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医院用民族药品种调查研究(Ⅳ)
2019-01-04万定荣贺雅琴祝均辉李新银肖凌张飞
万定荣,贺雅琴,祝均辉,李新银,肖凌,张飞
(1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 武汉 430074;2湖北省咸丰县中医院, 咸丰 445600;3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武汉 430064)
鄂西土家族苗族药物品种资源丰富,随着调查与研究工作的深入,陆续发现许多新药用品种.本课题组通过调研鄂西地区民族药在医院近年来的使用情况,整理报道了首批13种在咸丰县中医院常用[1]、第二批19种[2]和第三批19种[3]在咸丰县、宣恩县及利川市中医院临床上常用或有应用的民族药品种.现对鄂西地区医院用第四批12种民族药品种的整理研究结果进行报道,以期规范医院用药并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调查研究方法
前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咸丰县、宣恩县及利川市等县(市)中医医院采访土家族(苗族)医生,掌握当地民族药应用情况,实地收集各医院的民族药材(饮片)样品,同时采集对口原植物标本并进行鉴定研究.结合查阅参考大量土家族药学专著,包括土家族主要分布省份的湖北、湖南、贵州等省级中药材标准,对鄂西医院用民族药品种的名称、基源、功效应用及其相关的使用等情况进行整理研究,并对相关文献中某些记载的疏误进行修订.
2 调查研究结果
2.1 黑虎七
又名铁乌梢、岩浆藤、钻岩筋.咸丰县中医院常用.经样品鉴定及文献考证[4],为萝藦科植物青蛇藤Periplocacalophylla(Wight)Falc.的干燥藤茎.性温,味苦、辛.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跌打损伤、腰腿痛、骨折疼痛等.常用量为5~30 g.有文献[5]记载其根也做药用.另有文献记载本品基源为黑龙骨P.forrestiiSchltr.[6],但该种在湖北未见分布.
咸丰县中医院所用一批“岩浆藤”饮片,其直径达5 cm,断面未见小孔,味淡不苦.与正品“黑虎七”药材直径0.5~3 cm、断面有细孔、味苦等特性不符,属误用,应予以纠正.
2.2 岩豆藤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经样品调查及文献考证[5-8],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Calleryacinerea(Benth.)Schot(MillettiadielsianaHarms)的干燥藤茎.性温,味甘.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颈椎不适、跌打损伤.常用量为15~30 g.此外,本品与“黑虎七”合用制成苗药风湿药酒,外用内服,治风湿痛、腰痛、关节痛,效果好.
文献记载鄂西土家族还将本品根作药用[5],用于癫狂.有文献记载本品基源还有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白花油麻藤MucunabirdwoodianaTutch.和亮叶崖豆藤Calleryanitida(Benth.)R.Geesink(MillettianitidaBenth.)[9],以上三种在湖北均无分布,可能属于误记载.
2.3 糠壳藤
又名簑衣藤、花木通.咸丰县中医院常用.经样品调查及文献考证[5],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Clematisgrandidentata(Rehder et E.H.Wilson)W.T.Wang [C.argentilucida(Lévl.et Vant.)W.T.Wang]的干燥藤茎.性温,味辛、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水肿、疝气.常用量为9~20 g.
有文献记载其基源还有假须蕊铁线莲(西南铁线莲)C.pseudopogonandraFinet et Gagn[9].,但该种在湖北不产,为记载错误.
2.4 六股筋
又名硬骨头.咸丰县中医院常用.文献记载“六股筋”为忍冬科植物球核荚蒾ViburnumpropinquumHemsl.的干燥茎枝.经在咸丰县进行野外调查,证实记载的基源正确.本品性寒,味苦.具有祛风湿、强筋壮骨、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腰腿筋骨疼痛、关节酸痛、跌打损伤、下肢痿软无力[9-11].常用量为30 g.经调查,鄂西土家族还将本品用于肝肾亏损.
