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9-01-04陈志强沈海龙
陈 磊 ,龚 锐 ,陈志强 ,刘 顺 ,沈海龙 ,章 燕
(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2.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关乎国家发展的方向和步伐,因此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是各高校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能因其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2]。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状况,根据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我们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陶德清教授认为,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校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其由情感体验、行为倾向和认知水平3种成分组成[3]。本调查以该理论为基础,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A)、情绪体验(B)和行为倾向(C)三方面着手,在学习态度视角下研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选取某医科大学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控制及调查过程的实施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并参照陶德清教授编制的《中小学生学习态度测量量表》,编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水平(A)、情绪体验(B)和行为倾向(C)。本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计分,从“完全不是这样”到“经常是这样”,数字越大代表该答案越符合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本调查问卷的题目类型分为顺向题和逆向题,顺向题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越好,相反,逆向题得分越低则表明学习态度越好。本调查问卷中,顺向题一共31题,按照得分结果将学习态度分为“好”(115~155分)、“一般”(73~114分)和“差”(31~72分)3个等级。逆向题一共19题,按照得分结果将学习态度分为“好”(19~43分)、“一般”(44~69分)和“差”(70~95分)3个等级。
1.3 预调查的开展
为了控制调查问卷的质量,在开展正式调查之前,首先开展预调查。在2017年10月至11月,预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8%。通过对预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专家的论证,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通过SPSS 16.0软件对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等于0.828,即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4]。
1.4 正式调查的开展
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不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3%。通过SPSS 16.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Cronbach’s α系数等于0.869,再次证实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4]。
1.5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输入Excel 2016中,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百分比统计、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
2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3个方面,被调查者的人数分布是均匀对称的。在年龄、年级和政治面貌3个方面,被调查者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所以,本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确保了调查结果的普遍性和结论的可推广性。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2 顺、逆向题得分结果(见表2)
表2 顺、逆向题得分结果
从表2不难发现,只有小部分的被调查者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一般”。上述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尚未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在改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方面,需要从各个角度剖析,找出原因,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现状。
2.3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性别差异(见表3)
表3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性别差异(±s,分)
表3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性别差异(±s,分)
题目类型顺向题逆向题P 男生9 1.8 3±2 1.9 8 5 1.3 2±1 3.3 4女生8 8.7 6±1 9.8 0 5 2.2 4±1 1.5 5>0.0 5>0.0 5
在表3中,男生组的顺向题得分平均值大于女生组,男生组的逆向题得分平均值小于女生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可以发现,男女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均“一般”,且无较大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男女生都能受到同等良好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处于同一水平,所以性别因素对男女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影响较小。本结果提示我们,在后期制定相应的改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政策时,仍然要兼顾双方,做到男女生教育的均衡性,从整体上改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2.4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生源地差异(见表4)
表4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生源地差异(±s,分)
表4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生源地差异(±s,分)
P 题目类型顺向题逆向题农村9 2.3 6±2 0.6 6 5 2.2 7±1 2.0 9城镇8 9.2 3±2 1.7 9 5 1.0 3±1 3.3 0>0.0 5>0.0 5
在表4中,农村组的顺向题和逆向题得分平均值都大于城镇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农村和城镇出身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没有太大差别,均为“一般”。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不同地区的学生均能受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国民素质总体上得到很大提升,这是农村和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差别很小的一个原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和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均为一般,说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同时要兼顾农村和城镇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性。
2.5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独生子女差异(见表5)
表5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独生子女差异(±s,分)
表5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独生子女差异(±s,分)
题目类型顺向题逆向题是否P 8 9.0 8±2 2.0 7 5 0.3 0±1 3.4 1 9 2.0 0±2 0.6 3 5 2.6 2±1 2.1 7>0.0 5<0.0 5
在表5中,独生子女组顺向题和逆向题得分平均值均小于非独生子女组,两组顺向题之间的得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逆向题之间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发现,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没有太大差别,两组的得分结果均提示其学习态度“一般”。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但在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的现象正在减少,独生子女自立自强的性格也在逐渐养成,在享受丰富物质的同时也不忘补充精神食粮,使得独生子女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
2.6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水平(A)现状
认知水平即学生对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特定对象的价值判断,如对自己以及教师的认识和理解[5],也可以说是学生认为自身可以从这项课程中获得什么,从教师的身上获得什么,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价值,这就是学习态度的认知基础和认知水平,即学生对学习中的一切进行自己的价值判断。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水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认知程度[6]。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是否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好”的问题上,59.26%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其学好,23.39%的学生持中立态度,有17.35%的学生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排斥的态度。但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好坏对自身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上,45.81%的学生认为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并不重要,26.32%的学生则认为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很重要。综合分析以上两项问题后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现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并不排斥,但同样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根源在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的认识不足,造成了“大多数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学理性和实践性,其承担着政治导向、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肩负着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7]。要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水平,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价值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价值、理论价值和精神价值等,从而改变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2.7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绪体验(B)现状
