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友好度促医院软实力提升

2019-01-04文丨黄春燕

中国卫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院医患载体

文丨黄春燕

今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的攻坚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究竟该从何处着力?2018年4月12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医患友好度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首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患友好度建设示范医院。

医患友好度不等于“满意度”

医患友好度并不等同于“满意度”,倡导医患友好度,是希望患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资讯,获取透明的就医信息,去比较就医的效果、效率、安全、质量,最后对医院做出决策。

医患友好理念植入初期,全院1300多名员工分4批开展理念和行为的培训、指标的解读,并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主要职能部门抽专人组成编制工作组,专门到临床等一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问卷发放。通过理念植入、多次培训、氛围营造、改变环境等方式,员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在“关键小事”上求新求变

结合医院和实际工作,医院编制完成包括10个维度、105项指标的全国首个综合性三级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指标体系。医院分4次进行自评、整改,并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服务。通过主动向患者提供就医信息及相关互联网工具,线下重构就诊流程。经梳理,在过去一年中发现、改进的服务小短板、小差距有148项(件)。这些“关键小事”的改变让患者感受和满意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结合浙江省重点工作,以“最多跑一次”为载体,全院各科室各层面全面梳理诊疗流程,按简化环节、优化流程、方便病人的原则,千方百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推出“十个一”服务:实现了门诊服务“一窗通办”、检查检验“一处预约”、医患问题“一站沟通”、双向转诊“一路到底”、挂号缴费“一机结算”、医保证历“一卡换本”、手机数码“一柜充电”、母婴照顾“一室贴心”、常见疾病“一科搞定”、出院入院“一步到位”,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患沟通变被动为主动

医患友好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尽最大可能让医院在协调医患关系的处理上由被动趋向主动,由单向变为双向和多向。医院在医患友好度建设过程中,对医院网站和微信进行了大幅度改版并增添新的功能,力求体现服务为主;新建了医生、护士手机App和客户关怀系统,使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呈现立体的多样化和即时的互动化。这些由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形成的全新沟通理念和方法,使医患的距离大大缩短,医患的供需服务处于面对面,患者的诉求成为即时的、坦诚的、公开的和有效的。近两年来,收到感谢信(卡)350份、锦旗240面,患者的信任度、幸福感逐年增强。

文化建设激发员工活力

以院庆为载体,举办“最美科技人”评选、“匠心传承 筑梦三院”老中青访谈、退休职工随访等系列活动。以首个中国医师节为载体,通过典型引领、活动吸引、文化感召和形象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展开活动;以材料征集为载体,营造医患友好氛围,深入挖掘医院医患友好故事,全面征集医患友好主题材料。以更新院训为载体,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院训”和“办院思路”大讨论,更新医院“院训”和“办院思路”;以提高员工待遇为载体,组织开展最美值班室、最美办公室评比活动,增添健身类、餐饮类福利设施,提高员工获得感。

猜你喜欢

全院医患载体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关于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的教学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覆盖全院科室的医院财产物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