2.5 南酸枣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经样品调查,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毛脉南酸枣C.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var.pubinervis(Rehd.et Wils.)Burtt et Hil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的果实.
南酸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2]中为蒙药“广枣”,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但鄂西土家族用其青黄近成熟(半成熟)的果实治食滞胃腹胀痛;成熟后(色黄)炒制后用于腹泻、赤白带下、食滞胃腹胀痛.这些功效与应用与蒙药“广枣”完全不同,值得深入研究.其性平,味甘、酸涩.常用量为10~30 g,研末内服用量3~5 g.此外,经调查,鄂西土家族还将其树皮熬膏治烫伤.
2.6 沙姜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鄂西地区又名随手香、洗手香.其性温,味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心胃气痛、冠心病、眩晕、失眠、风寒感冒.常用量为12 g.
经实际样品观察和显微鉴定,本品与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根茎性状和横切面显微特征基本一致.但二者原植物中叶的长、宽度有所不同:“沙姜”原植物叶片长40 ~70 cm,宽3~7(10)mm;而石菖蒲叶长20~30(50)cm,宽7~13 mm[13].本品为栽培品,种植于岸边阴湿处.当地药农认为其植株高于石菖蒲,香气较石菖蒲浓,两者不是同一种植物.经样品比较,发现“沙姜”的辛香味与石菖蒲虽有相似,但浓郁程度确实远大于石菖蒲.同时,《中国植物志》13(2)将“随手香”列为金钱蒲AcorusgramineusSoland.的别名,但又记载栽培的金钱蒲个体较小,一般仅高3~5 cm,说明本品不应是金钱蒲.此外,《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二)第三版也记载有“随手香 ”一药,别名有洗手香等,其原植物形态与本种基本一致,其学名记载为香叶菖蒲AcorusxiangyeusZ.Y.Zhu,但该植物的中文名及学名在《中国植物志》中并未记载.故该药材的植物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7 龙竹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本品基源为禾本科竹类植物,其根茎分枝略似“龙头”,故名“龙竹”.经调查,医院将本品干燥茎和叶药用.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活络、温胃止痛的功效.有文献[9]记载龙竹根(茎)作药用,具有祛风活络、祛湿利尿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关节僵硬、脾虚、心性水肿、肾炎水肿.
“龙竹”茎和叶的性状未见文献记载,根据收集的样品,其性状为:茎枝呈圆柱形,直径0.2~0.8 cm,多切成长1.5~3.5 cm的段.外表面灰绿色、灰棕色,光滑,有明显凸起的灰棕色至黑棕色环节.环节上方多丛生数个较细的分枝残基或有明显的枝痕.质坚硬,很难折断,切断面为灰色、灰绿或灰黄色,髓部中空呈圆形(部分细者除外).完整叶片呈披针形,多切断,革质,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色稍淡,两面均有细密的纵直脉纹,中脉及部分脉纹在背面明显凸出.基部圆楔形,不对称.气微,叶味淡、微涩、微苦.
笔者收集到了其原植物标本,但暂未能确定学名,有待研究.
2.8 开喉箭
利川市中医院常用.经文献考证[7-9,14],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ArdisiacrenataSims.的干燥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2]收载本品,记载其用于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但湘西土家族还用于肚腹胀痛、毒蛇咬伤[7],鄂西土家族还用于无名肿毒、疮肿、蛇伤[4].常用量为3~15 g.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2]记载本品基源仅有朱砂根1种,但《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15]记载其基源还有百两金A.crispa(Thund.)A.DC.、红凉伞A.crenataSims var.bicolar(Walk.)C.Y.Wu et C.Chen.英文版中国植物志将红凉伞归并为朱砂根,但经实地调查,土家医认为红凉伞疗效最好.且文献记载岩白菜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16],红凉伞的岩白菜素含量高于朱砂根,均说明红凉伞作为一个变种有其理由,待深入研究.此外,鄂西土家族认为同属植物九管血A.brevicaulisDiels的根有类似作用.
