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的角度防治“上火”探析
2019-01-04魏云平邓杨春
魏云平邓杨春
1.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北京 100023 2.中华中医药学会
上火是临床及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小则影响人的生活品质,大则影响药物疗效。近年来不少专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索上火的分子机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探索上火的机制及预防措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紧迫性。
1 “上火”及其原理
1.1 “上火”的提出 上火”是日常生活普遍被人们提及的中医学概念,但是真正在医学著作中最早提到是清代医家李冠仙[1],其在论述头疼头晕的病机时明确提到了“上火”概念:“若其人并无所制,而善于动怒,性不平和,愈怒愈甚,以致肝气肆横,胀痛交作,不时上火,头疼头晕,脉来弦数而无沉意,此乃肝火化风,平之不及,而犹治以辛散,譬如一盆炭火,势已炎炎,而更以扇扇之,岂有火不愈炽,而病不加甚耶?”据有关研究表明,关于“上火”的其他表述还有“冲上”“上冲”“炎上”“上炎”“上浮”“上攻”“上越”“火炎”等,主要的上火表现则体现在临床上所见之鼻衄、鼻塞、鼻渊、鼻鼽、鼻干、鼻疔、鼻疳、牙宣、牙衄、牙痛、磨牙、咽痛、喉痹、口疮、口干、口臭、舌衄、舌痛、唇干、唇裂、唇风、唇衄、目赤、目痛、目涩、多眵、脓耳、耳痛、耳疔、耳衄、耳聋、耳鸣、头痛、头眩、脑鸣、面部痤疮等症状,凡具备火热上逆为患发病机制者,均属中医“上火”之范畴。可见,“上火”不仅在称呼上有多种多样,在临床表现时也比较复杂,“上火”的多样性给人民及医生临床带来了不少麻烦,因为认识不统一治疗方案也千差万别,不能形成临床治疗规范及共识。
1.2 “上火”病因病机概述 包洁等[2]通过对大学生生活习惯及上火的统计分析指出“炙烤食品、辛辣食品、≥2000 mL日均饮水量、500~1000mL饮水量和<500饮水量、剧烈锻炼、巨大心理压力、失眠和熬夜以及极度忙碌等特征在统计学模型中具有意义(P<0.05)”,但是这些只是阐明了“上火”的外在诱导因素,其实对于很多有以上生活习惯的人来说,并不一定就会上火,所以还是必须辨证看待,需要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上火的成因。
对于上火的病因病机,不少专家认为是阳气导致的。如《“上火”论治》一文指出,“阳气是火的物质基础,阳气郁滞是‘上火’的核心病机。治疗‘上火’应注重标本分治,既要直接消除阳郁状态,又需针对病因治疗。因火具有‘热性’与‘结聚性’,‘清’与‘散’是治疗‘上火’核心治则”[3]。也有专家认为是气郁导致的,《上火从郁论治思路浅析》一文指出“‘郁’是引起上火的一个重要因素,上火的各种症状中也常见有郁证的存在和表现,故临床上治疗上火应该充分重视与考虑这一因素从郁论治,即通过疏通气机、调畅情志来治疗上火,为上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4]。阳气论与气郁论都可以解释一部分上火现象,但是在指导上火的防治在理论上、方法上并不完善。
2 “上火”病因病机探讨
2.1 阴阳视野下的“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少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火与气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与利用的关系。而火又是人体阳气的表现。《类经》云:“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对于人来说,少火生气,如肾中阳气旺盛,则人体运化有利,是人体动力的来源;但是如果火太过,即出现“壮火食气”,会消耗人体的正气,如肾阳太旺导致欲望太过,而房劳导致身体受伤,如高烧状态下,人体出现困乏、气虚等症状。
从阴阳的角度来看,“火”的出现无疑是因为阳气的亢盛。“阳有余便是火”,所谓有余,即是超过正常限度的状态。上火必定有一个“火炎上”的特性表现,而对应于人的气机,则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出现了问题。气有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邪气甚导致的正邪交争严重,大量的气血在阳明多气多血之经,症状表现为高烧、高热、大渴等阳明实证;一是因为经脉不通畅,出现局部的“气有余”,如气郁、气滞等气机不畅条件下产生的上火情况。
2.2 气血视野下的“火” 气血与阴阳,气血注重的是对人体的实质性作用,比如气主嘘之,血主濡之,气血的作用对于人体起到了营养运化的功能,而阴阳则是总体性的描述整个生理状态。气与阳,虽然异名同质,没有根本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异,所以言气有时就是代指阳气。不过,以气血论,血不载气,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上火现象。如《服用人参“上火”之理论释析》一文指出,“人参若大量服用后生气速于生血,生成之气无血所载,气逆上冲则形成‘气有余,便是火’的‘上火’之症,故张景岳指出‘血溢之由,惟气与血’”[5]。
