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控制诊疗进展

2019-01-04沈凤梅刘中勇

关键词:心阳病位血瘀

沈凤梅,刘中勇*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 历史沿革

中医虽无心衰病名,但大量的证治理论则见于“心悸”、“胸痹心痛”、“喘病”、“水肿”、“痰饮”、“心水”、“厥脱”等范畴。中医认为,心衰多因“气(阳)虚”、“血瘀”、“水停”起,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肾、脾、肝等,属本虚标实[1]。

中医亦无心率失常病名,但古医学文献对此多有症状描述,如 “怔忡”、“心悸”、“虚劳”、昏厥”等。汉代张仲景首记载心悸病名,并详述了“心悸”、 “惊悸”、“心动悸”等的辨证论治纲领。究其病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心慌》中记载,瘀血内阻常致心悸怔忡[2]。成无己则在《伤寒明理论·悸》中表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曰:“其气虚者……内动而为悸也;其停饮者……则为悸也”[3]。而现代医学认为,心悸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机多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密切相关[4]。故在临床治疗上应当兼顾他脏,结合脉症,综合考虑,正所谓“不离于心,不止于心”[5]。

宋代严用和于书《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中首载怔忡病名,详细论述了怔忡发生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以及治法方药,认为惊悸不已可发展为怔忡。心衰之心悸,大多病程较长,病位在中下焦,与肾脾密切相关,涉及肝,到后期还往往涉及到心,故所发之心悸病程已久,病情较重,临床亦可见体质虚弱及器质性病变。一言以概之,即心衰之心悸,乃为心悸重症,当以怔忡论治,但多统称心悸。

2 治疗进展

古今医家之于心悸,各有所言。如明代张仲景于《景岳全书·怔忡惊恐》一书中怔忡多因阴虚劳损,故主张治以“节欲节劳,切戒酒色;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王清任、唐荣川倡导瘀血致心悸,从此开启了活血化瘀治疗心悸的先河。现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讨论较多者,有功能性心律失常之心悸,冠心病心悸,病毒性心肌炎之心悸,风湿性心肌炎之心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之心悸,而少有慢性心衰之心悸。且现对于心悸治疗的讨论,多为单纯以中医心悸病进行辩证分析与治疗。马俐[6]教授认为,治疗心悸之大法无外乎“补”与“消”,具体包括益气、养阴、化痰、祛瘀等,但主推“消”贯穿始终。郑艳秋教授认为,怔忡之为病乃因虚而致,治疗当以益气补血为主,自拟甘草桂枝饮,临床颇有疗效。刘中勇教授认为,治疗心悸的关键应为斟辨病因病机的夹杂,且标本并重,临床辨证当力求其本,放眼于三焦,注重整体,虚则以通补为法,实则以泻不伤正为度。由此可见,大多数医家认为,在心悸的治疗上仍应以补益为先,同时兼以驱邪化瘀,再合其他兼夹症对症下药。且心衰这种疾病的本质即为本虚之证,首要便是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正气,恢复机体自身的抗邪机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将心悸分为六个症型,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心阳虚弱。而临床所见心衰心悸证型多为心阳虚弱、心血瘀阻、水气凌心并见,在心衰各阶段仅为主次之分。心悸心阳虚弱多为久病体虚,损伤心阳以制心失温养;而阳虚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而致血瘀;阳虚不能化水,故见水饮内停,上凌心肺。且心属阳,居上位,性属火;肾属阴,居下位,性属水。心阳下降于肾,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阴上济于心,养心火,使心阳不亢;故“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久病心肾不交,损伤心肾之阴,且心气根于肾气,心阳根于肾阳,而心肾亏虚必又致血瘀、水停。故于心衰心悸,当温补心肾,佐活血化瘀与通利水道之品,则心阳得复、水利得通、血运得畅,而心悸自除。故而临床用药多以此为据,随症稍加变动。

3 结 论

综上所述,中医药辨证论治,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心衰心悸有其独到之处。故而充分挖掘中医药的优势并加以证实和发展势在必行。且心悸包含西医快速心率失常与缓慢心率失常,两者皆以心阳虚弱为本,中医在治疗心率失常时,由于其以补益为先,兼除标实为次,故而多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在控制心率时可免于因其单向作用而顾虑调控过度的副作用,同时,其补虚不仅可治疗心悸兼症,亦可对心衰产生对症治疗作用,起到标本兼治之功效。

猜你喜欢

心阳病位血瘀
标点符号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