另外,《土家族医药》[8]记载其基源还有大叶百两金A.crispa(Thunb.)A.DC.var.amplifoliaWalker、细柄百两金A.crispa(Thunb.)A.DC.var.dielsii(Levl)Walker,英文版中国植物志将以上两变种均归并于百两金A.crispa(Thund.)A.DC.
2.9 连钱草
又名透骨消.利川市中医院常用.经文献考证[7,8,14],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2]收载本品,记载其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跌打损伤、疮痈肿毒.但贵州土家族还用于止咳[8],湘西土家族还用于治热咯症[7,14],常用量为15~30 g.鄂西土家族还将本品外用治疗骨折.
经调查,鄂西土家族还将白透骨消G.biondiana(Diels)C.Y.Wu et C.Chen和白透骨消狭叶变种G.biondiana(Diels)C.Y.Wu et C.Chen var.angustitubaC.Y.Wu et C.Chen等同属植物的地上部分同等药用.
2.10 野葡萄藤
咸丰县中医院常用.干燥藤茎入药,其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舒经活络的功效,用于筋骨痛、肌肉劳损,常用量为30 g.本品原植物标本未采集到,基源待定.
根据收集的药材饮片样品,其性状为:茎呈圆柱形,直径0.2~1 cm,切成长1.5~3 cm的段.外表皮呈灰棕色或红棕色,较粗糙,有纵细棱和纵皱纹,纵棱之间形成明显的浅凹沟,散生多数圆点状皮孔.质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棕褐色或灰棕色,木部棕黄色,有放射纹及细孔,髓部呈灰白色海绵状.气微,味淡、微涩.
经调查,其根质量好,也用藤.
2.11 边芥
文献记载其又名野苏麻、一抹光,全草入药.其性温,味辛、微苦,具有解毒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感冒、呕吐、腹泻、风湿麻木、疮疡、湿疹、皮肤瘙痒[5].常用量为12 g.经调查,鄂西土家族地区还将其果实入药,具有疏风解表、补肾填精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肾阳虚、精少不育.
本品原植物标本未采集到,基源待定.根据收集的样品(带花序的地上部分),其性状为:茎四棱形,四面有略凹入的槽,直径2~6 mm,切成长2~4 cm的小段.外表面暗棕色或绿褐色,无毛或被柔毛;有的节部有对生的分枝,节部和细分枝上多密被细长柔毛.茎质硬略韧,易折断,折断面皮部暗棕色或黄棕色,木部棕黄色,髓部大,灰白色,较疏松呈海绵状.叶皱缩破碎,暗棕色,两面被白色长柔毛,脉上较多.花序残段腋生或散在,排列成总状.花萼钟形,长约2~5 mm,直径2~3 mm,花萼和花梗密生细长柔毛.气微香,味微苦涩.
2.12 杉树还阳
咸丰县中医院少用.本品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inflexum(Lindb.)Lac.的干燥植物体.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风湿腰痛、淋症、头目眩晕、外伤出血.常用量为9~30 g.
其原植物高6 cm以下,茎常单一;叶干时内卷为筒,腹面栉片高4~6个细胞,顶端细胞内凹,可区别于近似种.
3 结语
通过对实地收集到的药材(饮片)标本和野外采集的对口原植物标本进行鉴定,结合30年来对土家族用药品种的调研成果[17],并参考相关文献专著,对上述鄂西土家族地区医院用12种药材进行了整理研究.明确了黑虎七、岩豆藤、糠壳藤、六骨筋、南酸枣、开喉箭、连钱草、杉树还阳等8种药材的基源与药用部位,整理与规范了各药物的功能主治的记载内容,提出了一些尚需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龙竹、野葡萄藤、边芥3种药材基源尚不明确,沙姜可能为新分类群或现有种的变异类型,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鄂西医院用土家族药材的鉴定、保障临床应用的准确与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上述药材也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