2.3 五脏视野下的“火” 从中医学的气一元论角度讲,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就是气机运行的规律。根据气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总结为不同五行的运动规律。《四圣心源》指出,“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6]。人体的气运动一分为二,即阴与阳,也可以根据处于不同阶段气的状态又划分为金木水火土。总之,气可以从阴阳五行的哲学概念予以朴素的归类。
火具有炎上性质,所以可以认为人体出现“上火”,其实就是人体的气升而不降。上火的表面原因是五行之“火”不能沉潜,实际上则是五脏之间的气运动状态升而不降。
2.4 上火产生的气机条件 “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但是真正出现火太过的情况可以有很多种情况,总体上是因为气的升降出入出现了问题,而升降出入又与心肝脾肺肾相关,还与六腑相关,必须从五脏六腑在气机的出入升降中发挥的什么作用入手分析,才能得出其中真正的原因。
胃、肺、肾、大肠、膀胱都是主降、主收敛的脏腑,如果收敛、沉降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就会出现上火现象。比如阳明热证,因为肠中有燥屎,很容易上火;肺气收敛不及,很多时候也会出现上火,比如咽喉炎、鼻炎等症状的出现;膀胱气化失司,无法正常排泄水液,也会导致上火;肾虚,收藏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也会出现“虚火上炎”,也是上火的病机之一。
以阴阳言,上火为阳气旺盛,阳气飞越于上,则火直上面部;以气血论,则气生太过,血不能载,气有余便是火。但是,不论是气血还是阴阳,都是五脏六腑功能的具体表现,肝、胆、脾、心、小肠等升发性质的脏腑如果出现了升发太过,也会出现上火,所以五脏六腑皆有火,不仅仅是心火。以气血论,气为阳,主升而不已,以阴阳论,则阳为动,主升,以五脏论,则心肝主升,肺肾主降,五脏之间的气机不协调是出现上火的根本原因。
3 从气的角度论治“上火”
气是中国古典哲学对世界一元性的认知基础,《庄子》所谓“通天下一气耳”。脏腑与脏腑之间,以气为链接的基础;人与人之间,亦以气作为互相作用的媒介;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气为最基本的条件,气是万事万物的联系基础。所以人体的疾病发生,草药的药性对人体的作用,食物的性味对人体的影响,都是以气为基础的。
3.1 上火现象及归类分析 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上火现象及导致的性质,可归纳为食用烧烤、食用辛辣、熬夜、情志失常、服用补药、气候变化等类型的上火。
3.1.1 食用烧烤上火 烧烤等价于中药的烧灰存性或者相当于煨熟,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加食物或者药物的热性,人食用之后自然容易导致口腔、脸部有上火现象。烧烤是经过火炙的食物,按照中药的炮制理论,水火是阴阳之征兆,经火炙过的药通常有火之性,即具备补阳气的性质,故而食用烧烤上火实际上是补阳气导致的上火。
3.1.2 辛辣食品上火 辛辣食品以中医理论而论为辛味药,而且这种性味的药一般是性温的,辛凉的药物占比很小,辛味具有横行、发散的作用,对于人体有上热下寒症状者,日常服用辛辣的药物导致人体气血上行,辛辣食物扰动阳气,导致了上火。
3.1.3 熬夜上火 阳入于阴则人寐,阳不入于阴则难寐,熬夜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为地阻止阳气入阴,阳不入阴自然就会导致局部的阳气亢奋,从而出现局部“气有余”的现象,所以出现了上火。
3.1.4 情志失常上火 情志的波动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气机发生变化,心情紧张一般情况下也与五脏关联,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朱丹溪均提出“五志化火”“五志之动,各有火起”。情志失常上火一般出现在向上的情绪之中,如怒、喜等阳性的情绪之中,这些情绪是扰动气运动的重要因素,“怒则气上”“思则气结”都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因素。
3.1.5 服用补药上火 很多患者或者养生过程中服用人参、枸杞,也会导致上火等现象,这种现象其实还是因为人参具有补气的作用,但是补气的过程中如果单独使用人参,就不能将相关的经脉打通。也有专家指出“阴虚内热或血虚内热之人,阳气相对亢盛,素体常见阴津不能上荣之口干、唇裂,甚则出现鼻衄、口舌溃烂等出血症状,此为阴不敛阳或血不载气而致阳气上冲之故。此类人服用人参则会加重阳气上冲之势,出血情况更为多见。所以阴血不足之人不可单用人参,或与补血养阴药同用。但阴阳两虚偏阴虚之人,阳气亦不足,所以食用人参鼻衄症状出现不多。故阴虚内热或血虚生热之人,可与人参佐以滋阴降火、养血补虚之品”[5]495。
3.1.6 气候变化上火 在临床中,气候的变化往往也会导致上火,特别是每年秋季干燥的时候,燥气盛行,则人体津液不足,导致体内火气上炎。
以上上火现象只是举其大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的上火现象。基于气的运动,凡是可以影响人体的气运动的因素,促使人机体出现局部或者大部分的脏腑太过,就会出现上火。
3.2 上火论治
