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点摘编

2019-01-04

关键词:功利性撰文关联方

民办高校如何实现“非营利性”——以防范非公平关联方交易保证“非营利性”的制度设计

李立国、鞠光宇、王春雩在《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23期撰文指出,在合理回报的模糊规定下,民办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营利:以学生规模支撑学校经费运转、以市场化运营方式支撑学校的长期发展、围绕收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和以家族式治理维持学校的管理与运行。“出资人控制”模式强化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色彩,为其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提供了组织条件。除继续用于办学的投入之外,转移利润是许多民办高校保持账务“无结余”的常用手段。其中,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是重要手段之一,损害了国家公共利益、学校利益和学生利益。基于此,提出防范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非公平关联方交易的制度设计:完善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建立防止非公平交易的程序和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创新办学模式,建立监管体系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与展望

阙明坤、王华、王慧英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期撰文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办教育走过了复苏期、成长期、法制建设期和新法新政期四个阶段。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呈现不同态势和特点:民办学前教育缓解了“入园难”问题,民办中小学提供了选择性教育服务,民办高校助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民办培训机构促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民办教育40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党和政府的支持是基本前提,恪守教育公益性是价值遵循,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持久动力,坚持依法治教是根本保障。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民办教育将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担当重任,呈现国家主导与地方创新并举的基本格局,政策基调上支持与规范并存。

教育的功利性及其超越

阎凤桥在《教育与经济》2018年第6期撰文指出,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从重视个体义务到重视个体权利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于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逐渐变成社会发展的基调,功利性彰显,道德约束力式微。我国民办教育是在公共财政资源不足和办学者功利主义行为驱动下产生的,而西方国家的私立教育是在宗教和慈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功利主义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我国允许营利性教育机构存在,增强了教育系统的自由度,使教育生态朝功利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非营利性办学意愿和行为也有发展的迹象。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从功利、自由和德行三个维度来审视我国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教育功利性的根源以及道德在功利性超越方面的作用。

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变革特征、基本模式和未来走向

施文妹、周海涛在《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1期撰文指出,我国民办高校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复苏,其法人治理结构从多样走向统一,内部治理也经历了从“任性”到理性、从粗放到精细、从管理到治理的变革。在借鉴明茨伯格的5种组织结构原型理论,根据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多维权力的分配比例、位序、生成和演进过程,探究民办高校发展进程中内部治理的5种基本模式,比较这些模式的存在时间阶段、举办者特点、内部治理特征、优势和局限,剖析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尚不同程度存在的董(理)事会组建及运行随意化、基层党组织边缘化、学术权力异化、内部监督虚化、利益相关者参与弱化等治理偏差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办学自主、决策科学、权力制衡、方式先进、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是其未来优化的走向。

猜你喜欢

功利性撰文关联方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应急物流:疫情之下迎来“大考”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探讨
关联方交易的性质、舞弊风险与监管
绍兴古镇寻荼社
保监会加强监管:险资投资关联方的资产要披露
电影中的地中海情结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