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诚教授应用通瘀泄毒益肾法治疗痴呆经验

2019-01-04丁颖颖常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脑络益智仁浊毒

丁颖颖常诚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46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常诚,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认知精神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四批中医优秀人才培养人选。长期从事痴呆病的治疗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泄毒、通瘀、补肾三法并用,补泻同治,不拘泥于一法一方。笔者有幸跟随常师门诊侍诊,现将常诚教授在痴呆诊治方面的思路总结如下。

1 对“痴呆”的认识

1.1 “痴呆”内涵之古今演变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类似痴呆症状的记载。《左传》曰:“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1]西晋杜预[2]注:“不慧,盖世所谓白痴。”陈仲庚[3]指出魏晋时把无慧的人叫做“白痴”,但其所指的范围广狭与现代心理学及医学名词“白痴”不相等同,且包含先后天的记忆力和认知的障碍。“痴呆”作为中医学名词,首见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华佗治痴呆神方》:“此病患者常抑郁不舒,有由愤怒而成者,有由羞恚而成者。”[4]明代张景岳[5]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首次立“癫狂痴呆”专论,仍将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混谈。清代陈士铎[6]在《辨证录》中首立“呆病门”进行专门论治,与西医学的“痴呆”内涵相近。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列出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但在《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仅列出“健忘”的诊断标准,并对“痴呆”与“健忘”的相关性进行说明,强调健忘是痴呆早期表现之一,若久治不愈,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痴呆[7]。

常诚教授认为:传统中医学的“痴呆病”包括先天愚型、情志疾病(如郁证、狂证和癫证等)、西医学范畴的痴呆和痴呆合并情志疾病等内容,在阅读学习古医籍时需要加以鉴别,同时要重视中医学关于“健忘”诊治的研究。传统中医学中“健忘”的范畴,除包括正常的记忆力衰退外,还包括轻度认知障碍、痴呆轻症阶段等。

1.2 “痴呆”之病机

1.2.1 瘀血阻于脑络 脑虽为髓海,但对血液的依赖较其他脏腑更甚。血行不畅,导致脑络瘀滞,认知减退,疾病迁延,甚至病程达数年或数十年,所以瘀血之患可见于所有类型的痴呆。《医林改错》亦有记载:“凡有瘀血也令人善忘。”[8]清代沈金鳌[9]在《杂病源流犀烛·中风》中云:“中风后善忘。”首先提出中风后瘀阻脑络,脑气不通,脑气与脏气不相顺接,而致神明不清,即所谓“呆病成于瘀”。可见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及演变,瘀血阻塞脑络是关键。

1.2.2 浊毒蒙蔽清窍 王永炎[10]院士认为:痴呆系虚痰瘀相互影响转化,酿生浊毒,败坏脑髓形体,致神明失用,灵机皆失而成。提出发病分两个过程,首先是肾虚痰瘀阻脉,其次是痰瘀蕴积酿生浊毒,败坏脑髓。第一次提出了“毒”的病理概念。李杨帆等[11]指出血瘀痰凝,混处络中,壅阻络道,久则凝聚成毒;邪毒留滞,损伤脑络,日久脑神的升降、运转、行令等失司而发为痴呆,瘀毒阻络是其迁延难愈的病理基础。

1.2.3 肾虚脑府失养 《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填于脑。《医学心悟》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12]《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曰:“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13]可见年老肾虚,髓海不充,致髓海渐空,元神失养,而发为痴呆。

综上所述,常诚老师认为:痴呆形成均与肾虚髓海不足、瘀毒互结相关。只是类型和阶段不同,各有侧重。如阿尔茨海默病,以肾虚浊毒为主,老年斑沉积可以看作浊毒停滞于脑的表现;血管性痴呆,以瘀血为主。故在治疗上应根据侧重不同,分而论治。

2 治法治则

2.1 通瘀脑络畅达 通瘀法适用于所有痴呆患者,尤其适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清代王清任[8]于《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而瘀血内阻是脑病之病因”的观点,并创立通窍活血汤,该方由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麝香等组成,其功效为活血化瘀、开窍醒脑。常诚老师认为:中风之呆病,通瘀为要,瘀血早一日除,脑得新血之濡,病患早一日缓解好转。善用水蛭、川芎,水蛭味咸性平,具有破血、逐瘀、通络之效;川芎辛温,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旁通四肢,外彻皮毛”。

2.2 泄毒清窍开醒 痰瘀日久,演化“浊毒”,蒙闭脑窍,治疗上应泄毒。泄毒法尤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泄毒开窍,毒有去处,则清窍开,脑神醒,则呆病可缓。对于泄毒,常诚老师常选用中药制大黄,大黄经制用后既能减生大黄之峻烈攻下,又能增强活血化瘀之功,故在通脑益智方中加用制大黄6g以通腑泄浊、理气活血。盛环良[14]认为大黄具有“以通为补”的作用,针对痴呆“脑消髓减、痰瘀阻络、毒损脑络”的病机,能通腑降浊、祛瘀泄毒,可以很好地改善认知功能。现代实验动物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黄中的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可明显改善痴呆小鼠的记忆功能,大黄素对于缺血再灌注小鼠记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15-16]。