3.2.1 实火论治 根据上火的特征,可以将上火分成实火与虚火。实火用泻,虚火要补,这是治疗的大法,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要考虑到形成“上火”过程中五脏气血阴阳状态如何,所以应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分析,辨证论治方能获得良好疗效。
如果出现全身性的气有余,大多情况属于阳明病。因阳明是多气多血之腑,所以气血过剩,出现高烧、发热、口舌生疮、口渴、心烦等症状,可以考虑直折火势的方法,用三黄泻心汤、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方剂。根据火的部位,主要考虑使用苦寒之品,如心火太旺则考虑黄连,胆火则考虑黄芩,胃火则考虑石膏,肺火则考虑栀子等。
三黄泻心汤主要有黄芩、大黄、黄连,针对的更多是心经、胆经、大肠经的火气,所以一般三黄汤针对的是上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血的情况。三黄为苦寒之药,可以泄火,直折火势。
白虎汤属于阳明用药,针对的是实火,脉洪大、口大渴、胃口大开的阳明实证,其中石膏甘寒可以润,可以泄,用知母滋阴,粳米可以补充津液,通利小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只要小便通畅,上火的情况就可以缓解很多。
以泻心汤、白虎汤为代表的泻火方剂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实火的主要方法。实火往往还伴随着风、湿等因素,所以在辨证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除湿药、祛风药,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3.2.2 虚火论治 虚火与实火有着根本的区别,实火不能补只能泄,而虚火则补泄兼施,不可偏废。虚火有阴虚上火、阳虚上火等特点,根据具体的情形可以考虑使用清热、补虚、散火同时进行的思路。
如阴虚火旺导致发烧、五心烦热等症状,则可考虑使用当归六黄汤、知柏地黄丸、封髓丹等方剂。“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所以在针对阴虚火旺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滋肾水,当归六黄汤、知柏地黄丸、封髓丹等方剂就是通过滋肾水,阴能涵阳则火旺自消。
如果是小肠火不能降,膀胱有湿热,则可以考虑导赤散。小肠为阳火,当小肠火不能降,上则口舌生疮,下则小便不利,通常用木通、竹叶等药通阳利尿,地黄滋阴,则火气自消,甘草补土,亦可清热。
如果是因为脾胃虚,或者寒热夹杂,则可以考虑使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方剂。脾胃虚则运化失常,运化失常则脏腑不通,故而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浊气上攻,口舌生疮,心烦失眠,九窍不利,所以上火。以半夏泻心汤之黄连、半夏、干姜、甘草等药辛开苦降,又以甘草、人参等补脾益气,则运化司而升降常,所以可以治上火诸症。
如果是郁而导致的上火,则可以重点考虑越鞠丸等方剂。情志抑郁,则气机不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和畅则脏腑和洽,七情一乖,则诸病蜂起,郁而百病皆生,上火诸症亦复如是。“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越鞠丸在此基础上加减运用。
3.3 “上热下寒”论治 “上热下寒”首出自《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对于大多数上火的人来说,上火只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并没有太多的不适,而这种人往往都是一种上热下寒的体质,也就是说一边是下焦虚寒,一边是上焦虚火上炎,此时就要重点考虑“引火下行”,使人体之火归位。
在治疗上热下寒上火患者时,可以着重考虑温补中焦,比如理中丸,然后加入桂枝、肉桂、附子等性热之药引火下行。在《伤寒论》中,“上热下寒”证有5个代表方,即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这5个方证虽同属“上热下寒”证,但却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治疗上热下寒证,也是临床处理上火现象的可参考方法。
4 总结
“上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更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状态。普通百姓对上火的认识都比较单一,认为火气旺所以上火,而忽略了导致上火的综合因素和多种表现。在上火形成的过程中,有阳气亢奋导致上火者,有气郁化火者,有情志过激而上火者,三种情况归结为气的运动,都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出现了问题,特别是气机的升降出现不畅情况下,上火往往表现为头面部五官的症状。在分类上,因为气有余可以分成局部有余和整体有余,则可以分成虚火和实火,实火则重点考虑使用清热解毒之法,虚火则要着重考虑补中有散、温中有清,不可一味地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