情感体验,即学生对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对象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其中个性倾向对其起主导作用。对一件事物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对这件事物的认知之上,因此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可以影响其情绪体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6]。在“如果有机会不需要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你是否感到高兴”这个问题上,35.48%的学生会因此感到高兴,37.23%的学生对此并不感到高兴,27.29%的学生对此持中立态度。由此可见,现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整体中立。同时我们要清楚该调查结果是建立在高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考试课的背景之上,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持反对态度,导致其不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上,可以从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提高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20.66%的学生表示害怕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的境地转换成寓教于乐、亲民的状态,消除大学生对其的惧怕成为重要问题。
2.8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行为倾向(C)现状
行为倾向,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情绪的外在体现,也就是具体的个人行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倾向主要体现在是否逃课、课上是否认真参与课堂讨论、课后是否认真预习和复习所学的内容。调查显示,关于“能预习第二天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讲的内容”问题,60.62%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会预习,仅20.67%的学生表示会认真预习。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此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的钻研力度不够,只有34.69%的学生会竭尽全力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预习,且没有钻研问题的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仅停留于表面。因此,现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其根源在于大学生对其的认知水平和情绪体验不够高。行为倾向的调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水平和情绪体验,也说明要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从认知水平、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3个方面着手。
3 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思想等方面处于塑形和矫正阶段,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基本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严格把关,通过大学生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进行不断调整,达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此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本调查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确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因素,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1 价值观念的引导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引导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其成人、成长、成才,积极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辉煌的人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家庭引导主要受父母的素质水平、家庭一般情况等方面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在学校层面上,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是最重要的,比如举办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课外活动和教育活动等。良好的校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约束力和监督作用,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社会层面出发,改良社会风气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需要政府发挥主导功能,即政府通过调整和制定相关的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 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如没有及时预习和复习、没有制订学习计划、对困难问题没有钻研的毅力等,导致其难以很好地理解授课内容,久而久之就对该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变差。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就要向其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其深刻理解该课程的内容,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重拾信心。教师在课程开设之初向学生传授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并建立学习经验交流群,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讨论相关的疑难问题,从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者,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调查发现,当前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单一、说教性强等特点,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改善教学效果。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好感”,即在情绪体验层面发挥作用。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还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进行沟通交流,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硬”本领,提高和丰富专业知识,并不断更新专业和非专业知识,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大学生中建立自己的学术威信,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最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吸引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优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式教学,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避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会增强教学效果。如用课件代替传统的板书,在课件中加入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消化、吸收。再如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网上教学评价系统,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不断改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技能。
3.4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
虽然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但关于应试教育的利弊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部分人持支持态度,部分人则反对。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上,要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进行评价。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进行考核。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后,采用分组汇报或辩论等方式展示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最后进行总结,并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打分。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不应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还要结合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和课后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健康成长。然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存在着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因此,需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角度来制订对策,改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促进其保质保量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