2.3 益肾荣养脑府汪昂[13]曰:“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17]创“养命开心益智方”,该方以干地黄、人参、茯苓、远志、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为主药,方中地黄滋心血,人参固中气,茯苓安神志,其余药物滋补下元,收摄虚阳,全方补肾固精,同时健脾助运,治疗健忘诸证。国医大师朱良春[18]创健脑散治疗痴呆,方由红人参、地鳖虫、当归、枸杞子、制马钱子、川芎、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紫河车、鸡内金、血竭、甘草组成,全方健脑补肾、益气化瘀,治疗痴呆,亦奏佳效。武煦峰[19]应用填精通窍汤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方中以何首乌、怀牛膝、山药、菟丝子、益智仁补益肝肾,填精生髓,黄芪、党参补元气,使气血旺而血液正常运行,石菖蒲、当归、赤芍、川芎、枳实理气活血、祛痰通窍,全方共奏补肝肾、益脑髓、化痰祛瘀通窍之功。常诚老师在通脑益智方中喜用益智仁,益智仁具有暖肾补脾之功,Wong等[20]研究发现益智仁的乙醇提取物对神经细胞tau蛋白的磷酸化有抑制作用。稽志红等[21]研究发现:益智仁水提取物能明显改善东莨菪碱导致的大鼠记忆获得障碍,并能有效抑制海马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提高脑蛋白含量,证实益智仁水提取物能提高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较好的益智作用。

2.4 通脑益智方的组成功效及现代研究 通脑益智方以水蛭、制大黄活血逐瘀泄毒,配以川芎、丹参、郁金加强活血之功;枸杞子、熟地、益智仁滋肾暖肾,填精生髓;石菖蒲豁痰开窍,理气活血,化湿和胃;仙鹤草解毒补虚。现代研究发现水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促纤溶、抗栓、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脑保护等作用,在痴呆的防治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2];丹参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含量,抗氧化,抗炎;川芎根茎提取分离物川芎嗪可改善血液流变指标,扩张血管,减少脑缺血时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发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改善记忆功能[23];仙鹤草的鞣质分子对各种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24-25]。仙鹤草水提液可使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增加,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下降[26]。

3 验案举例

王某,男,75岁,初中文化,退休前从事会计工作,因“记忆力减退2年,加重2月”于2018年3月2日就诊江苏省中医院。患者有10年脑动脉硬化病史,2年前出现记忆力减退明显,近事易忘,初未重视,症状逐渐加重,近2月来家人发现其计算能力明显减退,说话颠三倒四,熟人不识,倦怠嗜卧,便秘。在外院就诊,查头颅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医:痴呆-瘀阻脑络;西医:血管性痴呆。住院治疗半月余,效果不佳,遂至本院门诊。刻下:神志呆滞,躁狂不宁,谵语妄言,倦怠迷蒙,熟人不识,遗尿,便秘。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得分 14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16分。辨证:瘀毒阻脑,髓海不足。治法:泄毒通瘀,滋补肝肾。拟通脑益智方加减。处方:水蛭 3g,制大黄6g,川芎 6g,广郁金 10g,枸杞10g,炙黄芪 10g,石菖蒲 12g,焦山栀 10g,益智仁10g,仙鹤草15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018年3月18日二诊。躁狂不宁、谵语妄言症状消失,大便通畅,夜寐欠安。舌紫暗,苔薄黄,脉小弦。上方加酸枣仁20g、制远志10g,服用1月。

2018年4月19日三诊。患者可与人简单交流,反应稍迟钝,老人能识,大便日解1~2次,夜间睡眠改善。舌淡暗,苔薄,脉小弦。上方去酸枣仁,服用2月。随访1年,患者病情基本稳定,MMSE得分20分。

按语:痴呆病位在脑,肾虚为本,瘀血、浊毒留滞于脑,损伤脑络,而致痴呆。故常诚老师根据辨证予以泄毒、通瘀治其标,益肾治其本。一诊患者躁扰不宁,谵语妄言,便秘,热毒内盛,故加用焦山栀清心解毒除烦;二诊患者热毒渐退,夜寐不安,加酸枣仁、制远志宁心安神;三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前法既效,通瘀泄毒益肾剂守方续治。

4 体会

《黄帝内经》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中医认为灵机记性在于脑,脑的生成始于胚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精转化为髓而维持脑的正常功能。肾虚精亏为致呆之内在因素,瘀毒为致呆之主要外在因素。常诚老师认为:痴呆的发病机制无外乎虚实两端,患者往往虚实夹杂,辨证不能机械套用固有的辨证分型,治疗上应标本兼顾,通瘀泄毒益肾三法,各有为先,痴呆早期,祛邪(瘀毒)为先,痴呆中后期,补肾治本为要,标本兼治。

猜你喜欢

脑络益智仁浊毒
脑络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从久病入络探讨慢性头痛的病因病机
“状元果”益智仁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脑络欣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益智仁盐炙前后缩泉丸指纹图谱的比较
益智仁盐炙后缩泉丸入血成分的分析
流口水饮益智仁茶
饮水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