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监管制度大事记

2019-01-04王祎然

中国卫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执业医疗卫生医疗机构

2016年8月,习近平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指出,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要坚持“政府主导,综合协调;依法监管,属地化全行业管理;社会共治,公开公正;改革创新,提升效能”的原则。

《指导意见》明确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执法监督队伍,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

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确定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重庆市;广东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部分市县(自定);南京市、苏州市、南通市、龙岩市、郑州市、平顶山市、长沙市、桂林市、贵阳市为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试点地区。要求各地精心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强化保障措施,加强跟踪总结。

《通知》提出,加强党对医疗机构的全面领导,相关各方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从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等方面探索建立完善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制度,建立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新模式,总结推广各地。

《通知》明确试点地区工作任务: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全面掌握依法执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督促医疗机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强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依法执业主体责任落实。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制定完善信用评价指标标准和管理办法,探索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营造行业内争先创优的氛围,加强评价结果公示,扬优抑劣。创新政府监管手段,建立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智能化监管,建立信用监管。加强社会监督,落实普法责任,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

猜你喜欢

执业医疗卫生医疗机构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建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首次合作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中注协会员人数超过27万人
跨国执业的安全人沈建平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