来有新的危险因素逐渐被发现,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钙血症、维生素B12缺乏等,但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2]。相关研究指出,早发冠心病病人劳动力丧失、预后不良等高于晚发冠心病病人[3]。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戴宇翔等[4]研究认为,代谢综合征、家族遗传为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77例病人,排除合并心肌炎、心包炎、严重感染、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损害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及发病年龄分为晚发组104例,早发组91例和对照组82例。晚发组,男61例,女43例;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早发组,男59例,女32例;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对照组,男47例,女35例,中位年龄56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且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入院后详细记录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计算体质指数(BMI)。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行常规心动图检测,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2.2 冠状动脉检查 由专业医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桡动脉穿刺为主,桡动脉无法穿刺病人可选取股动脉穿刺,取Judkins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至少进行两个体位投照,左冠状动脉至少进行4个体位投照,若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后可增加投照体位,充分显示病变严重程度及其病变位置。通过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由两位专业医生共同评定之后作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报告;至少有一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为冠心病,之后根据累及部位(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情况分为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若累及左主干按照同时累及左前降支及回旋支进行计算。采用冠状动脉积分(Gensini)法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1分、2分、4分、8分、16分,其中1分为狭窄程度≤25%,2分为狭窄程度26%~50%,4分为狭窄程度51%~75%,8分为狭窄程度76%~90%,16分为狭窄程度100%,之后乘以所在节段病变系数[5],再将得分相加即为病变Gensini积分,其中Gensini积分>30分属于重度病变,≤30分属于轻度病变[6]。

1.2.3 危险因素确定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冠心病病人发病年龄为女性<65岁、男性<55岁;吸烟史:每日至少吸烟1支,且至少持续1年以上;高血压:既往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或经连续两次静息状态测试,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和)收缩压≥140 mmHg;血脂代谢异常[7]:HDL-C<1.04 mmol/L,TG≥1.7 mmol/L,TC≥5.18 mmol/L,LDL-C≥3.37 mmol/L;肥胖:BMI≥28 kg/m2; 2型糖尿病:既往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

2 结 果

2.1 3组临床资料比较 早发组和晚发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早发家族史比例及空腹血糖、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发组吸烟比例、早发家族史比例及TG均明显高于晚发组(P<0.05);早发组和对照组年龄明显低于晚发组(P<0.05);3组性别、高脂血症比例、TC和Lp(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临床资料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晚发组比较,2)P<0.05

2.2 早发组和晚发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类型比较 早发组单支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明显高于晚发组,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病变比例明显低于晚发组(P<0.05);两组左前降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早发组和晚发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类型比较 例(%)

2.3 早发组和晚发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 195例病人,冠状动轻度病变56例,重度病变139例。早发组重度病变比例明显低于晚发组(P<0.05)。详见表3。

表3 早发组和晚发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 例(%)

注:两组重度病变比较,χ2=6.229,P=0.013

2.4 早发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对照组作为参照,以早发冠心病作为应变量,以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早发家族史、LDL-C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发家族史、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为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4。

表4 早发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发组和晚发组空腹血糖、LDL-C水平及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病人,这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9]。进一步分析发现,早发组TG水平及早发家族史、吸烟比例均明显高于晚发组。临床研究指出,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及烟碱可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并对内皮细胞修复造成影响,造成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或痉挛发生,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等[10]。

随着TG水平升高,增加富含TG脂蛋白与Lp(α)之间的联系,由于Lp(α)可选择性地提高内皮细胞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mRNA浓度,从而促进PAI-1合成与分泌,使得凝血因子水平不断升高,进而形成高凝状态,最终增加冠心病或早发冠心病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可见,早发冠心病病人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病人,提示血脂代谢异常对早发冠心病影响更大。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冠心病形成机制中遗传因素起到重要作用,遗传因素能显著提高冠心病预测模型的风险预测性[11-12],早发遗传因素在早发冠心病形成过程同样起重要作用[13]。这与本研究结果冠心病病人早发家族史比例明显提高一致,提示早发冠心病预测中早发家族史预测价值更高。

郑宏等[14]研究指出,通过加强饮食指导及控烟,并对有阳性家族史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可减少早发冠心病发生。戴宇翔等[4]研究指出,阳性家族史及其吸烟史为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将非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发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和高血压为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汤凤英等[15]研究结果一致。

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存在明显不同,本研究早发冠心病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病变比例明显低于晚发冠心病,提示早发冠心病病人以单支病变为主。病理学研究指出,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硬化斑块脂质泡沫细胞含量较高,而纤维组织含量较少,该种类型斑块极易出现破裂,进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16]。本研究亦发现,早发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明显高于晚发组,提示早发冠心病病人更易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且早发组重度病变比例明显低于晚发组,提示早发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于晚发冠心病病人,分析原因可能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相关,也可能与晚发冠心病病人年龄较大,冠状动脉病变会进一步发展,进而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综上所述,相较于晚发冠心病,早发冠心病病人冠脉病变程度较轻,多累及前降支,且以单支病变为主;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家族史及吸烟是早发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今后仍需前瞻性、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家族史年龄冠心病
变小的年龄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